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高尿酸血症,简称高尿酸。随着大家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在不经意间成为高尿酸的“帮凶”。高尿酸患者愈来愈年轻化的趋势下,很多年轻的小伙伴还没搞明白体检报告里面尿酸这一项是啥就已经默默的贴上了高尿酸患者的标签,那么什么是高尿酸,尿酸高的标准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哪些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有升高血尿酸的隐患?高尿酸患者该如何应对?如果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你,那这篇分享你就得好好看看了。高尿酸的来源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中的尿酸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中的核苷酸分解而来,属外源性,约占尿酸总量的20%。 二是由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而来,属内源性,约占体内尿酸总量的80%。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可以保持平衡状态。如果不平衡会有怎样的后果呢?也就是说,如果尿酸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就会滞留过多,时间久了就会影响正常机体功能。在临床上,血尿酸的参考值通常是420 µmol/L,如果超出指标的话,就是高尿酸了。因此大家平时在体检或者身体检查的时候有项指标叫做尿酸,当这个数值超过420 µmol/L的时候就算是高尿酸了。如果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我们熟知的疾病“痛风”。高尿酸的“帮凶”1、 饮料代替水现在的年轻人碳酸饮料、果汁、奶茶平时喝的比水都多,但是这些饮料里面的果酸和糖分的含量较高,在身体代谢时,会产生尿酸,长期如此,血液中尿酸的含量自然会逐渐升高,因此日常生活习惯还是要多饮水少喝饮料。2、 酗酒我们的饮食文化中酒常常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是殊不知酒中嘌呤成分比较高,尤其是啤酒,会在体内转化为尿酸,而且酒精会促使体内尿酸的合成,从而导致尿酸进一步升高。大家都知道酒精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但是人们不知道得是,乙醇进入体内之后容易产生酸性的物质,导致乳酸增加,直接抑制肾脏排泄尿酸,导致体内尿酸堆积,所以说酒是导致高尿酸的“帮凶”一点都不为过。3、 小龙虾、海鲜、烧烤烧烤作为大家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一到夏季遍地都是小龙虾大排档,三五好友龙虾啤酒好不惬意,孰不知龙虾配酒是可是最常见的痛风套餐,所以每年夏天都是痛风的高发季就不足为奇了。一旦高尿酸该怎么应对?其实,高尿酸并不可怕,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有效控制体内血尿酸的水平。研究显示,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都是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的,因此,可以选择抑制尿酸重吸收进而促进尿酸排泄目的的药物如立加利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苯溴马隆。立加利仙可抑制肾近端小管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从而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进而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的。总之,很多疾病的产生更多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因此日常生活中需要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子才能确保远离疾病的困扰。
痛风中心 2022-09-29阅读量1044
病请描述:根据《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痛风总体发病率为1.1%,患病人数约为1,466万。基于线上用户调研显示,18-35岁的年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占比近60%。随着痛风愈来愈年轻化,很多年轻人还不搞明白什么是痛风,却早早的被痛风盯上,那么关于痛风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认知误区值得警惕呢?如果一旦患上痛风该怎么应对?误区1:蔬菜水果随便吃?有人认为,痛风只要少吃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等食物即可,蔬菜水果可以随便吃,其实不然。富含果糖或甜味的软饮料、果汁、富含糖分的水果同样也是痛风的危险因素。虽然它们的嘌呤含量较低,但果糖摄入机体后,会增加体内尿酸的产生,同时果糖本身也会抑制尿酸从肾小管中的排泄。而临床数据显示: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都是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因此蔬菜水果可还真不是随便吃的哦。误区2:痛风缓解后,血尿酸控制可以“宽松点”?痛风的急性期过后,更需要把血尿酸控制在目标值以内,不让痛风反复发作。血尿酸目标水平为血尿酸水平<360 μmol/L。对于痛风石、慢性关节病等痛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应<300 μmol/L。控制血尿酸的药物目前选择较多,而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都是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因此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着重选择抑制尿酸重吸收的药物,如立加利仙(又名苯溴马隆),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尿酸重吸收,加速尿酸排泄来降低体内尿酸含量的。误区3:管住嘴就能远离痛风吗?有数据表明,50%以上的痛风患者体重超标,约3/4合并有高血压或高血脂。所以,单纯控制饮食是不够的,减轻体重、治疗并发疾病、避免使用利尿剂等尤为重要。另外,很多患者注意了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海鲜、动物内脏等,但忽视了对甜食摄入量的控制,使体重失控,痛风发作在所难免。总之,目前公认的说法是痛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难治性疾病,经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规范化的降尿酸治疗,急性痛风性发作的频率会逐渐降低,甚至可以达到不发作,因此就算患上了痛风,也不要太过于担心。
痛风中心 2022-09-29阅读量1217
病请描述:近几年来,高尿酸血症愈发呈现低龄化趋势,很多父母在拿到孩子的体检单之前,都想不到自己家的孩子竟然会患上了高尿酸血症。13岁的孩童长期拿鲜榨果汁当水喝,确诊为高尿酸血症,7、8岁左右的孩童在常规体检中被排查有高尿酸血症……这样类似令人揪心的新闻比比皆是。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每10个少年儿童中就有1个患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呈现年轻化趋势,父母在焦虑之余,切勿病急乱投医,科学防治刻不容缓。 首先,我们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尿酸?尿酸是人体嘌呤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嘌呤核苷酸80%来自人体细胞代谢,20%从食物中获取。那高尿酸血症又是指什么呢?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高于420μmol/L,不分男女,即称为高尿酸血症。90%以上是由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的。 青少年之所以会患有高尿酸血症,大部分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运动量极少且经常暴饮、暴食,喜进食高热量食物。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病因,就是家族遗传性因素。 目前,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高尿酸血症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干预治疗。由于肥胖是多数儿童和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重要诱因,首先,第一步家人需要的做的就是,帮助青少年和儿童养成良好科学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来减轻体重对患者极其重要。 饮食层面:避免摄入高热量食物,比如动物内脏、甲壳类、浓肉汁及酒精制品,限制红肉、海鱼、含果糖软饮料,鼓励摄入脱脂或低脂奶制品、鸡蛋、新鲜蔬菜及粗粮,每天饮水大于2000毫升;运动层面,鼓励坚持有氧运动,以中等强度事宜,每周至少大于5天,每次至少超过30分钟。 在药物治疗干预方面:立加利仙(苯溴马隆)是一种常见的降低体内尿酸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从而帮助人们降低体内的尿酸的。 还有就是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如别嘌呤醇,但使用前建议要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避免出现严重皮肤过敏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非布司他,尚缺乏18岁以下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证据。 需要注意的是,别嘌呤醇虽然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但在中国人群使用应特别关注超敏反应,一旦发生,致死率高达30%;非布司他被美国2020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指南降为二线用药,主要是在美国发现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高于别嘌呤醇。 苯溴马隆降尿酸效果和心血管、肾功能获益显著,安全性好,在亚洲国家多推荐为一线用药。 高尿酸血症是严重危害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早发现、早干预治疗方为上策,特别是,养成健康的饮食运动习惯和合理的减重干预是青少年和儿童高尿酸血症早期防治的关键所在。
痛风中心 2022-09-29阅读量2491
病请描述:提到高尿酸血症(HUA),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痛风。但其实 HUA 不只危害关节,当血尿酸超过饱和度420 umol/L时,尿酸盐晶体会析出并沉积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引起肾脏病变、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高尿酸,万不可轻视!临床上目前常见的降尿酸药物到底有哪些?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我们知道尿酸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合成和摄入多造成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积聚在体内的尿酸排不出去,事实上,高尿酸血症90%以上是由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的。 所以目前在中国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分为两类: 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就是让身体产生的尿酸减少。代表药物:别嘌呤醇、非布司他,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合成。黄嘌呤氧化酶是人体必须有的酶类,如果长期抑制必然会给人体带来更多的伤害。如别嘌醇片明显的副作用包括白细胞降低、转氨酶升高以及过敏反应。目前研究显示携带HLA-B*5801这个基因的患者,服用别嘌醇后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剥脱性皮炎等;而非布司他则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或全因死亡风险,曾被FDA警告甚至2020 ACR指南直接将非布司他降为二线用药。 另一类是尿酸重吸收抑制剂,就是安全有效快速地降低血尿酸,代表药物:苯溴马隆,属于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双抑制剂。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在降尿酸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血糖。
痛风中心 2022-09-29阅读量1923
病请描述:一般有过痛风经历的人会知道,痛风用药除了急性期用药消炎止痛外,在急性期过后,疼痛缓解,还需要用药降尿酸治疗,目的是长期有效地控制体内尿酸水平。有统计数据表明,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尿酸生成过多型病人较少,大约只占10%;90%的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因此控制尿酸则以增加尿酸排泄为主。 在药物选择上,可以推荐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的立加利仙(又称苯溴马隆),在使用抑制尿酸重吸收药物的同时一般会加用碱化尿液的药物如枸橼酸钾。 患者在用药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是否合并有其它疾病等)进行调整。直到将尿酸控制到了理想的水平,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中养成多喝水、远离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的习惯,才能尽可能地让痛风减少发作(或不再发作)。痛风没有发作的时候,也不能大意,千万不要自行停药,因为自行停药后尿酸佷容易就又上去了,所以要不断地去和医生交流,调整自己的用药情况。 除了服用药物之外,对于非药物的控制也不容忽视。 首先,要控制好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对尿酸水平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好处。所以这也是经常注意的,痛风人群需要远离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浓鸡汤、火锅汤等。同时各种酒类、甜饮料也要少喝,因为这不仅会促进尿酸合成,还会减少尿酸排泄,对控制尿酸水平十分不利。 其次,降低血尿酸还需要增加尿酸的排泄。所以患有痛风的人群一定要多喝水,以利于尿酸的排出,这也是饮食治疗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每天至少保证饮水2000毫升以上,以促进尿酸的排泄,防止尿酸盐的形成和沉积,可以选择白开水、矿泉水、淡茶水等。那么就比如说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控制体重,重视体检等,都要被患者重视起来。 总之,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痛风的防治都非常重要。药物方面推荐的立加利仙(又称苯溴马隆),它的降尿酸效果非常好,心血管、肾功能获益也很显著,安全性好。同时配合小剂量使用,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服用,有助于降低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而且还是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其质量标准更高,而且它属于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双抑制剂,对于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作用效果更显著,所以在《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中将立加利仙(苯溴马隆)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痛风中心 2022-09-29阅读量1258
病请描述:如果说有一种痛痛起来“要人命“,那我相信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肯定是痛风,可是痛风绝对不只是”痛“这么简单的哦 痛风发生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在临床上, 不论男女,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就是高尿酸了,但没有晶体沉积的症状,就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高血尿酸持续发展,就会形成晶体,沉积在关节、肾脏、血管内壁,引发各类病症,包括痛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 因此,“痛”只是冰山一角,高尿酸血症的危害是潜在、持续性的。 目前大多数人因为缺乏预防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意识,在无症状期间根本无法得知病症。《痛风白皮书》中显示近70%的线上患者,都是当身体出现不适后才去医院就诊。 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即使出现了疼痛的症状,也只是觉得痛一下就没事了,从而错过了预防和改善痛风的最佳时期。因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必须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体检时如果发现尿酸值偏高,就要及时控制和防治。 要想控制体内血尿酸的水平,首先,要知道高尿酸产生的原因,研究显示,人类之所以出现高尿酸的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肾脏对于尿酸的代谢出现了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在高尿酸患者中,90%的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也就是说90%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是由于肾脏中肾小管对于尿酸的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尿酸的重吸收增多,而排泄进尿液的尿酸减少而造成的。 对于血尿酸水平过高的人群来说,我国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苯溴马隆(又名立加利仙)。苯溴马隆是一种尿酸重吸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进而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来促进尿酸排泄来治疗痛风的。苯溴马隆是目前我国降尿酸的的一线治疗药物。苯溴马隆目前有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立加利仙,其质量标准更高。
痛风中心 2022-09-29阅读量2333
病请描述:好多人很容易将尿酸升高理解为痛风,尿酸升高=痛风吗?那么高尿酸血症跟痛风有什么区别,如何应对? “高尿酸血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痛风” 尿酸的产生主要是由嘌呤在体内氧化而产生,而嘌呤的来源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经食物摄入,二是由人体自身合成产生(主要途径)。 高尿酸血症肾病可以引起痛风,可以引起结石。但是痛风往往是延续于高尿酸血症的,然后在关节处形成痛风石,当人体的尿酸水平突然升高或者突然降低的时候,痛风石就崩塌了,引起局部的严重的疼痛。就像痛风性关节炎,它是一个很严重的疼痛要用比较强的解热镇痛药,才能把这个疼痛给压下去。简言之,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基础,也是痛风最直接的病因。痛风是指因血尿酸过高而沉积在关节、组织中造成多种损害的一组疾病,异质性较强,严重者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最终可能危及生命。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高,痛风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但是大多数高尿酸血症并不发展为痛风,只有尿酸盐结晶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少部分急性期患者,血尿酸水平也可在正常范围,因此,高尿酸血症不能等同于痛风,仅依据血尿酸水平既不能确定诊断、也不能排除诊断。 溶解尿酸盐结晶必须降低血尿酸水平 据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布的《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目前对于痛风的治疗主要根据症状情况分为急性痛风治疗和慢性痛风治疗。急性发作期患者可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局部冷敷,并尽早给予药物控制炎症。痛风发作完全缓解后2~4周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如立加利仙(又名苯溴马隆)是一种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苯溴马隆目前有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立加利仙,其质量标准更高。
痛风中心 2022-09-29阅读量2505
病请描述:为什么说夏天是痛风的高发季,聪明的朋友已经想到了炎热的夏季往往是吃海鲜、喝啤酒、吹冷空调的季节,那么痛风跟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有啥关系呢?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指由于血尿酸过高而沉积在关节、组织中造成多种损害的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局部的红肿热痛、功能受限,久之可致关节畸形。 高尿酸血症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有数据报告显示,目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达13.3%,在我国已有1.8亿高尿酸血症患者。 痛风的分期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病程经典分期常分为以下4个阶段,即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间歇期以及慢性痛风石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处于该期的患者除血尿酸水平升高外,无痛风的症状和体征,但有20%左右的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 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都是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因此可以选择抑制抑制尿酸重吸收的药物,如大家熟悉的药物立加利仙(又名苯溴马隆)就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的。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下肢单关节,典型发作起病急骤,数小时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疼痛剧烈 间歇期 指两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之间的阶段。 慢性关节炎期 绝大多数患者因未长期坚持控制高尿酸血症,更多关节受累,痛风发作变得频繁,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变差,发作时间可能持续更长,逐渐进展为慢性、双侧受累、多发性关节炎,最终出现关节畸形,在关节附近肌腱腱鞘及皮肤结缔组织中形成痛风结节或痛风石,并出现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如痛风性肾病等。 痛风能不能根治? 目前公认的说法是痛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难治性疾病,经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规范化的降尿酸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频率会逐渐降低,甚至可以达到不发作。 如果不幸患上了痛风什么时候开始药物治疗呢? 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诊疗指南(2019)》,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应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 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每年发作次数≥2次; 2. 已经出现慢性病变(如痛风石、关节骨质破坏、尿酸性肾结石等)的痛风患者; 3. 无症状的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若同时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病,则血尿酸≥480μmol/L即应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 如果不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病,但血尿酸>540μmol/L,也应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
痛风中心 2022-09-15阅读量2169
病请描述:每年的炎炎夏日之际正是啤酒的热销时节,晚上好友相聚弄点可口的下酒菜,整上几瓶冰镇啤酒是很多人夏季的娱乐休闲方式。但是,有这么一类人一定要远离啤酒,那就是痛风患者。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如果没有出现急性关节炎等症状时,不能称之为痛风。只有出现了症状,才能叫痛风。 急性痛风怎么办? 据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布的《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目前对于痛风的治疗主要根据症状情况分为急性痛风治疗和慢性痛风治疗。急性发作期患者首先需要注意患肢的休息,即避免患肢走动,通常需要抬高患肢,以此促进血液循环的回流,从而有利于缓解痛风症状,并尽早给予药物控制炎症。痛风发作完全缓解后2~4周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如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立加利仙是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其质量标准更高。资料来源:《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痛风产生的主要原因 要想控制体内血尿酸的水平,首先,要知道高尿酸产生的原因,研究显示,人类之所以出现高尿酸的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肾脏对于尿酸的代谢出现了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在高尿酸患者中,90%的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也就是说90%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肾脏中肾小管对于尿酸的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尿酸的重吸收增多,而排泄进尿液的尿酸减少而造成的。 啤酒导致痛风发作的原因 啤酒的嘌呤约为10mg/100ml,喝啤酒会增加嘌呤和血尿酸,会导致痛风发作。因为喝啤酒会产生更多乳酸,乳酸和尿酸会竞争性排出,导致尿酸排泄减少,血液中尿酸含量增加。此外啤酒还含有其他成分,代谢后还会增加嘌呤和尿酸的含量,据统计,每天饮用341 ml的啤酒就会使痛风的发生率增加50%。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和频繁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
痛风中心 2022-09-15阅读量1474
病请描述:问题一:什么是痛风? 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2.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称为痛风。 3.雌激素不但能促进尿酸排泄,而且雌激素还抑制尿酸在关节形成结晶,痛风患者男女比例高达20:1。 问题二:什么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有相当一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终身不出现关节炎等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值得提醒的是:若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超声、双能CT或X线发现尿酸钠晶体沉积和/或痛风性骨侵蚀,可诊断为亚临床痛风。 问题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会遗传吗? 1.血尿酸水平遗传可能性为27%~41%。 2.痛风遗传可能性为30%,20%的痛风患者存在家族史。 3.痛风的发生与环境因素(饮酒、暴食、着凉)的关系更为密切。 痛风好发时间为午夜或清晨等。 足部血液供应较差,皮温较低,组织液pH低,承受压力大,绝大部分痛风首发关节是第一跖趾关节。 问题四: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有何关系? 1.血尿酸每增加60μ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1.4倍。 2.高血压可造成血管和肾脏损伤,影响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3.降尿酸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等)可轻度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 问题五:降压药和降脂药,对血尿酸有什么影响? 1.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可升高血尿酸。 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升高血尿酸。 3.ACEI(普利类)和ARB(沙坦类,氯沙坦除外)可升高血尿酸。 4.氯沙坦可以轻微降尿酸(约50μmol/L)。 5.氨氯地平、西尼地平、硝苯地平对血尿酸无不良影响。 6.阿托伐他汀可促进肾脏尿酸排泄。 7.非诺贝特可抑制尿酸重吸收。 问题六:高尿酸血症患者,易患糖尿病吗? 1.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μmol/L,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 2.降尿酸治疗可降低高尿酸血症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并能降低肾脏、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3.胰岛素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4.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等)有轻微的降尿酸作用。 5.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药物对血尿酸无不良影响。 问题七: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需要进行降尿酸治疗吗? 1.首选非药物治疗,如调整饮食、控制体重等。 2.谨慎使用药物治疗。降尿酸药别嘌醇可引起致死性过敏反应,非布司他可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苯溴马隆可引起严重肝功能损害。 3.中国、日本的临床诊疗指南建议,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当血尿酸水平≥540μmol/L时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 4.欧美地区的临床诊疗指南建议,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仅在合并CKD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时才需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 问题八:痛风患者,血尿酸控制目标值是多少? 1.血尿酸长期控制在<360μmol/L时,不仅可使尿酸盐结晶溶解,晶体数量减少、体积缩小,同时还可避免新的结晶形成。 2.所有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控制<360μmol/L,严重痛风患者<300μmol/L,不推荐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180μmol/L。 问题九:痛风患者,可选择哪些降尿酸药物? 1.痛风患者可选择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 2.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选择别嘌醇或苯溴马隆。 3.别嘌醇超敏反应致死率高达30%,与HLA-B*5801存在明显相关性,汉族人群携带该基因型的频率为10%~20%,使用别嘌醇之前应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 4.在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中应谨慎使用非布司他,并密切关注心血管事件。 5.单药足量、足疗程治疗,血尿酸仍未达标的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尿酸药物。 问题十:慢性肾脏病合并痛风者,优先选用什么降尿酸药? 1.降尿酸治疗有助于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 2.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的痛风者,优选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非布司他)。 3.非布司他尤其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问题十一:服用苯溴马隆的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小苏打吗? 1.口服碳酸氢钠有一定的降低尿酸的作用,但降尿酸作用非常有限,约为50μmol/L。 2.长期服用碳酸氢钠可致水钠潴留,不仅可引起和加重高血压病情,而且可诱发心力衰竭。 3.当尿液pH 值<6.0时,建议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晨尿pH值维持在6.2~6.9,以降低尿酸性肾结石的发生风险和利于尿酸性肾结石的溶解。 问题十二:如何正确使用秋水仙碱? 1.与大剂量用药相比,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同样有效,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2.急性痛风发作时,秋水仙碱首剂1mg,1小时后追加0.5mg,12小时后改为0.5mg qd或bid。 3.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时,由于血尿酸水平波动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预防性使用秋水仙碱至少3~6个月可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用法用量为0.5~1.0mg/日。 问题十三:为何肥胖者易痛风发作? 1.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常伴有肥胖。 2.肥胖患者摄入的热量多于消耗,因摄入能量增加,嘌呤合成亢进,尿酸生成增加。 3.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4.大多数痛风诊疗指南建议痛风患者控制体重。 问题十四:为何饮酒后易痛风发作? 1.啤酒和烈性酒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红酒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证据尚少。 2.饮酒导致尿酸水平升高是因为: 酒精的代谢增加了三磷酸腺苷的消耗,导致尿酸产生增加; 酒精导致血清乳酸升高,从而减少尿酸排泄; 酒中含有嘌呤导致尿酸产生增加。 问题十五:痛风患者,如何选择蔬果类食物? 1.不宜进食过多含糖饮料和糖分(尤其是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苹果、橙、龙眼、荔枝、柚子、柿子和石榴等。 2.不宜多食香菇、草菇、芦笋、紫菜、海带及粮食胚芽等嘌呤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食品。 3.西瓜、椰子、葡萄、草莓、李子和桃等可适量食用。 4.相对而言,柠檬、樱桃和橄榄等对痛风患者有益。 5.绝大多数瓜类、块茎、块根类及大多数叶菜类蔬菜,均为低嘌呤食物,建议食用。 问题十六:痛风患者,如何选择动物性食品? 1.红肉(哺乳动物,包括牛、羊、猪等)中嘌呤含量高于白肉(非哺乳类动物,包括鸡、鸭、鹅等)。 2.动物内脏如肝脏、肾脏、心脏中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 3.痛风患者每日肉类摄入量不宜超过100g。烹饪时,提倡水煮后弃汤食用。 4.经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嘌呤、盐分含量高,干扰尿酸代谢,痛风患者不宜食用。 5.鸡蛋、牛乳、海参等嘌呤含量较低。 问题十七:痛风患者,如何饮水? 1.无肾脏病、心力衰竭等禁忌的情况下,每天饮水总量为2~3L,尽量保证每日尿量约为2L,尿酸碱度(pH值)在6.3~6.8。 2.分次饮水,建议早、午、晚有3次饮水量500ml左右。 3.饮用柠檬水(如1~2个鲜柠檬切片加入2~3L的水中)有助于降尿酸。 问题十八:痛风患者,应如何运动? 1.剧烈运动可使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排泄减少,甚至可以诱发痛风发作。 2.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慢跑、太极拳等)可降低痛风发病率,运动次数以每周4~5次为宜,每次0.5~1h。 3.因低温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运动后应避免冷水浴,吹空调。
俞一飞 2022-08-13阅读量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