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房颤动 > 症状

心房颤动症状

心房颤动症状相关内容 更多>

健康科普︱“头晕...

病请描述:  头晕/眩晕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的主诉之一。临床常见的眩晕类疾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慢性主观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后循环缺血、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等。其中后循环缺血值得警惕,如果延误救治可进展为脑梗死即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中风)。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4F脑血管病科主任席刚明教授指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症状不典型,导致患者漏诊率约为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2.5倍,有时难以在溶栓时间窗内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实施溶栓治疗,以致死亡率、致残率相对偏高。  “中风的典型症状多为口角歪斜,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但‘典型症状’不是‘规定症状’”。席刚明教授提醒,中风症状有多种多样,如突发头晕,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定向障碍,意识混乱和记忆障碍等,同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仔细识别。▲ 头晕/眩晕要警惕后循环缺血  六旬男子频繁头晕,最终确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上观新闻》2024年7月21日报道,61岁的董先生于三周前突然出现头晕。本以为是劳累所致,但休息过后头晕非但没有缓解,还逐渐出现了头重脚轻、走路摇晃等症状,随即被家属送至当地医院就诊。  医生接诊后考虑到董先生有2型糖尿病病史,日常控制血糖欠佳、尿酮体阳性,故诊断为2型糖尿病酮症、脑急性缺血可能,收治入院后积极对症治疗。可董先生糖尿病酮症明显好转后,头晕症状却并未缓解,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了,医生考虑到患者有可能出现了急性脑梗死。最终,经检查发现双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V4段闭塞,确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症状较为隐匿  席刚明教授介绍,后循环系统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及上段脊髓等重要结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指因后循环血管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栓塞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损害,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20%~25%,是卒中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但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症状往往较为隐匿。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眩晕、复视、呕吐、共济失调、言语障碍;口周、面部、肢体麻木等。详细的病史(症状、发病经过、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及体格检查(步态测试、视野测试、平衡测试、共济失调测试)等对早期识别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尤为重要;MRI-DWI是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首选检查,但检查时间长为其局限性。CTA-CTP对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早期识别有较高敏感性,为急诊筛查首选,但确诊仍以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 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症状往往较为隐匿  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1.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导致后循环缺血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动脉源性栓塞等。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 栓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和椎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3) 穿支小动脉病变,包括玻璃样变、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2.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与颈动脉系统缺血相似,除不可调节的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外,主要是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及周围血管病等。  后循环缺血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它们可以防止血小板凝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介入治疗:对部分患者,介入治疗如动脉支架置入术可以有效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正常血流。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血管阻塞,可能需要血管搭桥手术来恢复血供,这通常是最后的选择。  其中,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席刚明教授提醒,对于椎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且颅内血管代偿不佳,建议及早行血管支架置入术,彻底改善颅内血供,预防脑梗死发生。▲ 4F脑血管病科主任席刚明教授、4A脑血管病一科副主任王贵平博士在为一位双侧椎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  如何预防后循环缺血?  席刚明教授表示,与其他类型的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相似,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心房颤动和冠状动脉疾病。换句话说,如果你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或者有吸烟史,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都需要格外关注后循环缺血的风险。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高盐、高糖、高油的饮食,缺乏运动,肥胖,也是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应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当然,如果你已经患有心脏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颈动脉疾病或周围血管病,那就需要及时监测病情,接受药物治疗,以避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另外,定期进行神经系统体检也是提早发现该病情的有效手段。  最后,席刚明教授提醒,当生活中频繁出现,头晕、恶心、黑曚、走路不稳等,万万不可大意,盲目服用药物可能使病情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确诊。  文章部分来源:上观新闻、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医脉通神经科、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5-04-18阅读量258

主动脉瓣狭窄—&...

病请描述:心脏的结构像一栋两层楼的四间房子上面的两个“房间”叫心房下面的两个“房间”叫心室左心室把血液送达全身各处时要经过一扇“门”——主动脉瓣01什么是主动脉瓣狭窄?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使柔软的瓣膜变得僵硬,限制瓣叶正常活动,不能正常打开,使全身各处都将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患者将会出现胸闷、气急等不舒服的表现,严重的话可出现昏倒,许多患者可在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死亡即猝死;另外,由于“门”打开有困难,左心室就拼命的加足马力工作,长年累月,积劳成疾,左心室就会出现衰竭。02有哪些临床症状?正常成人主动脉瓣瓣口面积3~4cm2,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无症状期长,直至瓣口面积≤1cm2时才出现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是典型AS的常见“三联征”。1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为晚期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见于95%有症状的患者。随病情发展,可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乃至急性肺水肿。2心绞痛: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来说,心绞痛是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常由运动诱发,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反映了心肌需氧和供氧之间的不平衡。3晕厥:见于15%~30%有症状的患者,部分仅表现为黑矇,可为首发症状。晕厥多与劳累有关,发生于劳力过度时,少数在休息时发生。03 主动脉瓣狭窄如何治疗?内科治疗对于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如在病程中出现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体循环栓塞、胃肠道出血等情况则应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并无太大改善时,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症状且左室功能正常者,无需治疗,需定期随访。轻度狭窄者每2年复查一次,中、重度狭窄者每6~12个月复查一次。手术治疗一旦出现“三联征”症状,则需手术治疗。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传统的开胸手术(SAVR)和介入手术(即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04 常见问题Q1:主动脉瓣中度狭窄需要手术吗?答:主动脉瓣中度狭窄是否需要手术主要看患者是否有相关临床症状。如果平时活动受限、胸闷气急等临床症状明显,充分评估后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果没有症状,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Q2:外科手术治疗风险大吗?答:首先,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如果不接受换瓣治疗,随时有发生猝死的风险,疾病本身的风险远远大于手术所带来的风险;其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风险小,尤其适合于病情复杂、年龄较大、外科手术风险较高的人群。Q3:瓣膜病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答:低盐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血压升高,特别注意的是:避免生气、情绪激动、用力过猛、经常劳累,要保持乐观的心情和心态。避免熬夜,禁烟禁酒。控制好血糖和血脂方面的问题,正规的医院做详细的检査,明确病因后,听从医生指导针对性的积极治疗。

郑远 2025-02-28阅读量860

胸闷、心悸—&m...

病请描述:胸闷、心悸——可能是甲状腺捣的鬼。        心慌心跳,是怎么和甲状腺“扯”上关系的?         甲状腺健康和心脏健康息息相关,这是因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作用于全身所有器官的,包括心脏。所以甲状腺有问题,心脏也会跟着出问题!甲状腺引起的心脏不适症状,主要有五种: 第一,心悸:常见于甲亢引起的心动过速、房颤、早搏。 第二,胸闷:常见于甲减引起的心包积液,也常见于甲亢/甲减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 第三,胸痛:常见于甲亢引起的严重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 第四,水肿:患者的腿脚通常会出现水肿,这是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机能减退都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第五,呼吸困难:这也是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机能减退可能引起。 甲状腺激素和心血管之间关系密切,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心力衰竭;甲减时,一方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心脏跳动缓慢,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心脏水肿、积液,使心脏的跳动受到限制。所以,如果你觉得心脏不舒服,又长期找不出原因,费医生要提醒你检查一下甲状腺了。越早发现甲状腺疾病,越能尽早接受规范化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康复。  

费健 2025-01-21阅读量1556

今日问诊:二尖瓣、三尖瓣中重...

病请描述:每天都会在评论区收到很多网友的咨询,我也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答和回复。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每个咨询都充分沟通,充分解答。按照我实际临床工作经验,达到基本的充分沟通,估计需要10分钟,包括患者讲清楚自己的病情,医生再重点问几个问题,作出初步诊断,解释治疗方案,各种方案的利弊。而XHS评论区的问诊,你发一条信息,我发一条信息,比线下交流更加的费时,所有,有些咨询可能来不及回复,非常抱歉。因此,我挑选一些典型问题,作出回复,供类似病情的网友参考。 患者,男性,70岁,心脏二尖瓣大量返流,三尖瓣中大量返流,左心房、右心房扩大,心房颤动。咨询需要做二尖瓣、三尖瓣修补手术吗? 首先,我们看病因是什么?病因是房颤,由于长期的房颤(至少10年以上),导致双侧心房扩大,瓣环扩张,从而产生二尖瓣、三尖瓣反流,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心衰症状。因为现在已经出现二尖瓣大量返流,三尖瓣中大量返流,如果不处理,心脏功能会进一步下降,将导致反复因心衰住院的结果,所以推荐手术治疗。而且这种情况,手术难度不大的,只要通过瓣环成形,就可以解决问题。 那网友又问,那能不能不手术呢?我说也可以,但效果上,保守治疗明显不如手术治疗。 我曾有个类似病情的老年患者,不愿意手术,一直保守治疗,病情拖到78岁的时候,反复因心衰住院,往往是出院不久,再次又来住院,这样先不说经济费用,家属照看陪护的时间成本也很多。最后在家属的劝说下,老人接受手术治疗。去年,这位老人83岁了,还曾自己到我的门诊复查过。 综上,医生推荐,或者家属选择,是否手术,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能否提高生活质量?第二,能否延长寿命?对于今天我们讲的这种病情,手术是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

张步升 2024-11-11阅读量1730

心房颤动症状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9.9
问诊量:433
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电生理组组长,中国房颤中心联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青年 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委员、房颤冷冻球囊消融亚太区带教术者。于2002年开展电生理工作,擅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早、房速、 房扑、房颤、室早、室速等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左心耳封堵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射频消融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的起搏治疗等。2004年于湖北省第一批开展CARTO三维标测指导下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2013年于湖北省第一批 开展心房颤动的冷冻球囊消融术;2018年开展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微创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短时间内即可显著减轻患者症状。 为亚心医院及亚心总医院电生理主力术者,介入总手术量超过7000例,手术成功率居全国一流水平。
评分:10
问诊量:359
治疗领域: 1.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及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主要症状表现:心悸、头晕、乏力)2.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症状表现:心悸、胸闷、症状突发突止)、心房扑动(房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3.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4.心动过缓的起搏治疗及CRT、ICD等器械植入等。
评分:10
问诊量:18
心房颤动(主要症状:心悸、头晕、乏力)、心房扑动,房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症状:心悸、胸闷、症状突发突止)及室性早搏、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等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同时也熟练掌握心脏介入的前沿技术,包括各种复杂房间隔的穿刺、零射线心内介入手术、心内超声指导下的导管消融、器质性心外膜室速消融、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心内超声指导下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室间隔导管消融等。
评分:0
问诊量:0
擅长各类心内科疾病的诊治,包括: 1. 冠心病:涵盖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无症状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等。 2. 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3. 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依据心功能分级精准评估与治疗,针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开展个性化诊疗。 4.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 5. 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病变等瓣膜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6. 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7. 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血脂异常的综合管理。 熟练进行以下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胸痛、胸疼、心疼、心痛、心堵、胸闷、气短、心慌、心悸、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头晕、黑曚、晕厥等

心房颤动症状相关医院 更多>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36.3万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6.6万

珠海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610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3.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