病请描述:很多小区都开始发中成药了,有不少邻居在问,发了就是马上要吃吗? 龙医正气方、曙光医院的防疫饮(黄芪、芦根、金银花、紫苏叶、藿香),结合了上海地区的气候因素,益气化湿清凉解表。都可以用作预防。 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可以用作预防。 连花清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常规治疗中,可用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此药不可作为预防使用!
蒋式骊 2022-04-05阅读量1.4万
病请描述:本周将迎来“三九天”,“三九天”是冬季最冷的一段时间,万物生机闭藏,阴气盛而阳气潜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此时人体的阳气也收敛于内,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注意固护身体阳气,可以通过起居、饮食、运动、情志等各个方面进行养生,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三九天”养生只是吃饱穿暖那么简单吗?我们一起来揭秘。 起居有常 敛阳护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入冬后起居应遵循的原则为:“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寒冷,特别是进入“三九天”,人体阳气容易被寒邪所伤,因此在冬季应当注意保护阳气,养气固精。早卧可以使阳气更好地闭藏,等到有日光时晚起,则可避免寒邪伤及人体阳气,同时可养阴气以固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另外,保护人体阳气还要做好防寒保暖,尤其是脖颈、腰部和足部。做好脖颈保暖是为了防止风寒的入侵;中医认为“腰为肾之腑”,肾喜温恶寒,肾气有温煦全身阳气的作用,一旦腰部受寒,阳气也易受损;足部离心脏较远,阳气到达缓慢,阴气聚集,最易受到寒气侵袭,因此可穿较厚的棉袜来保暖,也可泡脚时加入艾叶以温阳散寒。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用暖气或空调,室温宜保持在20℃左右,切忌温度过高,以免内扰阳气,使之外泄,或积热于内,形成阴虚火旺、痰热瘀血,至春天就会引发温热时病或诱发宿疾复发。 冬令进补 身体如虎 俗话说“冬补三九”,很多人一到“三九天”就开始研究冬补了。冬天是肾主令之时,适度地冬补,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说起冬补,大多数人习惯在饮食上偏重于肉、蛋、奶的补充,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从中医的角度看,血肉有情之品可补益人的精、气、神,是冬补的最佳选择之一。但是,把冬补三九简单地理解为多吃肉,就有些片面了,血肉有情之品(包括肉)虽有补益作用,但因其味厚、腻滞,如果饮食不加节制,易损伤脾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虽然多数人认为只吃肉类才算进补,但您知道吗?还有个说法是: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从中医角度来讲,冬天阳气收敛,万物收藏,精华都归于根部种子,此时吃根类食物正当时。根菜可以简单理解为“生在泥土里的菜”,如萝卜、山药、红薯、土豆、胡萝卜、莲藕、牛蒡等,这些都属于根类食物。同时,孙思邈曾在《千金方》中提出,冬季还应在饮食上“增苦减咸”,即多食苦味、少食咸味食物以养心气。因为冬季肾水正旺,咸味入肾,如过多摄入咸味,肾气会更旺,从而令心受病。而苦味入心,增加苦味食物如莴笋、生菜、苦菊等可养心气。 冬练三九 强筋壮骨 “冬练三九”要坚持“祛寒就温,无泄皮肤”的原则。进入“三九天”,早上室外寒冷,不宜去室外进行剧烈运动,也不应在寒潮过境时的大风、雨雪、大雾中锻炼。在恶劣天气时,身体较弱的中老年人等不宜外出者,可在室内锻炼,做健身操、做瑜伽、打太极拳、原地跑等。身体健康者可在一天中温度适宜时到户外锻炼,如长跑、竞走、武术、滑冰、滑雪、打球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运动时,尽量避免挥汗如雨的剧烈运动,以免耗气伤津,干扰阳气的闭藏,伤及人体津液,使身体更加虚弱。同时,开始锻炼时不可脱衣服,待运动到身上暖和时再脱外套厚衣,运动后要及时穿上,如内衣被出汗浸湿应更换衣服,以预防感冒。外出活动时应戴帽子、耳套和手套,防范皮肤冻伤。 调养情志 动静有度 冬季是闭藏的季节,在调养情志方面也应顺应冬季“藏”的特性,保持安宁平静,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说:“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其意是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同时还要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过度兴奋、激动或忧伤、焦虑,则易扰动体内潜伏的阳气,甚至使阳气耗散,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在“三九天”只有做到安神定志,才能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应与平衡。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愉悦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养花等,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中医认为,肾主水,藏情,在志为惊与恐,与冬令之气相应。《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心主火,藏神,只有心肾相交,方可神清心宁。因此,在冬月闭藏之时,应同时调养心肾,以保精养神。参考资料:[1]唐·王冰校注,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唐·孙思邈,千金方,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3[3]孙相如,谈四时养生之冬季养生,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11[4]杨锋,冬为闭藏,养生宜阴平阳秘,养生月刊,2007-12
健康资讯 2022-01-07阅读量9387
病请描述: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7天。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暧,减少活动。住处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 发热较高时可用冷水擦身或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30%~50%酒精擦拭颈部、胸部、腋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头枕冰袋。 治疗方法如下: 1.西药:速效感冒胶囊1~2粒,每日3次;克感敏1片,每日3次。两种药任选一种。2.中成药:银翘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感冒退热冲剂、板兰根冲剂、强力银翘片等适宜于风热(即发热、咽喉肿痛、流黄涕较突出)感冒。桑姜感冒片、参苏丸、感冒通等适宜于风寒(即恶寒、鼻塞、清涕较突出)感冒。 3.其他治法: ①食醋加适量开水点鼻。 ②针刺及刮痧:可以针合谷、曲池、太阳、发热者加刺大椎,咽喉肿痛时可在少商穴放血;或用一碎碗片,用光滑边缘蘸油少许,沿颈椎两旁向下刮,以刮出红点为度。 ③生姜1两,红糖1两,煎汤分3次内服,可治风寒感冒。 ④葱白1两,切烂,用手揉搓,放鼻孔外闻气味,可治风寒感冒鼻塞。可用葱白数根,捣烂出汁,滴入鼻孔,每日1次,每次2~3滴。 ⑤银花20克,茶叶6克,白糖50克,水煎后分3次,可治风热感冒。 ⑥生姜少许,葱白260克,白萝卜1000克切片,放入锅内煎煮熬汤,连吃带喝。 ⑦姜2片,加入一小撮茶叶,咀嚼后温水送下。 ⑧生梨1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和少许水,炖服。 ⑨按摩防感冒。每天早晨起床时,或从室内到室外以前(或从温暖的房间到较冷的房间),以及洗澡以前和洗澡之后,先用手指按住水沟穴(人中),连续揉20多次,继在风府穴处同样揉20多次,到这两上穴位都感到微热为度,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的效果。 文章参考: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微医健康 2021-07-21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