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内分泌科 > 高尿酸血症 > 内容

高尿酸血症内容

痛风人群请注意:嘌呤食物和黄...

病请描述:很多人都知道“痛风”这个病,即使自己没得过痛风,也听说过痛风发作时痛苦情状。你知道吗,猫和狗等其他哺乳动物从不会发作痛风,痛风这种疾病在动物中并不普遍存在,也就是,在自然界,除了人、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之外,其他哺乳动物都不会得痛风,痛风是人类以及等少数动物的“专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嘌呤和黄嘌呤氧化酶? 嘌呤是我们人体内存在的一种物质,是所有动植物细胞核中染色体中DNA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有细胞就会有嘌呤,没有嘌呤就没有DNA、没有生物。另外,嘌呤在能量代谢方面有十分重要,是人体的一种能量。 嘌呤在人体经过一系列代谢后,最终生成尿酸,而尿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大量的尿酸在泌尿系统沉淀容易引起尿酸结石,在关节部位析出则引发痛风。虽然尿酸是人体代谢的终产物,但在除人、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之外的哺乳动物体内都含有尿酸氧化酶,能将尿酸继续代谢成尿囊素,尿囊素才是这些动物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其溶解度是尿酸的10~100倍,能够轻轻松松排出体外。这就是这些动物不得痛风的原因所在。 说到嘌呤,就不得不提到人类体内一种重要酶类——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是尿酸生成的关键酶,对人体非常重要,它能直接影响人的正常代谢,如果是缺乏了它,就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该酶缺乏会表现为黄嘌呤尿、黄嘌呤肾结石、低尿酸血症等症状。而且它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使人的体内不至于出现任何细菌感染的现象。在小肠黏膜细胞中,黄嘌呤氧化酶将从食物中吸收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高铁离子,高铁离子与血浆转铁蛋白结合后被吸收如血液而被输送到各组织。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痛风是如何发生的?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嘌呤在体内经过代谢,最终会产生为尿酸,血中尿酸过量(超过420μmol/L)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罪魁祸首。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控制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的生成就可以治疗痛风,殊不知体内高尿酸的发生原因和尿酸的生成关系并不大。有统计数据显示,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尿酸生成过多型病人较少,大约只占10%;90%的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也就是说90%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都是因为肾脏中肾小管对于尿酸的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尿酸的重吸收增多,进而导致尿酸随尿液排泄减少而造成的。由此可见,人类之所以出现高尿酸的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肾脏对于尿酸的代谢出现了问题,而不是尿酸生成过多。要想真正控制体内血尿酸的水平,就要知道高尿酸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我们再看看,痛风发生之后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痛风发生后就需用药物治疗介入,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如立加利仙(苯溴马隆),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溴苯马隆,它可以双重抑制肾近端小管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从而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立加利仙(苯溴马隆)是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其质量标准更高。 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痛风人群也还是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    控制体重,限制热量摄入; ②    限制嘌呤摄入,尽量多选择低嘌呤含量的食物; ③    均衡营养,限盐,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g; ④    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⑤    忌酒。 饮食方面,以下高嘌呤含量的食物,痛风人群需注意 1、荤腥类:嘌呤总含量以动物肝脏最高,动物肾脏次之,动物的肉嘌呤含量稍低,如猪肝、猪肾、牛肉、羊肉等,但都属于高嘌呤食物。另外,许多海鲜嘌呤含量均较高,如贝类、海鱼、鱼卵、虾蟹等; 2、蔬菜类:部分蔬菜嘌呤含量也较高,如豌豆尖、芦笋、香菇、绿豆芽、黄豆芽等,每100g中嘌呤含量通常在100mg以上; 3、干果类:部分干果食物也含有较高嘌呤,如瓜子、花生、腰果、黄豆、黑豆等。 此外,长期饮用白酒、啤酒等酒精饮品,也会导致嘌呤增高,增加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应在生活中尽量减少食用高嘌呤食物,保证饮食结构健康合理,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油炸食品和辛辣刺激类食物,以及含糖咖啡、浓茶等饮品,尽量戒烟戒酒,以防痛风等疾病的发生。

痛风中心 2022-10-13阅读量2976

尿酸高不高怎么判断,一文告诉...

病请描述:高尿酸作为继三高之后的“第四高”,是近年来出现较多的慢性代谢疾病。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上的不良习惯就会导致身体代谢出现紊乱,尿酸就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尿酸会对人体多个组织器官造成危害,体内尿酸过高时,析出的尿酸盐会沉积在骨骼、关节处,诱发痛风。 当尿酸盐沉积在肾脏处,会诱发肾病、肾功能衰竭等,高尿酸的出现,还可诱发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出现,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甚至有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尿酸生成量和排泄量是保持平衡的。 当尿酸生成过多或者是排泄减少,就有可能引发高尿酸血症。 上厕所时有这几种明显的异常,说明尿酸升高,千万不要大意。 1、排尿异常 尿酸升高后,体内多余的尿酸没有正常排出,就会沉积在人体的关节处,诱发痛风发作。尿酸还会沉积在肾小管、肾盂和输尿管内,从而导致人体有排尿不通畅的现象。 2、排尿数次异常 尿酸沉积在肾脏处,会导致肾脏功能出现异常,当你发现日常的排尿次数减少或者是排尿次数增多,这都有可能是肾脏功能出现病变导致的现象。 3、尿液颜色异常 尿液也能体现出肾脏的健康与否,正常人的尿液一般呈淡黄色透明状,如果尿液出现深黄色或咖啡色,颜色很深,那么就要注意肾脏的健康问题了。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要是尿液有血色,很有可能是肾脏病变,应及时就医。 4、尿量变化明显 一般人体内的尿酸升高后,会对肾脏造成很大的影响,有的患者也会在夜间起夜频繁,有些人则排尿减少,甚至是出现无尿的情况。 由于肾脏是尿酸的主要代谢场所,尿酸高得不到及时控制,就会影响到肾脏功能,导致肾脏出现病变。所以当发现尿液出现异常,体内的尿酸升高,还需要及时控制饮食,并且配合治疗将尿酸降下来,可是仅仅只通过饮食降尿酸还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你正在经历急性痛风发作,最好在痛风缓解2~4周后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如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它可以通过抑制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进而抑制尿酸的重吸收,达到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的目的。平时也可以多锻炼身体,增加一些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有利于稳定尿酸,缓解痛风发作。

痛风中心 2022-10-08阅读量1768

高尿酸、痛风怎么办?这个平均...

病请描述:相信大家对“三高”已经耳熟能详。然而近几年来,在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3个常见慢性疾病以外,又出现了第四高——高尿酸。根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高尿酸血症的人已超过1亿。平均下来,大概每10个人里面,大概就有1个高尿酸患者。而高尿酸却并不是大家印象中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尿酸就已经高了。 什么是高尿酸 尿酸是体内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的代谢产物,当体内生成过多或者排出不足时就会使血液中尿酸含量偏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尿酸血症。女性尿酸正常值一般为148-357μmol/L,而男性在178-416μmol/L之间,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血尿酸水平超过420umol/L,就可以确诊是高尿酸血症了,即便此时还没有出现什么症状,也要采取相关措施合理稳定尿酸值。 高尿酸的危害 尿酸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痛风发作,痛风可是疼起来要人命的。其实,无症状高尿酸更“危险”,但是往往更容易被人忽视。尽管在临床上大概只有10%左右的高尿酸血症者会发展为痛风,这是高尿酸带来的最直接可感受到的痛苦。但是大多数高尿酸血症者尿酸超标,却没什么症状。反而会让他们放松警惕,久而久之可能对身体危害更大。 1、 伤关节:痛风 当血液中过高的尿酸随着血液进入人体的关节软组织中,会使尿酸沉淀形成尿酸盐,以结晶形式阻塞在关节,长期下去,会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出现脚趾、脚踝、膝关节疼痛等现象。 2、伤心血管:诱发心梗 高尿酸血症若不积极控制、治疗,还会促使或加重动脉硬化,引发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痛风患者急性心梗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6%。 3、伤代谢:更容易患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常与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并且互为因果。高尿酸血症会大大降低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影响胰岛素发挥正常作用,导致血糖上升。 4、伤肾:肾脏疾病 肾脏是深受高尿酸之害的重灾区。 尿酸盐长期沉积在肾脏和泌尿系统中,会诱发各种急慢性肾病。甚至会突然出现少尿、无尿。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肾脏功能不全和尿毒症。 升高的尿酸该怎么降? 尿酸是体内嘌呤的代谢产物,当体内生成过多或者排出不足时就会使血液中尿酸含量偏高,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嘌呤的摄入和增加体内尿酸的排泄两种方式来降低。 首先,控制嘌呤的摄入 对于高尿酸、痛风患者,可以多吃低嘌呤食物,少吃中嘌呤食物,尽量不吃高嘌呤食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往往最喜欢的可乐、奶茶等含糖饮料尽管产品成分不含嘌呤,但是它里面含有的某些成分却能促进身体合成更多的嘌呤,从而造成尿酸升高。 其次,抑制尿酸重吸收,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 目前,此类药物主要是以常见的立加利仙(苯溴马隆)为主,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溴苯马隆,通过抑制肾近端小管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从而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总之,抑制尿酸重吸收的药物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可通过独特的URAT-1和GLUT9抑制机制,能迅速降低血尿酸,减少痛风发作。

痛风中心 2022-10-08阅读量1857

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得不看的健康...

病请描述:一、忌饮酒 不同的酒影响不同,以啤酒和烈酒影响最大,而红酒比较有争议,尚不能确定,但是红酒也是有酒精成分的,所以建议高尿酸血症者最好不喝酒。 二、控制饮食 海鲜贝类、肉类、动物内脏与新发痛风有直接关系,而低脂乳制品、大豆类和其他豆类有利于降低痛风的发生风险,因此,提倡健康饮食,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适量食用低脂奶制品。 三、少喝含糖饮料 痛风现在开始年轻化,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并没有酗酒,之所以患痛风主要还是归因与平时的饮食习惯,年轻人爱喝碳酸饮料和奶茶等高含糖食物,而这些产品成分里的果糖会抑制尿酸从肾脏排泄,从而增加血尿酸水平,发生痛风。 四、多喝水 目前的大多数研究也证实饮水少也是高尿酸和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高尿酸血症每日饮水量应大于2000ml,从而达到增加体内尿酸排放的目的。如果你正在经历急性痛风发作,最好在痛风缓解2~4周后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如抑制尿酸重吸收的药物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可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 五、运动锻炼 适当运动锻炼不仅对降尿酸有用,还可以控制体重,降低胆固醇和血糖。 六、减轻体重 如果一旦肥胖,痛风发作风险将会显著增加。 七、作息规律 有研究表明,与作息规律的人相比,作息不规律的人发生高尿酸痛风风险高1.6倍,所以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别让年轻时欠的债年老时还。总的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任何药物不可替代的。 

痛风中心 2022-10-08阅读量1526

高尿酸血症/痛风别慌,有效缓...

病请描述:如果你正在经历急性痛风发作,以下行动措施也许能帮得上你。 1、大量喝水,每天饮水2L以上,有助于尿酸排出。 2、用冰袋冰敷患处,有麻痹和缓解疼痛作用,每次15-20分钟,不然容易冻伤身体。千万别热敷或用热水泡脚,会加重炎症、水舯与疼痛。 3、减少活动,最好躺着休息。休息时用垫子将患肢抬高,利于静脉血回流,减轻疼痛。 4、痛风期间,宜低嘌呤+低果糖的素食饮食。 5、不吃甜,不喝饮料,多食用樱桃、柠檬、猕猴桃、桔、橙、柚、芒果、木瓜、草莓; 鼓励多摄入蔬菜,咸制或不吃菠菜、芦笋、菜花、龙须菜、蘑菇类、豆类等。 6、痛风期间,不宜大量服用维生素B1、B3与B12,它们会阻止尿酸排泄。 7、痛风关节疼痛缓解,红舯炎症褪去,并不代表已经完全康复了,这时候还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会随时再次发作。 8、痛风发作完全缓解后2~4周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如立加利仙(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 总之,只有长期保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服用补充剂、戒烟戒酒、规律作息以及合理治疗等,才得以调整人体内环境,控制血尿酸水平,直至痊愈。

痛风中心 2022-10-08阅读量2221

远离痛风,特别是年轻人一定要...

病请描述:以前大家熟知的三高主要指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现在随着高尿酸人群比重越来越高,传统的“三高”新晋一位成员,即高尿酸血症,变成了“四高”,据相关的数据显示,现在每10个人里面差不多就有一个高尿酸血症患者,而且高尿酸血症患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值得我们注意! 高尿酸和痛风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血尿酸达到一定浓度会出现尿酸盐结晶,形成局部的炎症和组织破坏,急性痛风的典型症状是脚关节的突然疼痛,且多在午夜突然发生,关节呈红肿热痛,痛不可触,这就是痛风了。 并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都发生痛风,事实上大约只有10-20%的高尿酸血症会出现痛风。 但尿酸水平越高,痛风发生机率越大,持续的高尿酸,还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对肾脏、心血管健康都存在巨大威胁。 尿酸为什么升高? 体内尿酸是不断地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但如果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有障碍,就会引起血尿酸升高。 嘌呤分解代谢会产生尿酸,所以嘌呤代谢紊乱,就是体内尿酸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只要有细胞的地方,就会有嘌呤。细胞越多,嘌呤越多。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尚未研究清楚,但控制饮食当中的嘌呤含量,可以减少痛风的发生概率。 用疼痛来提醒你注意身体,希望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好好吃饭,这样其他发病率也会慢慢下降的。 而对于正在饱受痛风痛苦的朋友来说,以下的建议一定要重视起来哦: 1、 大量喝水,每天饮水2L以上,有助于尿酸排出; 2、 不吃甜,不喝含糖量高的饮料; 3、 痛风期间,宜低嘌呤+低果糖的素食饮食; 4、 急性痛风发作最好在症状完全缓解后2~4周服用降尿酸药物,如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 5、 长期保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服用补充剂、戒烟戒酒、规律作息。

痛风中心 2022-10-08阅读量1486

痛风越来越年轻化,有这些习惯...

病请描述:炎热的三伏天,很多年轻人戏称“靠奶茶续命”,一杯冻奶茶立马神清气爽。今年17岁的小米也不例外,平时没别的爱好,就爱喝奶茶,一般每两天就要喝一次,有时一天一杯也是有的。突然有一天,她的脚肿痛得无法走路了,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脚关节上长满了一块块白色的“钻石”,这让小米简直惊掉了下巴。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小米是奶茶喝太多导致了痛风发作。奶茶是高糖软饮料,高果糖成分进入人体,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多尿酸,痛风就找上门了。 小米就诊时一查尿酸高达860umol/L,医生立刻根据她的身体情况、尿酸水平,安排进行治疗。医生说,等疼痛缓解后,过一段时间还需要继续降尿酸治疗,争取将脚关节上的痛风石逐渐溶解变小甚至消失。 痛风年轻化明显,00后都中招 痛风过去基本上都在40到50岁左右的人群中出现。近年来,痛风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90后已经被痛风“绊倒”了,00后也中招。在门诊中,二十几岁的年轻痛风患者已不“新鲜”,十几岁的学生痛风更是“不少见”。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喜好高嘌呤饮食、少运动、饮用含糖饮料等因素有关。 这些年轻人平时大鱼大肉吃得多,缺乏锻炼,加之现在很多年轻人口渴了不愿喝水,而选择喝饮料代替,很容易引起了血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引起痛风发作。 痛风与尿酸关系密切 痛风前期就是高尿酸血症期,尿酸堆积过多而形成尿酸盐结晶最终沉积下来,就会引起痛风发作。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显示,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都是因为身体负责清理工作的部门本身出了问题,不能完成尿酸清理工作而导致体内尿酸增高的。 如何预防痛风? 痛风很磨人,那咱们怎么做才能有效预防它的发生呢? 1.控制体重 肥胖不仅会使尿酸合成亢进,导致高尿酸血症,还会阻碍尿酸的排泄,容易导致痛风发作。因此,患者最好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理想的状态,超重很有可能会加重疾病。 2.运动锻炼 年轻人工作、学习压力大又长时间缺乏运动,不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容易出现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这些都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患者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增强机体防御能力。 3.控制饮食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控制饮食很重要。高嘌呤食物(海鲜、动物内脏、浓汤、火锅等)摄入过多,体内的嘌呤量增多,肾脏来不及排泄,体内就会堆积过多尿酸。推荐多吃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4.服用降尿酸药物 痛风急性发作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和不便,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痛风作为代谢性疾病,需要控制血尿酸水平持续达标。目前,国内治疗痛风的一线降尿酸药物有立加利仙(苯溴马隆),立加利仙属于尿酸重吸收抑制剂,能够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排出体内多余的尿酸,降低血尿酸水平。目前立加利仙有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其品质更高,质量更好。 总之,我们日常生活要更加注重痛风的预防与日常管理。尤其是有痛风家族史的,一旦出现高尿酸血症,应高度配合医生在减重、饮食、用药等方面做出全面调整。

痛风中心 2022-10-08阅读量1893

血尿酸与胆石症的相关研究

病请描述:根据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结果显示:1988-1994年全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3.2%,而2007-2008年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上升至21.4%。我国的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特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约为1.2亿,占总人口的10%,高尿酸血症在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妇女中有更高的患病率,且有逐渐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高水平的血尿酸与多种疾病相关,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痛风和尿酸结石,同时血尿酸还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等。虽然仍有一大部分患者是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但此风险更大,因为在无症状情况下,高血尿酸人群更难以重视及通过饮食或药物来控制血尿酸水平,而此在将来会增加其它的疾病风险。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关系密切,高水平血尿酸亦可导致肥胖症、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血尿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存在密切关系,以上均是胆石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1、不同血尿酸水平与胆石症发生风险 本研究发现:在校正其它混杂因素后,血尿酸每增加一个单位胆石症的发病风险增加0.1%。由于血尿酸水平差距较大,且分布较为离散,故将血尿酸进行对数转化,对数转化后血尿酸每增加一个单位,胆石症的发病风险增加21%。 2、不同年龄及性别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的影响 因为血尿酸对于胆石症的影响与性别之间存在交互,且不同性别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差异较大,故将人群按性别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男性中即使校正其它危险因素后,高血尿酸水平仍然是胆石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发病风险随着血尿酸的增高而上升。但在女性人群中我们并未发现相似结果。与女性人群相比,男性人群各年龄层分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均高于女性各年龄层,这在我国的关于血尿酸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种也得到印证,女性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低于男性,这可能解释为何在女性人群中血尿酸不是胆石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故将人群按年龄切点进行分层。在进行分层后分析显示,在校正其它胆石症相关危险因素后,无论在中青年组亦或是老年组,高水平的血尿酸均是胆石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3、血尿酸影响胆石症发生的机制 目前国内外虽鲜有涉及血尿酸与胆石症发病关系的研究报道,但关于血尿酸与 胆石症发病的传统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多。Krishnan等人在一项长达15年随访、涉及5012例观察对象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血尿酸是新发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还可以增加脂肪储积,增加脂肪肝及肥胖症的发病风险。高水平的血尿酸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密切相关。血尿酸对胆石症发病影响的相关机制尚不完全清楚。Hikita人的研究发现高水平的血尿酸与内脏脂肪积聚和全身型肥胖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腹型肥胖的关系更为密切。而肥胖症患者胆汁中易出现胆固醇、磷脂、胆汁酸这三种物质的比例失调,而这种比例失调的结果则是会直接导致胆固醇可溶性的降低,从而使比例失调的胆汁易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形成结石。同时肥胖症的患者胆囊体积增大,胆囊收缩运动失调,胆囊排空障碍,也是形成结石的原因之一。 4、本研究的意义 血尿酸作为一种循环代谢产物,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最常见的痛风和肾结石,除此之外还可能导致人体内微环境的变化,例如肠道微环境。胆石症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形成机制复杂,危险因素众多,在症状胆囊结石的住院患者种,绝大多数会经历胆囊切除术,即使在保守治疗后其复发率仍旧很高。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会增加患胆石的风险,为今后的防治提供更多新途径。 本文选自:魏垚臣,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生的影响。

赵刚 2022-10-01阅读量2417

痛风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应对方...

病请描述:让大家欲罢不能的烧烤、火锅、小龙虾、啤酒劲爆组合,不断贴上痛风套餐的标签,调侃玩笑之余反映出的其实是当下人们不容乐观的身体现状。痛风疾病比例逐年上升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那么问题来了,痛风能否有效根治呢? 答案是肯定的。痛风是一种自身代谢性疾病,可以通过经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规范化的降尿酸治疗,实现急性痛风性发作的频率降低,甚至可以达到不发作。尽管如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防范能避免“痛风“盯上呢?那得首先了解下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且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都是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典型表现为急性发作性的关节肿痛,通常伴有血尿酸水平的增加,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麻烦的是,高尿酸血症会造成部分脏器不可逆性的损伤。 所以,面对痛风我们能做的是,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习惯,避免罹患此类疾病,如果不幸中招,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让自己尽量避免发病的痛苦。目前针对痛风疾病常常采取的治疗措施有抗炎止痛治疗和降尿酸治疗。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重吸收药物立加利仙(苯溴马隆);还有就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比如说别嘌醇、非布司他等,但是这类药物使用上要注意以下问题。 比如别嘌醇并不十分适合于国人,其不良反应在亚洲人体质中非常明显,比如过敏、肝功能损伤、血象抑制等,据有关数据表明:中国人群中使用要特别关注别嘌醇的超敏反应,致死率高达30%,为了避免悲剧发生,已经将基因筛查列入必须选项当中;2019年2月21日,FDA发布黑框警告(药物安全信息)非布司他对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痛风患者,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或全因死亡风险,因此被美国2020ACR指南降为二线用药,主要是在美国发现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高于别嘌醇。服用非布司他时需关注心血管风险,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谨慎使用。 基于此,学者们逐渐将目光重点移到通过抑制尿酸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上面,如立加利仙(苯溴马隆)。立加利仙是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其质量标准更高,在欧洲和亚洲国家已广泛使用几十年,其降尿酸效果和心血管、肾功能获益显著,安全性好,在亚洲国家多推荐为一线用药。无论是临床试验还是患者的使用数据效果反馈综合表明治疗痛风的最佳方法会逐渐从“堵”转向“疏”。所以,找到靠谱的治疗方法才是治好痛风的最佳途径。

痛风中心 2022-09-29阅读量2092

高尿酸引发的可不仅仅是痛风,...

病请描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尿酸高”的危害就是痛风,其实不是这样的,根据多项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不仅仅是直接导致痛风的原因,还与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慢性肾脏疾病密切相关,是这些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的“冰山一角”。 1. 高尿酸与关节:痛风患病率随着尿酸的水平升高而升高。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显示,当尿酸超过360umol/L时,87.5%患者出现膝关节液尿酸盐结晶,而当血尿酸低于360umol/L时,只有43.8%的患者出现膝关节液尿酸盐结晶。另有研究表明:将血尿酸控制在360umol/L以下有利于痛风的控制和尿酸晶体的溶解。 2.高尿酸和血管: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冠心病总体发生风险、脑卒中发生风险以及死亡风险均增加。 3. 高尿酸与肾: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更为直接和明显,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约70%的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高尿酸血症可导致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增加发生肾功能衰竭的风险,而肾功能不全又是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血尿酸没升高60umol/L,慢性肾脏疾病(CKD)风险增加70%,血尿酸>392umol/L的患者,发生慢性肾衰风险,男性增加94%,女性增加420%,提示高尿酸水平和慢性肾衰的发生率显著相关,女性尤甚。 4. 高尿酸与寿命: 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平均寿命较正常者缩短15至20年。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GBD)中肌肉骨骼疾病和风险因素专家组评估了痛风的全球负担,结果提示2010年痛风患者的残疾生存年(DALYs)较1990年明显加重。 5.高尿酸与代谢: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umol/L,糖尿病发病相对风险增加17%,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较血尿酸正常者增加95%。另外研究也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等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高尿酸正在成为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我们出现尿酸偏高或者持续居高不下的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平时多运动,多喝水少吃高嘌呤的食物则,必要时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 由于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都是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因此,可以选择抑制尿酸重吸收进而促进尿酸排泄为目的的药物,如立加利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苯溴马隆。立加利仙可通过抑制肾近端小管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从而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

痛风中心 2022-09-29阅读量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