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近期门诊王先生反应自己的左侧阴囊中未发现睾丸,但是并没有不适的症状,而且自己从小就发现这件事情,碍于当时条件受限,所以一直没有处理,但是近几天自己感觉疼痛不适,自己的内心很焦虑,怕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所以来男科门诊检查,经过彩超检查,发现王先生的睾丸位于左侧腹股沟内,未下降到睾丸内。针对这种情况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隐睾”。 首先什么是隐睾症?隐睾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是小儿外科常见病。胚胎时睾丸位于肾肘水平,随着发育逐渐降入阴囊,如果睾丸停留在腹股沟或腹腔内,就形成隐睾。足月儿发病率为4%,早产儿可高达45%。对于较小患儿,睾丸可能会自行下降,但出生6个月后,隐睾下降机会明显降低,1岁以后下降率约为1%。 隐睾症也可以称之为未降睾丸。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隐睾分为可触及和不可触及两类。临床处理方式主要根据睾丸的位置和是否睾丸缺如来决定。大约80%的隐睾是可触及的。 通常根据隐睾的位置可分为: (1)高位隐睾:睾丸位于腹腔内或靠近腹股沟内环处,约占隐睾的15%。 (2)低位隐睾: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环与外环之间处,约占隐睾的85%。 2.根据体格检查结果将隐睾分为: (1)可扪及睾丸:出生后未在阴囊内触及,但可在腹股沟或阴囊上极触及到睾丸样的肿块。 (2)未扪及睾丸:出生后未在阴囊内触及。同时在腹股沟和阴囊上极也均未触及到睾丸样的肿块。通常为腹内隐睾,腹腔镜可探查确诊。 隐睾有哪些危害呢? 1、不育症--睾丸位置高、温度高,对生精功能会造成影响,导致生殖细胞受损,致使生育能力降低。 2、癌变--隐睾癌变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0-40倍。 3、疝气、鞘膜腔积液--隐睾可能合并疝气或者鞘膜腔积液,并且容易造成嵌顿。 4、睾丸扭转--睾丸引带、提睾肌或睾丸鞘膜的附着异常,容易受伤。 针对不可触及的睾丸,为确定睾丸是否存在及其定位,B超检查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很多家长可能会咨询得了隐睾应该怎么治疗? 首先隐睾的处理原则是: 1.隐睾属于先天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均需手术治疗。 2.根据最新欧洲和美国泌尿外科协会指南,隐睾的手术最佳年龄应为出生后2岁之前。 所以各位家里有男宝宝的家长,日常生活中要多多注意男宝宝的生殖器与小蛋蛋,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到正规医院男科门诊就诊,不要让小小的隐睾,影响男宝以后得生活。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李墨农 2024-08-06阅读量1855
病请描述:关注孩子身高:哪些孩子更应得到特别重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高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有些孩子可能在身高方面需要我们给予格外的关注。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小强是一个 8 岁的男孩,在班级里他的身高一直处于较矮的水平。小强的父母身高都属于正常范围,但小强却比同龄人矮了一大截。家长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觉得孩子可能只是长得晚。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小朋友与同学们的身高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家长带小朋友来医院检查,小朋友是由于缺乏生长激素才长得比较慢的。如果能更早地关注到小强的身高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或许他的身高情况会有更好的改善。 那么,究竟哪些孩子更应该关注身高呢? 首先,在我们的家族中有过身高比较矮的孩子那就要注意了,如果父母或家族中的近亲身高较矮,那么孩子可能有遗传因素影响身高的潜在风险。例如,小丽的父亲身高不足 170 厘米,母亲身高也只有 155 厘米左右,小丽从出生起,家长就应该对她的身高发育保持密切关注,定期监测身高增长情况,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出生时体重较轻或有早产史的孩子。这类孩子在母亲体内可能就存在一些生长发育迟缓问题,出生后生长发育就往往会有一定问题,列如门诊碰到一位小朋友,小张是个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有 2.1 千克。在小朋友生长过程中,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小朋友的身高体重以防落后于正常小朋友 再者,长期营养不良或饮食不均衡的孩子。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如果孩子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者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都可能影响身高增长。比如,小敏非常喜欢吃零食和快餐,对蔬菜水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却不感兴趣,长期下来,她的身高增长就变得缓慢,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孩子的营养供给。 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孩子也应引起重视。像慢性肾病、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可能会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发育,从而影响身高。例如,小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尽管经过治疗病情稳定,但家长仍要密切关注他的身高变化,因为疾病可能对他的生长产生潜在影响。 另外,性早熟的孩子。如果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如女孩在 七岁半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在 9 岁前出现睾丸增大等,往往会导致骨龄提前,使身高增长的时间缩短,最终身高可能不理想 对于这些需要密切关注身高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包括身高、体重、骨龄等项目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小朋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蛋白质高的食物。 小朋友需要多运动,每天半小时以上。 保证小朋友有充足的睡眠,十点前入睡。 发现孩子身高存在异常,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对于那些具有特定情况的孩子,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及时的干预,帮助孩子实现理想的身高增长,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关注他们的身高,就是关注他们的未来。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关注孩子身高的重要性,以及哪些孩子更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注和呵护。
生长发育 2024-07-04阅读量2730
病请描述:姐姐妹妹的追高之旅 案例:在我的生长发育门诊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每隔三个月就会来见我,她们是我的矮小治疗的病人。三年前,她们因矮小多年就诊,家属要求评估。体格检查:3岁6月,姐姐身高88.1cm(<P3),体重11.6kg(<P3);妹妹身高88.1cm(<P3),体重11.7kg(<P3),俩人的性发育分期均为B1期,PH1期,无特殊面容,身材比例正常,无牛奶咖啡斑。现病史及家族史:姐妹俩是早产儿出生,剖宫产,胎龄36周,姐姐产重2.15kg,身长43cm;妹妹产重2.25kg,身长44cm。父亲身高167cm,母亲身高147cm,父母遗传身高为150.5±5cm。辅助检查:姐姐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为8.23ng/ml,骨龄2.8岁;妹妹的是8.79ng/ml,骨龄为2.8岁。俩人的实验室检查均显示正常,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垂体MRI正常。因此,这两姐妹满足矮小症的诊断,家属了解了生长激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求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案例分析:从上述的案例中,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早产的双胎,她们在出生后到3岁身高追赶生长不理想,还是落后于第三百分位很多。从家族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妈妈是一个矮小症,父母的遗传身高也并不好。这个妈妈因其自身因为身高在社会上吃了很多“亏”,所以,她一直都很关注孩子的身高,自己在网上和生活中去了解生长激素这个药物,孩子满了3岁,就带孩子来做检查,并且使用药物治疗的决心非常强烈。一晃眼,这两姐妹已经在我这里治疗随访了三年半之久,这次复查结果显示:姐姐身高120.8cm(P25-50),体重21.5kg(P25-50),B1期,PH1期;妹妹身高120.8cm(P25-50),体重22kg(P25-50),B1期,PH1期。从身高和体重的生长曲线来看,她们俩的生长速率是非常好的,已经从矮小水平增长到了中等水平。家属对治疗的效果也很满意,希望能再坚持治疗,追到P50左右。我从中看到了家属的辛苦付出,这三年多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经济的双倍付出,还有坚持治疗和随访的操心不尽;当然,这两个小朋友也是非常勇敢的,因为她们从这么小的年龄开始打针,依从性还能保持得这么好,属实难得。相信她们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也一定会影响其整个人生。 我以一个真实的矮小症案例,给家长们讲述了关于生长激素治疗的问题。我发现,社会上很多人对于生长激素有许多误解。有的认为生长激素是不好的“激素”,打了可能使人发胖;有的则认为生长激素是“增高神药”,有增高的需求就可以使用。其实,这些认知都是错误的! 生长激素是我们人体大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它主要是通过刺激肝脏等组织产生一种叫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物质,它可以促进我们骨骺干骺端细胞生殖和分化,让骨骼线性生长。生长激素是美国FDA批准的治疗矮小儿童的药品,我国2008年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也获准采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来治疗更多的矮小适应症。但我们需要谨记,生长激素是处方药品,不是“增高神药”,需要有专业临床医生的明确诊断方可使用哦!
生长发育 2024-05-29阅读量2328
病请描述:儿童发育迟缓是一个广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指的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某些方面的发展速度比同龄人慢,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本文将介绍儿童发育迟缓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支持和干预措施,结合实际案例来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儿童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体重、认知、语言、社交或行为发展等方面落后于同龄人的正常发育水平。发育迟缓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 1. 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症)或其他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发育迟缓。 2.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或出生体重过低的儿童可能存在发育迟缓的风险。 3. 慢性健康问题:慢性疾病、长期营养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都可能导致发育迟缓。 4. 脑部伤害或疾病:脑损伤、脑炎、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儿童的发育。 5.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儿童所处的环境(如接触有害物质)。 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能会在多个方面受到挑战,包括: 1. 身体发展:可能表现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 2. 认知能力:可能在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等方面落后。 3. 语言发展:可能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困难。 4. 社交和行为:可能在与人交往、适应规则和情绪调节方面有障碍。 小明(化名)是一个八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发现他在同龄人中显得较为“慢半拍”。小明在幼儿园时就显得有些笨拙,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而且经常在社交场合显得不自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的父母越发觉得他与其他孩子不同。在学校,小明的学习成绩始终处于班级的下游,老师也反映他很难集中注意力。 在医生的建议下,小明接受了全面的评估,结果显示他的发育确实比同龄人迟缓。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发现小明有轻度的脑功能障碍,这可能是导致他发育迟缓的原因之一。 一旦确定儿童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多方面的支持和干预就变得尤为重要: 1. 教育支持:包括特殊教育服务、个别化教育计划等。 2. 心理支持: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心理辅导,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情感问题。 3. 医疗干预: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 4. 家庭和社区支持:家庭环境的调整和社区资源的利用(如特殊兴趣小组、康复中心)。 5. 营养和健康干预:保证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健康监护。 对于小明这样的儿童,早期的干预和持续的支持对改善他们的发育状况至关重要。家长、教师、治疗师和社区工作者需要协同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支持计划,以帮助小明克服挑战,充分发挥其潜力。 儿童发育迟缓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通过早期识别、全面评估和及时干预,我们可以为这些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帮助他们克服发育迟缓带来的障碍,迎接更光明的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5-29阅读量2740
病请描述:小于胎龄儿后期身高追赶的治疗方案? 小于胎龄儿后期身高追赶的治疗方案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这些儿童在胎儿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长受限,出生后常常面临身高矮小的问题。为了帮助他们实现身高的追赶,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考虑营养、生长激素、心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营养支持是治疗小于胎龄儿后期身高追赶的基础。提供高能量、高蛋白的饮食,确保儿童每日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对于促进他们的体重增长和身高发育至关重要。母乳喂养或选择适合儿童的配方奶粉,确保营养的全面和均衡。同时,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以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营养需求。 其次,生长激素治疗在小于胎龄儿身高追赶中起着关键作用。生长激素能刺激骨骼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身高的增加。对于因生长激素缺乏而导致身高落后的小于胎龄儿,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生长激素治疗方案。通过皮下注射等方式给予适量的生长激素,以改善儿童的身高状况。然而,生长激素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和激素水平,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与大家分享一例关于SGA患者的实际病例! 姓名:贾某,性别:男,出生日期:2019年6月7日,就诊日期:2023年8月5日,就诊年龄4岁2个月,主诉:生长缓慢,既往史:每年身高增长近于5cm,无明显偏食,厌食,否认有相关患病史。 出生史:早产儿,出生体重2kg,身长45cm,父亲身高170cm,母亲身高160cm,遗传身高171.5±5cm。 就诊身高:90.5cm(-2SD),体重12kg;无特殊面容,匀称体态,智力发育正常,通过辅助检查:骨龄3.8岁,垂体核磁正常,肝肾功,血糖,甲功五项,血尿常规均正常,IGF-1:60.61ng/ml; 诊断为:SGA,治疗方案:生长激素2.4mg/周/皮下注射, 动态监测: 2023/8/5:身高90.5cm体重12kg; 2023/11/19:身高94cm体重14.5kg; 2024/2/5:身高96.5cm体重16kg; 治疗6个月时间,身高追赶6cm,效果明显,该名患者持续治疗中。以上身高数据并不完全统计,动态监测需3个月1次并复查相关安全性检查,均无其他症状。 除了营养和生长激素治疗外,心理治疗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小于胎龄儿可能由于身高问题而面临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因此家长和医生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以更好地应对身高问题带来的挑战。 此外,运动疗法也是促进小于胎龄儿身高追赶的重要手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等,有助于促进儿童的骨骼和肌肉发育,改善身高状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适合他们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运动项目,如游泳、篮球、跳绳等,以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和参与度。 在治疗方案中,还需要注意定期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通过定期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观察儿童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医生还会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病因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小于胎龄儿后期身高追赶的治疗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营养支持、生长激素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运动疗法等多方面的配合。通过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定期的监测评估,我们有望帮助这些儿童实现身高的追赶,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5-05阅读量2629
病请描述:O型腿的成因、影响与纠正方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腿型问题之一就是O型腿。那么,什么是O型腿?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对生活有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纠正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O型腿的奥秘。 一、O型腿的定义:O型腿,又称膝内翻,是在膝关节处,小腿骨和大腿骨向内弯曲并形成一个“O”形状的腿型。在正常的腿型中,大腿骨和小腿骨在膝关节处形成一条直线。 二、O型腿的成因 1、先天遗传:O型腿有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或双方有O型腿,孩子有较高风险出现O型腿。 2、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身体吸收钙质,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形成O型腿。 3、早产儿:早产儿由于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形成O型腿。 4、其他疾病:如佝偻病、脊髓灰质炎等也可能导致O型腿。 三、O型腿对生活的影响 1、走路不稳:O型腿可能导致走路不稳,容易摔倒或扭伤。 2、膝盖疼痛:O型腿可能导致膝盖长期受力不均,引发膝盖疼痛。 3、影响心理:O型腿可能影响个人形象,对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四、O型腿的纠正方法 1、物理疗法:包括穿戴矫形器、进行夹板治疗等,可以帮助纠正骨骼排列。 2、运动疗法:如瑜伽、普拉提等可以帮助调整肌肉力量,改善走路姿势。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复杂的O型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纠正。 对于O型腿的矫正,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物理治疗和运动矫正可能是有效的。例如,专业的康复师可以指导进行一些特定的肌肉锻炼,强化腿部外侧的肌肉,以改善膝盖和脚踝的排列。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借助医疗手段进行矫正。包括但不限于:矫形鞋垫、矫形器、手术等。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矫正方法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判断和尝试。 五、如何预防O型腿 1、合理饮食:保证维生素D和钙质的摄入,有助于骨骼发育。 2、定期检查:对于有O型腿家族史的儿童,应定期进行骨骼检查。 3、早期干预:对于有发展为O型腿风险的儿童,应尽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六、总结与建议 O型腿是一种常见的腿型问题,其成因复杂多样,包括先天遗传、营养缺乏等多种因素。虽然O型腿可能对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纠正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对于已经出现O型腿的朋友,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科学的方法,一定能够克服这一挑战,重新拥有健康美丽的双腿。 总之,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扰。对于O型腿的人来说,理解它、接受它、然后找到与之和谐共处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一特征。记住,无论你的身体形态如何,你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值得尊重和爱护的。
生长发育 2024-02-22阅读量3262
病请描述: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 关键要素与特殊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不仅仅关乎身高和体重的变化,更涉及到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的完善。合理的营养摄取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都至关重要。 合理膳食搭配和营养均衡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根据年龄段和生长发育需求,每日应摄取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应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一、常见营养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建议摄入量 1.钙: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神经传导和肌肉正常收缩也有重要作用。儿童每日应摄取1000-1200毫克的钙。牛奶及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 2.铁:铁对儿童的红细胞生成和免疫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儿童每日应摄取10-15毫克的铁。动物肝脏、红肉、豆类等食物富含铁。 3.锌:锌参与了人体内上百种酶的合成,对免疫系统、皮肤健康和神经功能有重要作用。儿童每日应摄取10-15毫克的锌。瘦肉、禽类、鱼类和全谷类等食物富含锌。 二、其他必需营养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对儿童生长发育尤为重要。每日应摄取适量的蛋白质,食物来源以鱼、禽、肉、蛋、奶为主。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对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应保证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食物来源以全谷类、豆类和薯类为主。 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及改善方法 1. 挑食和偏食:长期挑食和偏食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影响生长发育。家长应 引导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 暴饮暴食:过量进食可能导致肥胖和消化问题。家长应控制孩子的饮食量,避免过度进食。 3. 过多食用高糖和高脂肪食物: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可能导致儿童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应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四、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生理状况的喂养建议和注意事项 1. 早产儿:早产儿由于出生时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对营养的需求更为特殊。应根据 医生的指导进行喂养,逐步调整到正常饮食。 2. 婴儿期: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应保证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同时逐步引入辅食,确保各种营养素的充足摄入。 3. 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活动量大,应保证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注重粗细搭配和适量摄入蔬菜水果。 4. 学龄期儿童:学龄期儿童学习压力大,应注意合理安排饮食时间,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五、疾病预防与康复期饮食调整 预防贫血: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等,定期检查血常规。
生长发育 2023-12-21阅读量2688
病请描述: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 关键要素与特殊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不仅仅关乎身高和体重的变化,更涉及到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的完善。合理的营养摄取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都至关重要。 合理膳食搭配和营养均衡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根据年龄段和生长发育需求,每日应摄取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应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一、常见营养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建议摄入量 1.钙: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神经传导和肌肉正常收缩也有重要作用。儿童每日应摄取1000-1200毫克的钙。牛奶及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 2.铁:铁对儿童的红细胞生成和免疫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儿童每日应摄取10-15毫克的铁。动物肝脏、红肉、豆类等食物富含铁。 3.锌:锌参与了人体内上百种酶的合成,对免疫系统、皮肤健康和神经功能有重要作用。儿童每日应摄取10-15毫克的锌。瘦肉、禽类、鱼类和全谷类等食物富含锌。 二、其他必需营养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对儿童生长发育尤为重要。每日应摄取适量的蛋白质,食物来源以鱼、禽、肉、蛋、奶为主。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对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应保证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食物来源以全谷类、豆类和薯类为主。 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及改善方法 1. 挑食和偏食:长期挑食和偏食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影响生长发育。家长应 引导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 暴饮暴食:过量进食可能导致肥胖和消化问题。家长应控制孩子的饮食量,避免过度进食。 3. 过多食用高糖和高脂肪食物: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可能导致儿童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应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四、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生理状况的喂养建议和注意事项 1. 早产儿:早产儿由于出生时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对营养的需求更为特殊。应根据 医生的指导进行喂养,逐步调整到正常饮食。 2. 婴儿期: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应保证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同时逐步引入辅食,确保各种营养素的充足摄入。 3. 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活动量大,应保证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注重粗细搭配和适量摄入蔬菜水果。 4. 学龄期儿童:学龄期儿童学习压力大,应注意合理安排饮食时间,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五、疾病预防与康复期饮食调整 1. 预防贫血: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等,定期检查血常规。
生长发育 2023-12-14阅读量2494
病请描述:很多宝妈带着宝宝去儿保科检查时,会听到儿保科医生说宝宝两条腿的臀纹不一样,这种情况就是臀纹不对称,包括两侧臀纹长短不一致、深浅不一致、或者数量不一致。需要高度重视、警惕髋关节发育异常(Developmentaldysplaisaofthehips,DDH)。 (图片来源:百度) Q&A: 1.什么是髋关节发育异常(DDH)? 答:髋关节发育异常,是由于宝宝在胚胎时期髋臼未能正常发育,髋臼骨顶不能很好的覆盖股骨头,造成股骨头移位,是髋臼及股骨头不能正常发育。 2.导致髋关节发育异常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哪些? 答:1)女性;2)剖宫产;3)臀位产;4)第一产;5)羊水过少;6)宫内生长受限;7)家族史;8)先天足部畸形(包括步行姿势异常)。 3.如何诊断髋关节发育异常? 答:DDH是婴儿最常见的肌肉骨骼异常,体检异常是诊断髋关节发育异常的第一步,目前诊断的金标准是髋关节超声检查。 4.什么时候需要做髋关节超声检查? 答:婴儿生后6月内筛查髋关节发育均可行髋关节超声检查; 一般建议生后4-6周行一次超声检查; 5.髋关节超声检查的报告怎么看? 答:髋关节超声报告上主要会出现2个角度,即α角和β角: 1)如果α角>60°,即I型,都是正常的髋关节,无需干预; 2)如果α角在50°-59°之间,但宝宝小于3月龄(IIa型),那就是生理性不成熟髋关节,无需治疗; 3)如果α角在50°-59°之间,但宝宝大于3月龄(IIb型),则需要加强髋关节锻炼,随访髋关节发育; 4)其他范围均需至儿外科门诊治疗。 总结一下,髋关节超声检查是一项简单、便捷又无伤害的检查,希望宝爸宝妈们通过上面所说,了解髋关节检查的重要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作者: 陈燕医师 新生儿科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的管理,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等。 审校: 胡勇医生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儿科(南院)主任,兼新生儿科主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儿科主任
胡勇 2023-10-24阅读量4511
病请描述:婴儿贫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婴幼儿血液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淡、心率快、烦躁,重者可出现气促、淡漠、喂养困难、淋巴结及肝脾稍增大等。症状一般较隐匿不易发现,需依赖采血检测(最重要的检查为血常规检测),根据血常规中血红蛋白(Hb)含量确诊贫血,具体如下: 1.婴儿贫血原因众多,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贫血是指足月儿生后6~12周时Hb下降达95~110g/L;早产儿在生后5~10周Hb为80~100g/L。其原因是:①生后血氧饱和度上升,促红细胞生成素下降;②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③体重增加,血容量扩充使红细胞稀释。 病理性贫血可从血液丢失、红细胞破坏增加、红细胞生成减少三方面进行分析,需进行多项血检测甚至骨髓穿刺检测以明确病因。 2.贫血的严重程度分度如下: 3.贫血的治疗 原发病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治疗时间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宝爸宝妈们多点耐心。 输血治疗。 贫血以下情况需要紧急输血否则将危及宝宝生命,宝爸宝妈们请别过分焦虑犹豫:①出生24小时内静脉血Hb<130g/L;②急性失血≥10%总血容量;③静脉采血所致失血≥5%~10%总血容量;④患肺部疾患时应维持Hb≥130g/L;⑤先心病左向右分流时应维持Hb≥130g/L,可增加肺血管阻力,减少左向右分流;⑥贫血同时有气促、淡漠、喂养困难等。 铁剂治疗:①大量失血患儿,无论急性还是慢性均要补充铁剂,以补充储存铁量。元素铁剂量为:2~3mg/kg/d,口服3个月至1年。②当早产儿体重增加1倍时其体内铁储存空虚,需补充铁剂。大多数学者认为早产儿开始补充铁剂时间最早为生后2周,不能迟于生后2个月,并需持续补充12~15个月。③血标本检测明确为缺铁性贫血时需补铁(元素铁2~6mg/kg/d,餐间服用,2~3次/d)。 4.铁性贫血为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原因,我们谈谈如何预防吧!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倡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者应从2~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1~2mg/(kg·d)元素铁,直至1周岁。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人工喂养者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一般无需额外补铁。 足月儿:尽量母乳喂养4~6个月;此后如继续纯母乳喂养,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必要时可按每日剂量1mg/(kg·d)元素铁补铁。未采用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后改为混合喂养或纯人工喂养婴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并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1岁以内应尽量避免单纯牛乳喂养。 ——END——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749-752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8-349 3.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23-324 4.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811-1814 5.桂永浩,薛辛东主编.儿科学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22-324 6.(美)特里西娅·莱西·戈梅拉(TriciaLacyGomella)主编,曹云,周文浩,王来栓等主译.新生儿医师手册第7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610 图片来源: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 周谭丽医师 新生儿科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的管理,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等。 审校: 胡勇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儿科(南院)主任,兼新生儿科主任,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儿科主任
胡勇 2023-10-24阅读量3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