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内分泌科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内容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内容

糖尿病吃什么10种天然降糖药

病请描述:糖尿病吃什么?10种“天然降糖药” 1⃣ 胡芦巴 🌿胡芦巴茶是大众健康饮料,能通过降低血糖来预防糖尿病,多作为养生降糖茶。 👀降糖原理:胡芦巴某些成份能抑制DPP4,保护GLP-1,确保胰岛素分泌正常。 ㅤ 2⃣ 苦可乐 🌿对妊娠糖尿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降糖原理:苦可乐可以降低血糖、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预防高血糖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并改善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ㅤ 3⃣ 卡宴辣椒 🌿减少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的食量,不可多食 👀降糖原理:仅食用5g卡宴辣椒即可降低血糖,维持胰岛素分泌的稳定性,从而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这种作用主要依赖于其活性物质——辣椒素。 ㅤ 4⃣ 甘草 🌿中药处方内的调节剂 👀降糖原理:甘草含有一种很强的降糖化合物,名为Amorfrutin,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ㅤ 5⃣ 绿茶 👀降糖原理:原儿茶酸可以激发细胞释放胰岛素,恢复胰腺功能,预防胰岛素抵抗。 ㅤ 6⃣ 肉桂 🌿可以避免热量摄取过多引起的肥胖症和糖尿病。 ㅤ 7⃣ 水飞蓟 👀降糖原理:水飞蓟含有多种很高价值的抗糖化合物,对胰岛β细胞的调节、胰岛素分泌量的促进均有显著效果。 ㅤ 8⃣ 香蕉和香蕉叶 👀降糖原理:香蕉叶有“胰岛素片”之称,可以改善胰岛素功能,降低血糖,而且还能调节胆固醇水平,同时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脏病。 ㅤ 9⃣ 大蒜 👀降糖原理:大蒜含有400多种有益的化学物质,其中大蒜素、丙基二硫醚及S-烯丙基-L-半胱氨酸亚砜,可以通过阻止肝脏对胰岛素的干扰来调节血糖水平。 ㅤ 🔟 生姜 👀降糖原理:生姜中的辛辣成分(姜酮醇)能降低血糖,当姜酮醇与人体的血清素相互作用时,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短时间内把血糖迅速下降25%。

王海颖 2024-06-27阅读量862

儿童肥胖影响身高的隐忧-于意

病请描述:儿童肥胖影响身高的隐忧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儿童肥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不仅仅影响孩子的外观,更深层次地,它对儿童的生理机能、心理健康乃至身高发育都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将通过一个临床案例,深入剖析肥胖如何阻碍儿童身高增长,并提出有效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我的一名患者小王(化名),一位10岁的小学生,身高135厘米,体重却达到了50公斤,BMI指数超出同龄人正常范围,属于肥胖。小王的父母身高分别为170厘米和160厘米,家族遗传因素预示小王本应有较好的身高发展潜力。然而,近一年来,小王的身高增长几乎停滞,家长带着焦虑的心情带他来到了我这就诊。 经我全面检查,小王被诊断为伴有性早熟的肥胖症,其血液检测显示生长激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而性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尤其是雌二醇水平偏高,这与肥胖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直接相关。此外,手腕X光片检查(骨龄测定)显示小王的骨龄比实际年龄超前了2年,意味着他的骨骼成熟度加速,骨骺接近闭合状态,严重威胁到未来的身高增长潜力。 1. 内分泌失衡:肥胖导致脂肪细胞增多,脂肪组织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骨骼生长板的活性,减缓甚至停止身高增长。 2. 骨骼成熟加速:性早熟促使骨骼成熟加快,骨骺提前闭合,缩短了小王的生长期,限制了最终身高。 3. 代谢功能障碍:肥胖还会影响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干扰生长激素的正常作用,进一步抑制身高增长。 针对小王肥胖及其对身高发育的影响,需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健康饮食习惯:推行均衡膳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品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比例,确保足够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摄入,支持健康的生长发育。 2.规律体育活动:鼓励小王每日进行至少1小时的中高强度运动,如游泳、跑步、跳绳等,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发展。 3.充足睡眠:保证小王每晚获得9-11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期间生长激素分泌最为旺盛,对身高增长至关重要。 4.心理支持与教育:提供正面的心理引导,帮助小王建立自信,减轻因体重问题引发的社交压力和心理负担。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小王及其家长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5.医疗干预:对于严重肥胖或伴随内分泌失调的小王,应在我的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或生长激素替代疗法,适时介入,以减轻肥胖对身高的不良影响。 儿童肥胖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与策略建议,我们看到,通过科学管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提供心理支持和必要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肥胖对儿童身高发育的负面影响。家长、教育者及医护人员应当携手合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生长发育 2024-06-25阅读量1979

揭秘儿童肥胖——为什么“小圆...

病请描述:揭秘儿童肥胖——为什么“小圆润”不再是可爱代名词? 在这个以“萌”为潮流的时代,“小圆润”似乎总能轻易捕获人心,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捏那肉嘟嘟的小脸。然而,在这份看似无害的“可爱”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警钟——儿童肥胖。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为何“小圆润”已经不再是孩子们健康的代名词。 一、从“可爱”到“关切”:认识儿童肥胖 儿童肥胖,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体重超出同龄、同性别的正常范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亿8000万5至19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而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 二、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吃多了动少了” 提到儿童肥胖,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得多动得少”。诚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和缺乏足够的体育活动是两大主因,但除此之外,遗传因素、睡眠不足、心理压力、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等也是不可忽视的推手。因此,解决儿童肥胖问题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 三、危害重重:肥胖不只是体型问题 1. 代谢失调 肥胖会导致儿童体内胰岛素抵抗增强,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影响血糖稳定及能量代谢。 2. 心血管压力 过多的体脂肪会加重心脏负荷,促进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早期出现威胁着儿童心血管系统的长期健康。 3. 呼吸系统障碍 肥胖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影响夜间睡眠质量,久而久之引起日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学习与生活。 4. 骨骼与关节问题 超重给儿童尚在发育中的骨骼和关节带来额外压力,容易引发骨骼畸形、膝关节疼痛及早期退化,限制运动能力。 5. 心理阴影 社会对外表的偏见可能导致肥胖儿童遭受嘲笑和排斥,影响其社交关系的建立,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诱发或加剧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损害自我价值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应对儿童肥胖需从多维度出发,结合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及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全面关怀和支持。 四、行动起来:预防与干预并重 面对儿童肥胖的挑战,家长、学校都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积极措施: 1.家庭环境 营造健康饮食氛围,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鼓励全家人一起参与体育活动。 2.学校教育 加强营养教育,提供健康餐食选择,增加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 在追求孩子外表“可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内在的健康与活力。让我们携手努力,将“小圆润”转化为真正的健康与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信奔跑,健康成长。因为,真正的可爱,源自于健康的体魄和灿烂的笑容。

生长发育 2024-06-21阅读量2388

儿童肥胖的预防-冯梅

病请描述:儿童肥胖的预防、原因与管理 儿童肥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带来长远的心理和社会问题。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这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儿童时期就开始预防和管理肥胖。本文旨在探讨儿童肥胖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和管理的策略。 一、儿童肥胖的定义和影响 儿童肥胖指的是一个孩子的体重远高于正常体重的健康范围,通常使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并根据年龄和性别的百分位数来评估。肥胖的儿童面临多种健康风险,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以及某些类型的癌症。此外,肥胖还可能导致自尊心低落、抑郁和在学校受到欺凌等心理社会问题。 二、儿童肥胖的原因 儿童肥胖是多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 -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和低营养价值食物的摄入过多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 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减少,缺乏足够的身体锻炼。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肥胖史的儿童,其成为肥胖的风险较高。 - 环境和社会因素:包括家庭饮食习惯、社区环境、学校政策等,都可能影响儿童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 心理因素:情绪问题,如压力、焦虑和抑郁,有时会导致过度进食。 三、预防和管理策略 - 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鼓励儿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限制加工食品、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 促进身体活动:儿童每天至少需要60分钟的中等到剧烈强度的身体活动。家长和学校应提供足够的机会和鼓励儿童参与体育活动。 - 限制屏幕时间:建议限制儿童每天使用电视、电脑和移动设备的时间,以减少久坐和不健康零食的摄入。 - 全家参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变化应该是全家的努力,家长应该作为良好榜样,与孩子一起参与健康饮食和运动。 - 心理支持:对于因情绪问题导致过度进食的儿童,应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四、结语 儿童肥胖不仅是个体的问题,也是社会和公共卫生的挑战。预防和管理儿童肥胖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提供恰当的教育和支持,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儿童肥胖案例分享 (一)案例背景介绍 小丽,女,8岁,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小丽的体重逐渐增长,远超过同龄孩子的正常范围。她的父母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在一次体检中得知小丽已经属于肥胖范畴。 (二)肥胖的诊断 经过我的检查和评估,小丽的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同龄孩子的正常范围,同时她还伴有一些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最后确诊小丽为肥胖症,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来改善她的健康状况。 (三)患儿的症状表现 小丽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体重超标、身体肥胖、行动不便等。此外,她还经常感到疲劳、气短,甚至在运动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小丽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表现。 (四)治疗方案及过程 针对小丽的病情,我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首先,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建议小丽增加运动量,每天至少进行一小时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小丽的体重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治疗效果评估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丽的体重得到了有效控制,BMI逐渐下降到正常范围。同时,她的高血压、高血脂等健康问题也得到了改善。小丽自己也表示,现在行动更加轻便,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感到疲劳和气短。 (六)康复与后续护理 虽然小丽的病情得到了改善,但需要强调康复和后续护理的重要性,小丽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定期监测体重和健康状况。同时,还提醒小丽注意心理健康,避免因肥胖而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 (七)案例分析总结 本案例表明,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孩子的体重和改善健康状况。然而,康复和后续护理同样重要,需要家长和广大医生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八)家长教育与预防建议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饮食和运动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家长还应注意监测孩子的体重和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提高健康意识等。

生长发育 2024-06-12阅读量2411

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警惕糖尿病...

病请描述: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作为今年活动的主题,意在提醒社会各界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一种严重影响眼健康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应提高重视程度,进一步关注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所面临的眼部风险。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4亿人[1],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为1.25亿人[2]。糖尿病这个听起来似乎与“甜蜜”相关的词汇,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简称糖网,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3-4]。一、糖网的概念及患病情况糖网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因慢性高血糖状态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可引发一系列眼底病变。研究显示,糖网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7%,在糖尿病人群中为22.4%,其中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病率为20.2%,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病率为2.3%[5]。糖网的发生与糖尿病类型、病程长短、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一旦病情进展,往往无法逆转,并伴有较高的致盲风险。二、糖网的发病机制糖网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视网膜微血管系统受损有关。从血管机制方面来看,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等病变;同时,高血糖还会引起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促进新生血管生成,这些新生血管结构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可加重视网膜病变[6]。从神经机制方面来看,糖网的病理特征是视网膜血管病变和神经细胞改变,主要是由长期高血糖状态引发的,高血糖环境会对视网膜的血管和神经细胞造成持续损害,影响视网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典型特征[7]。三、糖网的危害临床上糖网的主要危害为视力损害。糖网患者早期通常缺乏显著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缩小、夜盲等症状,部分严重者后期会出现失明。我们常会看到许多糖尿病患者往往等到视力严重下降时才前往眼科就诊,错失了宝贵的治疗时机。此外,糖网还易出现出血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黄斑病变和视网膜脱落等严重的眼部并发症,这些病变均对阅读、驾驶、工作和社交等日常活动造成严重影响[9]。 四、糖网的眼科治疗方法目前,糖网的眼科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以及玻璃体切除术等[10]。激光治疗是高危PDR患者及某些严重NPDR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其目的是减少视力进一步下降的危险,尽量保全视功能;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康柏西普、雷珠单抗等)和糖皮质激素(如曲安 奈德),这些药物可以针对性地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并且起效迅速,适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糖网的治疗;玻璃体切割术主要借助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来恢复视网膜正常结构,适用于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病变,能够清除眼球内的出血和增殖膜,复位脱离的视网膜,恢复视力。除视力损害外,研究发现,糖网还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及全因死亡风险[8]。五、糖网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根据糖网的临床表现和病机特点,中医通常将其分为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等证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4]明确指出,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等中医治疗被广泛应用于糖网的治疗中,且部分中成药均已获批2型糖尿病NPDR治疗的适应证,如复方丹参 滴丸作为一种经典的中成药,在糖网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复方丹参 滴丸主要成分是丹参、三七、冰片,方中丹参味苦、性微寒,长于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是为君药;三七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是为臣药;冰片辛香走窜、芳香开窍,可引药入心、通脉止痛,是为佐使药;全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促进渗出吸收,改善患者视网膜状况,延缓血管增殖,缓解视网膜病变的症状[11]。一项纳入15篇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可改善糖网患者的视力及眼底情况[12]。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用药治疗时应在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六、糖网的预防预防糖网的关键在于常规眼底筛查、每年定期随访和有效治疗。首先,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可通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智能筛查对比报告,查看自身眼底病灶的数量、种类、面积等维度的变化,明确自身眼底病变情况的走势,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避免90%的糖网患者视力下降的情况。此外,患者还应掌握糖网相关知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蛋白质供应,控制血糖、血脂、血 压水平等。总之,糖网是一个与糖尿病紧密相关的慢性并发症,需要患者持续、细致的关注和综合管理。面对这“甜蜜的负担”,我们要及早预防、及时治疗,守护好我们的清晰“视”界! 参考文献[1]央视网.发病率上升,我国糖尿病患者超1.4亿[EB/OL].(2023-11-14)[2024-05-18].https://news.cctv.cn/2023/11/14/ARTIOKJNidhpY6xy7TKnTPha231114.shtml.[2]搜狐网.2023年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EB/OL]. (2024-02-26)[2024-05-18]. https://www.sohu.com/a/775547966_121894856.[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315 409.[4]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4,50(11): 851 865.[5]邓宇轩,叶雯青,孙艳婷,等.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20, 100(48):7.[6]张凤俊,李晶明,刘秋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20,40(7):677 685[7]马雪菲,匡洪宇.从神经血管单元角度认识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 11(10):641 644.[8]周聪,代丽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与心血管风险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3, 32(5):520-523.[9]臧博,荣世松,丁晓霞,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 2022, 58(10):9.[10]李维业,黎晓新,徐国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18.[11]孙悦.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J].新中医, 2023, 55(4):69-72.[12]王淑倩,辛珂,冯志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21(13):49-52.

微医药 2024-06-06阅读量3583

最新专家共识发布,看看糖尿病...

病请描述: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且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进一步增加。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简称“共识”)内容详实,涵盖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特点和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现状以及糖尿病全人群的 ASCVD危险分层和血脂管理流程。本文对《共识》要点内容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01  我国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现状不容乐观      《共识》首先阐述了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特点,并指出了中国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病率的高发及其不尽人意的控制现状,提示临床上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       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脂谱以混合型血脂紊乱多见,包括: (1)空腹和餐后高甘油三酯(TG)血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 (2)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 (3)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亚型发生改变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颗粒增加。1型糖尿病(T1DM)患者常与 T2DM 患者类似,表现为混合型血脂紊乱,以空腹和餐后高 TG 血症为主,同时伴有 HDL-C 水平降低及 sdLDL水平升高。       国内一项研究显示,T2DM患者血脂异常的比例高达67.1%;在血脂异常的 T2DM患者中,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68.7% 和 55.9%,LDL-C 达标(<2.6 mmol/L)率为39.4%,非HDL-C达标(<3.37 mmol/L)率为35.9%。 02  糖尿病患者的ASCVD危险分层     《共识》明确了糖尿病全人群的ASCVD危险分层,以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管理。     《共识》建议根据患者病程长短、是否合并ASCVD及主要靶器官损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超高危、极高危和高危,以便对其ASCVD风险进行评估: 超高危:合并ASCVD 极高危:不合并ASCVD,但存在以下任一情况:≥40岁;<40岁合并长病程[T2DM≥10年,1型糖尿病(T1DM)≥20年];<40岁,合并>3个危险因素a;<40岁,合并靶器官损害b 高危:<40岁,不具备以上极高危特征 a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肥胖:体重指数≥28kg/m2;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9mmol/L;脂蛋白(a)≥300mg/L;超敏C反应蛋白≥2.0mg/L。危险因素均为干预前水平。 b靶器官损害包括:慢性肾脏病3b期以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1.73m2)],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0mg/g),踝肱比值<0.9,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 03  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双重靶点:LDL-C和非HDL-C     《共识》推荐LDL-C和非HDL-C同时作为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这一改变有望提升糖尿病患者ASCVD预防的效果1。在以往的指南推荐中,LDL-C是血脂干预的核心靶标,但是单纯以LDL-C 作为首要目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低估 ASCVD 风险)。Meta 分析发现,非HDL-C降低幅度与ASCVD风险降低幅度的相关性强于LDL-C降低幅度与 ASCVD风险降低幅度的相关性3,并且非HDL-C计算简单,结果较稳定,且受血浆TG水平影响小,因此,非 HDL-C 适合与 LDL-C 一起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降脂靶点。对于具体的血脂管理目标值,《共识》提出根据ASCVD风险的不同个体化设定(表1)。 表1.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靶点及目标值推荐建议 04  糖尿病患者的降脂治疗策略      《共识》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作为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基础治疗的重要性,并对糖尿病患者的降脂策略给予了明确建议。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干预是所有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的基础。无论合并哪种类型的血脂异常,健康均衡的膳食均需贯穿生活方式干预始终。控制TC和LDL-C,需在合理膳食基础上,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升高 HDL-C 应重视戒烟;降低 TG 则需限酒、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1。 药物治疗      《共识》指出,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往往难以降脂达标,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药物治疗,以尽早使降脂靶点达标,减少ASCVD事件。 降胆固醇药物治疗策略       降胆固醇药物根据机制可分为三大类,包括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PCSK9抑制剂。此外,临床上尚有其他降胆固醇药物,如血脂康、胆汁酸螯合剂、普罗布考、脂必泰、多廿烷醇等。《共识》对糖尿病患者的降胆固醇治疗策略和流程进行了细化(图1),推荐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糖尿病患者降脂达标的起始治疗药物。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4~6 周内如 LDL-C 仍不能达标,应考虑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或)PCSK9抑制剂治疗。 图1 糖尿病患者降胆固醇治疗的策略和流程 《共识》对临床常用降胆固醇药物的种类、用法和不良反应亦进行了总结(表2)。 表2 临床常用降胆固醇药物的种类、用法和不良反应 降TG治疗策略和降低Lp(a)的治疗策略:      降TG的药物主要有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脂肪酸a或烟酸类药物;降低 Lp(a)的新药主要包括载脂蛋白(a)反义寡核苷酸(Pelacarsen)和载脂蛋白(a)小干扰 RNA。《共识》结合当下最新循证证据,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降TG治疗策略和降低Lp(a)的治疗策略也进行了更新,本文不再赘述。 05  糖尿病特殊人群的降脂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共识》对糖尿病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再次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儿童与青少年      儿童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血脂水平为LDL-C<2.6mmol HDL-C>0.9mmol/L,TG<1.7mmol/L,非HDL-C<3.4mmol/L。干预措施以低脂与高纤维饮食、规律运动、保持理想体重及保持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及优化血糖控制为基础。降脂药物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使用的长期安全性证据有限。 75岁及以上老年人      75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均为ASCVD极高危患者,建议进行积极的降脂治疗,可考虑中等剂量他汀类联合非他汀类药物作为强化降脂治疗的手段。用药过程中加强对肝肾功能、肌肉损害等不良反应的监测。 合并慢性肾脏病(CKD)      CKD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根据分期进行剂量调整(表3),CKD患者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PCSK9抑制剂不需要调整剂量。 表3 不同CKD分期患者他汀类药物剂量调整方案 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       对于糖尿病合并MAFLD患者,降脂治疗方案因患者的肝功能状态而异(表4)。 表4 糖尿病合并代谢性肝病患者降脂治疗方案 合并妊娠       妊娠期的血脂管理重点是筛查,以及饮食管理、合理运动、戒烟酒等生活方式改变,并将血糖控制在适宜范围,降脂药物的选择非常有限。对严重高TG(>5.6mmol/L)合并妊娠患者,ω-3脂肪酸、胰岛素和肝素会相对安全。 06  结 语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之首,有效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深远意义。《共识》基于最新循证证据,为中国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指导框架。期望临床医生可以深入理解共识的指导意见,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合理的决策,以进一步优化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结局。

俞一飞 2024-06-03阅读量1460

儿童肥胖科普-马彩霞

病请描述:儿童肥胖科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交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儿童肥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习惯: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摄入过多,以及饮食不规律、过度进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 缺乏运动:现代儿童普遍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容易引发肥胖。 3.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儿童肥胖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4. 生活方式: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之一。 儿童肥胖可能会带来的危害: 1. 肥胖影响终身高,可能会导致骨龄提前,肥胖儿童在青春期比正常儿童生长速度降低可达25%。 2. 肥胖诱发性早熟,肥胖主要通过肥胖因子来发挥作用,引起体内高瘦素TNF-a和IL-6水平与低脂联素来刺激肥胖儿童的HPG轴激活,从而引发性早熟。 3. 隐匿性阴茎,数据研究显示肥胖男孩的阴茎长度比正常体重的减少约10%。 4. 生殖风险,少女时期肥胖(BMI>30kg/m2),其没有子女的可能性是少女时体重正常妇女的2.84倍。 5. 儿童肥胖有70-80%可延续至成年 6. 儿童BMI每增加1个单位,成年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47-83%,冠状动脉疾病风险增加28% 7. 肥胖与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发生高甘油三醋的风险高2.6倍和4.4倍;发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风险高3.2倍和5.8倍,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高1.45倍和2.77倍。 8. 肥胖与血尿酸:肥胖可导致儿童血尿酸升高,而高尿酸血症被视为肥胖儿童早期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 9. 儿童肥胖对心理、行为、认知和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危害。BMI偏高的儿童和青少年,前额叶大脑灰质体积和海马体体积减小,海马体体积减小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临床上碰到这样一个小朋友小女孩年龄在7岁,但经过评估BMI已经24了,已经达到重度肥胖了,这样个小朋友经过查体发现乳房也有轻度发育了,性激素水平还可以,这样的早发往往是肥胖引起的,小朋友的心理也非常的自卑。所以我们建议采取相关措施尽快控制体重。 为了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 培养健康饮食习惯:保证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健康食物的比例,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②  增加运动量: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打球等,每天保证足够的运动时间。 ③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孩子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培养规律的作息。 ④ 家庭支持: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榜样,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⑤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发现体重问题应及时关注,必要时就诊。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对于已经肥胖的儿童,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减肥计划,饮食调整、运动指导、心里疏导等必要的医疗干预。 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关注孩子的体重问题,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肥胖,健康快乐地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6-01阅读量2400

肥胖-儿童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病请描述:肥胖-儿童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儿童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肥胖的危害,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案例分享 小华的故事:小华是一个9岁的小学生,体重超出同龄人平均值30%,从小就偏爱高热量的快餐和甜食,加之缺乏体育锻炼,逐渐形成了肥胖的体型。近年来,小华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易疲劳等症状,且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表现不佳,经常被同学取笑,这让他变得越来越自卑,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 肥胖的定义与现状 儿童肥胖通常指的是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正常体重范围的20%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范围内5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约有3400万人肥胖。这一数字反映了儿童肥胖问题的普遍性和紧迫性。 危害解析 生理健康问题 心血管疾病:肥胖儿童更易患高血压、高血脂,增加成年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呼吸系统障碍:如小华所经历的呼吸困难,是由于脂肪堆积压迫胸腔,导致肺部扩张受限,易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内分泌失调:肥胖可能导致性早熟、2型糖尿病等内分泌相关疾病。 骨骼与关节问题:体重过重增加了骨骼和关节的负担,可能导致早期关节磨损和骨骼发育异常。 心理健康问题 自尊心受损:肥胖儿童常遭遇同伴排斥和嘲笑,影响其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抑郁与焦虑: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引发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障碍,如小华的自卑感和学习困扰。 社会适应问题 学业影响: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可间接影响学习效率,降低学术成就。 生活习惯:肥胖可能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爱运动、偏好不健康饮食,形成恶性循环。 应对策略 家庭环境的营造:家长应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为孩子做健康饮食的榜样。 增加体力活动: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每天至少保持1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车、跑步等。 心理支持:家长和教师应关注肥胖儿童的心理状态,提供正面鼓励,避免负面标签,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学校教育的介入:学校应开设营养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同时,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 专业医疗干预:对于严重肥胖的儿童,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可能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处方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结语 儿童肥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来应对。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规律的身体锻炼、积极的心理建设以及必要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儿童肥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拥有光明的未来。小华的故事提醒我们,面对儿童肥胖,不应简单归咎于孩子,而是要从环境、教育和政策等多方面着手,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生长发育 2024-05-31阅读量2508

儿童肥胖的原因、影响与综合防...

病请描述:儿童肥胖的原因、影响与综合防治策略 儿童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交能力产生长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儿童肥胖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希望能够为家长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一、儿童肥胖的定义 儿童肥胖指的是一个孩子的体重远高于其身高和年龄所应有的标准。通常,我们通过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来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肥胖。BMI是一个根据体重和身高计算得出的数值,用于评估一个人的体脂肪含量是否在健康范围内。 二、原因分析 儿童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摄入量过多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 缺乏足够的运动: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倾向于室内活动,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 - 遗传因素:家庭遗传史也是儿童肥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 心理因素:压力和情绪问题有时会导致过度进食,从而引起体重增加。 -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与儿童肥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三、影响及危害 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 -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问题在肥胖儿童中更常见。 - 2型糖尿病: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 呼吸道问题:肥胖儿童更容易患有哮喘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 心理社交问题:体重问题可能导致自尊心低下、抑郁和社交障碍。 四、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 营养饮食:鼓励孩子们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品,减少糖分和油脂的摄入。 - 定期运动:每天至少60分钟的中等到剧烈强度的身体活动。 -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限制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鼓励全家一起参与户外活动。 - 心理支持: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支持的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形象。 儿童肥胖的问题是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来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的是要早期识别和介入,以避免长期的健康风险。下面是一些具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五、家庭和社区的作用 - 家庭作用:父母和家庭成员应该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样,通过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和准备健康食物来鼓励孩子。 - 社区支持:社区可以提供安全的公园和体育设施,以促进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 六、教育和意识提高 - 健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提供关于健康饮食和体育活动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如何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情感支持:学校应该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帮助肥胖儿童应对可能遇到的欺凌和自尊问题。 七、医疗干预 - 专业咨询: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医生、营养师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建议和指导。 - 医疗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当生活方式的改变无法有效控制体重时,可能需要考虑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 八、监测和评估 -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体重和BMI的测量,以监测孩子的健康状况和进展。 - 家庭和学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关注孩子的饮食和活动习惯,必要时及时进行调整。 九、临床案例分享 (一)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李XX 年龄:10岁 性别:男 身高:150cm 体重:80kg 主要症状:身体肥胖,伴有高血压、高血脂 既往病史:无 (二)肥胖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出其身体质量指数(BMI)为34.1,属于肥胖范畴。此外,患者还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肥胖相关疾病,进一步证实了其肥胖的诊断。 (三)治疗方案概述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运动疗法、药物治疗以及定期的健康教育。 (四)治疗过程与细节 1. 饮食调整: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控制总热量摄入。 2. 运动疗法: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和抗阻力运动(如举重、俯卧撑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适当的减肥药物,辅助治疗。 4. 健康教育: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肥胖的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五)治疗效果评估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体重下降了20kg,BMI降至28.4,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相关疾病也有所改善。整体而言,治疗效果显著。 (六)患者反馈与体验 患者表示在治疗过程中,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坚持运动、控制饮食等,但看到体重逐渐下降,身体状况明显改善,感到非常欣慰和满意。 十、结语 儿童肥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人行为、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等。通过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生长发育 2024-05-29阅读量2337

卡路里,燃烧我的卡路里-罗晓明

病请描述:卡路里,燃烧我的卡路里 这个标题源于我的一个肥胖患者,初就诊时,天天(男孩),14岁2个月,身高167cm,体重100.2kg,体重较正常值严重超标,整个人都肥嘟嘟的,有隆起的胸部,有肥硕的肚子,小男孩戴了个眼睛,听着我讲解他的检查报告,2型糖尿病、严重脂肪肝,许久他突然义愤填膺的开口:“卡路里,燃烧我的卡路里。”突然的开口,家长和我都吃了一惊,怎么突然亢奋起来了。在出了门诊后在之后的一年里面,他开始减肥,家里面给他申请了一个专门的营养师,根据他的饮食三餐、运动以及作息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减脂计划,同时配合上降血糖的药物,一年后,他回来复诊,(当然他一个月三个月中途都会回来复诊),依旧唱着这句话:“卡路里,燃烧我的卡路里。”结果却让人眼前一亮,小男孩现在的体重是78kg,整整减下去22.2kg,并且脂肪肝和血糖的情况都有所好转,甚至还爱上了运动,所以,对于小朋友来说,减肥需要自己的意志力加上专人的监督。   营养师在小朋友的减肥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能够制定一个科学饮食计划,营养师会根据小朋友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以及生长发育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这包括推荐合适的食物种类和量,确保小朋友在减肥的同时,能够获得必要的营养,支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营养师会教育家长和孩子关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包括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如何读懂食品标签,以及如何控制饮食中的油脂、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实时监测和调整的作用,营养师会持续监测小朋友的体重变化和营养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饮食计划,确保减肥过程既安全又有效。培养健康生活习惯,营养师会教授小朋友和家长如何建立和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对于预防未来的健康问题和维持长期的健康体重至关重要。提供专业咨询,营养师可以解答家长和孩子在减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可以促进家庭参与,营养师会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到孩子的减肥计划中来,因为家庭的支持和参与是成功减肥的关键因素之一。 能够避免减肥误区,营养师能帮助家长识别和避免不科学的减肥方法,如过度节食、单一食物减肥法等,这些方法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损害。能够增强信心和动力,营养师通过正面的鼓励和专业的指导,帮助孩子和家长建立减肥的信心,提供持续的动力,帮助孩子克服减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小朋友的自制能力不如成人,这往往是题目减肥困难的一个原因,其次如果有专人去定制个性化的减脂套餐和减肥计划,如果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试试,当然家长也可以成为孩子的第一营养师,根据小朋友的情况去定制一份减脂计划,也是非常好的。 卡路里,燃烧我的卡路里,对于小朋友来说,在保证自身营养的同时,去减肥减脂才是正确的。

生长发育 2024-05-29阅读量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