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骨科 > 骨科 > 颈椎病 > 内容

颈椎病内容

为什么颈椎病会引发中风?

病请描述:中风是由于脑部供血受阻而迅速发展的脑细胞受损脑功能损失,导致以猝然倒地、不省人事、口角喁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两大类,其中以脑梗死最为常见。 颈椎病会引发中风,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经中国医学科学院不完全统计,中风病人中有 90% 以上都有颈椎病。 人体大脑的血液供应主要依靠穿行于颈椎两侧横突孔的椎动脉,当患有颈椎病时,由于颈椎骨关节产生旋转、错位,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使之产生痉挛、扭曲变形,血液无法正常输送到大脑,继发脑动脉供血不足,大脑细胞缺血,功能受损。 如果对颈椎病不够重视,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大脑细胞长时间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可出现中风症状。 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壁弹性已经下降,已为中风高发人群,加之颈椎退变严重,颈椎病引发中风的概率更大。因此,中老年人患颈椎病后更应该重视,及时就诊治疗,以预防发生中风。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2342

脊髓和神经到底什么关系?为什...

病请描述:  许多颈椎病患者去了医院才知道,原来颈椎病还有那么多种。然后,再和病友一交流,发现每个人的情况还不完全相同,有的人是压到了神经,有的人是压到了脊髓,甚至有些患者神经、脊髓都受压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脊髓和神经之间有什么联系?下面我们请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为大家讲讲。   脊髓和神经到底什么关系?   不知道大家平时吃羊蝎子时有没有仔细观察,每个椎体块的后侧有一个小洞,这个洞里面有一条白白的长条,吃起来软软的,有的人很爱吃,这就是羊脊髓。而我们人的椎体后侧也有这样的小洞,当所有椎体上下有序的堆在一起时,这些小洞对齐形成了一个中空的管道,就是椎管,而脊髓就主要在颈椎管和胸椎管内。      我们的神经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最重要的司令部是大脑,大脑把一些指令传到长长的脊髓上,脊髓再通过周围分叉的神经传到我们四肢等地方,比如控制我们的手活动、我们的腿走路等。所以,脊髓是比神经更高级的神经组织,它在我们的椎管中间被紧紧地保护起来。      举个比较形象的例子:如果说大脑是大树的根,脊髓就是大树的树干,神经是它发出的树枝,肢体就是树叶。要是树干断了,树枝就算是完好的,也无法传导信息,一些功能就会丧失,树叶照样会枯萎,让患者出现脊髓坏死节段以下部位的瘫痪。   而如果只是某条树枝压住了,那也只是这条树枝上的树叶发黄发枯,就是患者哪个颈神经受压,就会出现这条颈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症状。      为啥有的人压到脊髓,有的人会压到神经?   通常比较常见的情况是,颈椎间盘向正后方突出,压迫到椎管里的脊髓,出现相关症状,就是脊髓型颈椎病;而向后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到神经根,出现明显症状,就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而这两种情况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更为常见,但脊髓型颈椎病更加危险。   还有,如果患者颈椎间盘突出向后方、侧后方都突出了,就会同时压到神经根和脊髓,这种情况叫作混合型颈椎病。      这两种情况症状一样吗?治疗方法各是什么?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大部分这样的患者主要靠保守治疗就能缓解症状,只有少数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了,才会考虑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常表现为下肢走路出现脚踩棉花感,走路不稳、无力,上肢麻木、无力,手持筷、写字、系扣等精细动作无法完成等。这类患者一般确诊后都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这是为了避免后期脊髓压到坏死后出现不可逆的瘫痪,还有预防轻微外伤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脊髓损伤。

王作伟 2024-09-02阅读量2231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杯!

病请描述:厚着脸皮拉选票-vote me 选我!选我! 填报内容:Wei信识别二wei码后,认证后填写: 陈永  风湿免疫科。 陈永简介:贵州省高层次引进人才遵医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大学华南医院特聘副研究员中科光华(西安)智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顾问遵义市健康科普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遵义医科大学学报》、《世界中医药》、《Aging》、《医学参考报风湿免疫学专刊》特约编委、审稿专家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及暨南大学双站博士后主持课题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文20篇,国家发明专利2项。研究方向:炎症性衰老机制、整合医学干预老年风湿病。 Why me? 诊治理念:标本兼治:治标,解除急性病痛;治本,预防旧病复发;身心同治:全身治疗,五脏协调;心理调整,六腑安宁。 患者评价(来自网上留言): 贵州铜仁某患者:康复的差不多了,脚也不痛了,谢谢了陈医师。贵州 遵义某患者:病情描述:很感谢医生 耐心,细心 看病过程:很好贵州患者冯海:对主观疗效和态度均很满意,尿酸恢复到正常值,中西医结合用药,足底能够感觉有股热气。患者陆安霞:对主观疗效和态度均很满意,现在可以跳广场舞,每天做一家人饭。患者王书云:恢复的挺好的,肿的关节处都消下去了,平时也不怎么痛了。某白塞病患者:陈医生太牛了,对症下药,神医。某广州患者:我得了灰指甲多年,总是反复发作,导致谈对象都有问题,心情郁闷。经过陈医生的耐心指导,治疗3个月,灰指甲完全治愈。陈医生以治愈为目标,治疗观念果然不一样,感谢陈医生。某骨关节炎患者:态度很好,有耐心,治疗的效果很好又不贵。某白塞病患者:陈医生在我的就医过程中及时解答我的疑问,令我可以了解情况和安心,陈医生工作细心有条理,值得信赖。某痛风患者:谢谢医生,让我的尿酸降下来了。某干燥综合征患者:对主观疗效和态度均很满意,细心,热情,有爱心。某白塞病患者:陈医生非常耐心,细心,了解病情,分析病情,给予明确治疗方案。某患者家属:我是潘XX患者家属,我母亲腿痛吃了您开的药现在已经不痛了,我代表我妈妈非常感谢您!谢谢您给我妈妈解除了病痛。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陈医生医疗技术很专业,对该病有经验,态度很好。给予了病人很大的希望。某白塞病患者:陈医生人很好,很有耐心。我总是担心我的病,即使一遍一般反复问也会得到回答。某颈椎病患者:医生里的精英,态度很好。医术很高。对患者尽心尽力。有他这样的医生是患者的福音。某腰椎病患者:技术一流,安全有效,疗法新颖。有亲和力,不故弄玄虚,实事求是。某抑郁症患者:陈大夫技艺精湛,认真负责,难得的好医生,非常棒的体验。某肥胖症患者:乐于奉献精神,尽心尽责态度,敢于挑战自己,积极探索创新。某腰痛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医生很好,亲和力强。治疗后偶尔复发,效果很好。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医术精湛,妙手回春,治疗效果非常好。治疗后病情有很大好转,很感谢这位医生。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独特。让我很有信心!我会坚持治疗,不让骨头变形!感谢陈永医生。某扁平疣患者:好多年的皮肤病,一个月就治好了,神医!某匿名患者:感谢陈医生的悉心治疗,陈医生人很好。很细心,治疗方法独具一格,效果很好。    原始创新:甘草养阴汤 甘草养阴汤是陈永博士遵朱丹溪滋阴学说,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古方《甘草泻心汤》基础上改良而成了《甘草养阴汤》,改良配伍均属于国家规定的药食同源目录,并符合中药原则,阴阳调和。进一步挖掘了甘草养阴汤7种成分在白塞病、胃肠道溃疡、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多种老年性疾病的研究数据。配方的抗衰老作用被主张“辅助人类寿命120岁”。 相关专利(1) 陈永; 一种含有甘草和蒲公英的养阴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2021-5-12, 中国, CN202110515336.1 (专利)。(2) 陈永; 高海军等;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2021-11-5, 中国, ZL 2019 1 084 3519.9 (专利) 累计服务临床患者7000人次,好评如潮:“太好了,我这个月来月经了!”——某45岁,停经2年的狼疮患者。“我现在不仅类风湿关节控制的好,头发越来越黑,黑头发变多了”——某71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陈医生,您好。好久没有联系了,我是患者强XX,很同意你的中西医结合观点,对白塞病有很好的效果。我2016年在你处看了,并拿了一个月中药。吃过感觉很好,只可惜我把药单弄丢了,正准备过来再开点药。”——安徽白塞病患者“吃了2个月,现在停了十多天,胃肠舒服多了,所以想一直服用下去,没药很着急。”——无锡某患者“Your medicine is really great. It does not beat infections only, but immune and digestive system are cured very well. Serge said that he has lost the digestive pains after your medicine.你的药真好。 它不仅可以战胜感染,而且免疫和消化系统也得到了很好的治愈。塞尔吉(患者丈夫)说,吃了你的药后,他的消化道疼痛消失了。”——某俄罗斯女企业家“大便通畅了,觉得浑身没有了上火。”——广州某律师“很好,天天坐不住,到处溜达呢,吃饭不少、精神状态也不错。”——辽宁某肝癌患者女儿“见识了,确实很好,那时候我的胃不舒服,吃多了就难受、消化不良。我只是喝了老公剩下的,才喝了没几天一年没发作。”——温州某女士“我特别看好你的甘草养阴汤,去年吃了之后,身体不再怕冷,免疫力也不错。以前我身体特别虚弱,现在面色红润。”——上海某女销售人员“我左边脸上这些年长了斑,喝了不到30付,明显变白。”——广州某中年女性白领“那个结肠癌晚期的病人说喝了甘草养阴汤后,人精神很多,大便也很好。”——某女士代某位结肠癌患者述“我发现喝了这个药,月经没有一点血块了。”——某月经不调女性患者“我的养阴汤喝完了,我喝了一个月,小肚子感觉到改变,以前小肚子会痛,喝了以后这个月没有痛,对妇科也有很大改善。因为我有两个孩子顺产,一个破腹产,月子过得不太好,所以落下了不少小毛病。我想继续喝下去。”——无锡某家庭主妇“这段时间喝甘草养阴汤便秘好了,身体也好许多……”湖南某白塞病患者。“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寻找长身不老的仙丹,近认识南方医科大陈永博士研发的甘草养阴汤,亲妈肉测,连服3月,胃口好、睡的香、不感冒”、“不开玩笑滴、亲妈个小身弱,经常感冒,年前开始服用陈博士的甘草养阴汤,以前说睡不着,现在好像喊不醒。早上都不起来做早点了,几个月未感冒。”——广州某医药企业董事长“这个药效果好嘞,以前一个月长溃疡好几次,吃完一袋(7天)现在都不怎么长了”、“他的溃疡有2年了,一个月长几次,每次有几个小的。吃了很多药当时改善了,可是过几天又开始长溃疡,头疼的一件事。自从高医生(高海军医生,贵阳邮电医院心血管科)介绍了这个药,吃了一袋明显好很多,现在一个月偶尔长一次。”——贵阳某护士“溃疡明显减少了,然后溃疡长的浅了。以前溃疡很深很大。然后就是体力好,以前很累。”——山西太原某白塞病患者“喝养阴汤我最大的效果就是我手指上本来只有两个大拇指有月牙儿,从6月底开始喝(3个月)现在7个手指有月牙儿,其他几个手指好像要冒出来了。”——无锡某亚健康女士“在吃药过程中,我分段停了3次没有吃拉唑类药物,感觉一次好过一次,所以想继续试试。”——某护士,胃食管返流病、胃溃疡伴肠化生患者“陈博,晚上好!我2017年7月在华东医院管教授诊断白塞病时候见过您,吃了白芍和沙利度胺约2年。最近两年主要喝甘草养阴汤,现在口腔溃疡很少再发。请问我目前这种情况是否能接种新冠疫苗?”——某白塞病患者“陈博士你好,我是……我喝了两个月的养阴汤,我的子宫内的囊肿没有了。今天大夫说子宫很光滑很好,感谢遇见……,感谢遇见你。”——某患者“上次你给看化验单的XX,她本来CA125是70U/mL,本来她说想去红房子医院看的。你说没事不用去看,她就没去。然后开始喝养阴汤到现在,前天去验血说只有22U/mL了,她可开心了。”——某CA125不明原因轻度升高女性“这个药效果真好,我早上刚喝了一包,已经起作用了,拉了4-5次,是不是人参太多了?”——上海华东医院某教授“养阴汤效果非常不错,我们一大家子人吃了效果非常明显。祛湿补气。”——上海某餐营业CEO“我吃了感觉大便比以前通畅。”——广州某健康从业人员“她有70岁了,她说吃了感觉每天排便特别好,胃部消化功能比以前要好。喝了之后感觉到体质比以前明显转好。她说想一直喝下去。”——上海某老太太“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最近吃中药溃疡在没有发作过。西药就吃一个格华止(二甲双胍),其他药都停了。我不知道是中药管用还是好了。之前上班做着回来累死,脚酸死。喝中药开始,也不怎么累。这几天忙的飞的,脚也不怎么酸。”——浙江某白塞病患者

陈永 2024-07-08阅读量2620

坐姿决定体态,从小培养孩子良...

病请描述:坐姿决定体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坐姿   孩子的坐姿不仅影响他们的外貌美观,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不良坐姿,如弯腰驼背、斜倚等,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脊柱侧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坐姿,从小抓起,是确保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   小华是一个10岁的男孩,平时喜欢在书桌前看书和写作业,但他经常弯腰驼背,时间长了会抱怨背痛和脖子酸。小华的妈妈注意到他的坐姿问题,决定带他去看医生,寻求专业的帮助。   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小华的脊柱已经有轻度侧弯,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脊柱问题,影响他的整体健康。医生解释说,不良坐姿不仅会造成脊柱变形,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问题。长期如此,孩子还可能患上颈椎病和腰椎疾病。   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小华的妈妈决定立即采取行动,帮助小华纠正坐姿。医生给出了几条具体的建议,指导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小华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首先,医生建议为小华选择一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书桌和椅子。合适的家具可以帮助孩子在写作业时保持正确的坐姿。医生强调,椅子的高度应使小华双脚能平放在地面上,膝盖呈90度角;桌子的高度应与小华的肘部平齐,使他在书写时不需要弯腰低头。   其次,医生教小华如何正确坐姿。小华的妈妈每天都陪着他练习,确保他坐下时背部挺直,肩膀放松,不要向前倾或弯腰。医生还建议在小华的书桌前放一面小镜子,这样他可以随时检查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确。   为了进一步巩固效果,医生建议小华每天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以增强背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医生推荐了几种锻炼方法,如靠墙站立、平板支撑和背部伸展。靠墙站立可以帮助小华矫正脊柱,让背部保持笔直;平板支撑能够强化核心肌群,增加脊柱的稳定性;背部伸展则有助于缓解背部肌肉的紧张,预防驼背。   此外,医生还建议小华的妈妈定时提醒他保持正确的坐姿。为了避免小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医生建议他每隔30-40分钟就站起来活动一下,伸展身体,放松肌肉。这不仅可以缓解长时间坐姿带来的疲劳,还能有效预防脊柱问题。   小华在妈妈和医生的帮助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坐姿习惯。每天做完作业后,妈妈都会陪他一起做背部和核心肌群的锻炼。这些锻炼不仅改善了小华的体态,还让他的背痛和颈部酸痛问题得到了缓解。   几个月后,小华的体态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不再弯腰驼背,坐姿变得更加挺拔。妈妈对小华的变化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也意识到良好坐姿的重要性。   通过小华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坐姿不仅能改善他们的外貌,还能预防和纠正各种健康问题。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坐姿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合适的书桌和椅子,确保他们在学习和写作业时能保持正确的坐姿。其次,教孩子如何正确坐姿,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醒和纠正他们的姿势。为了增强背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锻炼,如靠墙站立、平板支撑和背部伸展。   此外,父母应定时提醒孩子站起来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通过这些方法,孩子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还能预防和改善脊柱问题,保持身体健康。   良好的坐姿不仅能让孩子看起来更美观、自信,更能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作为父母,我们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坐姿变化,积极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姿势习惯,预防健康隐患,让孩子在健康的体态中快乐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6-21阅读量2605

肉毒素治疗,为脑卒中后肢体痉...

病请描述:  当前,脑卒中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四大特点。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调查发现,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大约有2/3的患者能存活下来,但却有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级脑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或日常生活能力低下等。其中,运动功能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生活需照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仅患者感到极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 席刚明教授在阅片,分析病情   卒中后肢体痉挛影响康复黄金期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学术副院长、4A脑血管病一科主任席刚明教授介绍,脑卒中后早期多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瘫痪,随着病情的恢复和主动运动的增加,许多患者的瘫痪肢体会出现痉挛(也就是肢体活动时出现肌肉明显僵硬的状况)。   痉挛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常由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脑卒中(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后3个月痉挛发生率约19%,12个月时增长至38%;创伤性脑损伤后痉挛的发生率大概是13%~20%。若不及时治疗,痉挛肢体可能出现永久性肌张力增高、顽固性疼痛、关节挛缩和运动模式异常,痉挛加重将会限制肢体的活动能力和掩盖肢体恢复的潜力,从而导致患者错过脑卒中后6个月的康复黄金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实际上,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肌肉痉挛后常呈现出固定的异常姿势,如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的屈曲,下肢踝关节下蹬、内翻和脚趾屈曲,这些异常姿势直接导致了患者不能步行或步行的姿势明显异常。这些异常可以通过表面肌电评估仪器、步态分析仪器、量表或视频拍摄进行评估和对比观察。   痉挛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得到改善和控制的。可以采用药物(如巴氯芬等)缓解肌肉痉挛,而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特定的体 位摆放、被动伸展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来缓解痉挛,此外,还可以采用夹板、支具等方法进行辅助训练。   肉毒素可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   席刚明教授表示,当上述方法效果不佳时,就可以根据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评估情况,酌情采用肉毒素注射治疗技术进行痉挛的治疗。说起肉毒素,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微整形、瘦脸、除皱”等医疗美容,但肉毒素被运用于神经治疗方面,大众还知之甚少。   肉毒(毒)素是一种局部神经化学阻滞药物,可以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之间的信息传递,使过度收缩或痉挛的肌肉放松,进而达到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姿势步态并提高肢体活动功能的目的,在康复医学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也是《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推荐应用于脑卒中后痉挛治疗的Ⅰ级推荐治疗手段。《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指出,“局部肢体肌肉痉挛影响功能和护理时,建议使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康复训练结合早期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可以减少上下肢的痉挛程度,改善肢体功能。”   席刚明教授表示,肉毒素的注射剂量根据痉挛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注射过程中需要在徒手定位基础上结合电刺激器引导或超声引导下进行精准注射,确保药物注射至相应的肌肉中神经肌肉接头最密集的部位。肉毒素注射治疗后,仍然需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师开始正常的运动功能的模式训练,包括牵拉、强化训练项目、运动学习等。肉毒素除了治疗脑血管病肌张力障碍,还常用于颈椎病、眼睑痉挛、痉挛性斜颈、慢性头痛、鱼尾纹、流涎症、多汗症、三叉神经痛、原发性震颤、抽动障碍、帕金森病等。 ▲ 医院成为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委员单位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高度重视脑卒中救治体系及顶层设计。在医院层面推行多学科诊疗模式,整合院内外资源,针对急性期、非急性期患者和高风险人群,开展包括综合救治、预防干预、康复随访在内的全流程服务。院内,脑血管病科联合神经内科、康复科、中医科、高压氧科等开展多学科诊疗,在治疗卒中的同时,可以为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可有效改善痉挛程度和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脑血管病科作为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323学科建设计划(3.0版)”重点建设学科,汇聚了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以神经介入为核心,紧盯国内外前沿技术,着力打造更为规范化的疾病诊疗体系,让众多脑血管病患者受益的同时,也获得了业界认可和好评。   凭借着过硬的医疗技术、先进的设施设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便捷的就诊流程,医院被国家卫健委脑防委评为“示范防治卒中中心”,并成为长三角卒中专科联盟单位、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单位、上海市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联盟单位。“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更是获得了上海市首批“创新医疗服务品牌”称号。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06-13阅读量2486

儿童青少年驼背的危害-刘瑜

病请描述:儿童青少年驼背的危害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工作的医生,我深知驼背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体态问题,更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生活质量。今天,我就从临床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的案例,为大家详细解读儿童青少年驼背的危害。 曾经接诊了一位12岁的少年小明,他因为驼背的问题而来寻求帮助。我仔细观察了小明的体态,发现他的背部明显弯曲,肩胛骨突出,走起路来显得疲惫不堪。 我详细询问了小明的日常习惯,得知他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和电脑,坐姿不正确,缺乏运动。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正是导致他驼背的主要原因。 我向小明解释了驼背的危害,告诉他如果不及时纠正,不仅会影响外观,还会引发脊柱疾病,影响身体健康。随后,我为他制定了一套纠正驼背的康复计划,包括调整坐姿、加强背部肌肉锻炼、定期进行拉伸运动等。 小明非常配合,他表示会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努力改善自己的体态。我也鼓励他要有耐心和毅力,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他一定能够战胜驼背,拥有健康的体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驼背。驼背,医学上称为脊柱后凸,是一种脊柱变形的现象。在儿童青少年中,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不正确的坐姿、站姿,以及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等原因造成的。驼背不仅会让孩子的体态显得不挺拔,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从临床检查化验数据的角度来看,驼背会导致脊柱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会使得脊柱承受的压力分布不均,长期下来,容易引发脊柱疼痛、颈椎病等问题。 此外,驼背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呼吸功能。由于脊柱后凸,胸腔的空间受到限制,使得肺部的扩张受限,进而影响到呼吸的深度和频率。这会导致孩子容易出现气短、气喘等症状,尤其是在进行剧烈运动时,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 除了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驼背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在现代社会,外貌和体态对于一个人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驼背的孩子往往因为体态不佳而遭到同龄人的嘲笑和排斥,这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针对儿童青少年驼背的问题,我认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习惯,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脊柱和肌肉的力量。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健康教育,让孩子们了解驼背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对于已经出现驼背问题的孩子,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帮助他们纠正体态,恢复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态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驼背的迹象,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家长也应该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体态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表现,更是内在健康和自信的象征。 总之,儿童青少年驼背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预防和早期干预工作,帮助孩子们远离驼背问题,拥有健康挺拔的体态和美好的人生。作为医生,我将继续致力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工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生长发育 2024-06-02阅读量2650

颈椎病,后头痛,手麻,这张方...

病请描述: 患者为一位老年女性,日常生活中喜欢参与搓麻将等娱乐活动,并有熬夜刷手机的习惯。近期因受凉后出现后头部疼痛,并伴有左手发麻的症状。经过颈部CT检查,结果显示颈3/4、颈4/5、颈5/6椎间盘突出,以及左侧颈4/5、颈5/6椎间孔狭窄。 刻下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后头项部刺痛,左手发麻,畏风,且在阴雨天时症状明显加重。舌象表现为舌色偏暗,苔白,脉象滑。患者还有糖尿病史。 **西医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以及糖尿病。 **中医诊断**: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患者被诊断为痹病,属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并夹带瘀血的证型。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病情,采用纯中药治疗方法,旨在祛风胜湿、散寒化瘀。方选《丹溪心法》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减,通过药物的配伍,旨在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痹病的目的。 **治疗过程与效果**:经过两周的中药治疗后,患者头痛和肢麻的症状明显好转。为了巩固疗效,后续改为丸剂继续服用一个月。 **科普解读**: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好发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低头工作或娱乐的人群。本案中,患者因生活习惯不当,导致颈部受累,出现椎间盘突出和椎间孔狭窄,进而压迫神经根,引发头痛和手部麻木。中医认为,这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痹病。 在治疗上,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本案中的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具有祛风胜湿、散寒化瘀的作用,能有效缓解痹病的症状。同时,通过丸剂的巩固治疗,能够进一步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复发。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娱乐,适当进行颈部锻炼,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通过本医案的科普解读,我们了解到了老年女性颈椎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重预防保健,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的损害。同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甄晓敏 2024-05-23阅读量1416

保持正确的体态,塑造挺拔的青...

病请描述:保持正确体态,塑造挺拔自信青少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沉浸在电子屏幕前,不良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普遍存在。然而,正确的体态不仅关系到身体健康,还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自信心。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良好的体态。良好的体态指的是身体各部分对重力的合理分配,保持身体的自然曲线,减少不必要的肌肉紧张,以及维持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这种体态有助于减轻骨骼和肌肉的负担,预防颈背疼痛,提高运动效率,同时也给人一种健康、活力和自信的形象。然而,现实中,许多青少年因为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不正确的背包方式、缺乏运动等原因,出现了驼背、侧弯、平足等体态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导致脊柱侧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严重疾病。 浩轩,12岁,是一名初中生。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电子游戏,他的头部前倾,肩膀内扣,背部驼曲,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在学校体检中,医生发现了他的体态问题,并建议他进行专业的体态矫正训练。接受了几个月的体态矫正训练后,浩轩的变化令人惊喜。他的肩膀变得更加开阔,背部挺直,头部也恢复了正常的位置。不仅如此,他还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运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浩轩变得更加自信,他的社交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那么,家长和青少年应该如何做才能保持正确的体态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那些能够增强核心肌群力量的运动,如游泳、瑜伽和普拉提。 2. 注意日常姿势,无论是站立、坐着还是行走,都要保持背部挺直,肩膀放松,下巴微收。 3. 选择合适的书包,并正确背负。书包不宜过重,一般不超过体重的10%-15%,并且应该双肩背负,避免单肩压力过大。 4. 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电脑,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起身活动,做一些拉伸运动。 5. 如果发现体态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或理疗师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矫正训练。 保持良好的体态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远离各种身体疾病,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家长和学校应该重视青少年的体态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共同培养出更加挺拔自信的下一代。

生长发育 2024-05-16阅读量2402

儿童良好体姿态-李伟伟

病请描述:物质条件的改善,儿童的营养物质丰富,比例合理。诊断和治疗科技的发展和父母的提高,也让孩子和少年的发展和健康受到更多的重视,他们的身高一般都高于上一辈。除基因和营养,体姿态也会对身高产生一定的影响。体姿态是指在站立、行走、坐立等日常活动中所呈现出的身体形态和动作模式。良好的体姿态对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了不良的体姿态,如驼背、圆肩、脊柱侧弯等 第一,良好的体姿态能够促进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减少脊柱和关节的负担,预防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的发生。同时,良好的体姿态还能促进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第二能够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更加积极、开朗地面对生活。相反,不良的体姿态可能会导致儿童产生自卑感、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第三,可以使使儿童在社交场合中更加得体、自信,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相反,不良的体姿态可能会让儿童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在,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如果儿童的学习有很大的压力,又是长时间的坐姿,他们的室外运动就会变得很少;这会对儿童的骨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儿童原发性脊椎侧弯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这对儿童的体质是一个警示信号。 然而当大部分家长认识到这个问题时,孩子通常已经发展到明显的不良体态阶段,像我们在平时门诊的时候,家长是是来看身高的,然后从体态上看小小年纪高低肩、驼背、脊柱侧弯.....这些都不在少数,实际上这也是影响小朋友身高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同时等到我们肉眼可见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了,所有体态是需要长期保持的,良好的姿势以及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尤为重要。芳芳(化名)小朋友最初来的时候,家长感觉孩子弯腰驼背,走路摇晃,而且下肢粗壮。经过三个阶段的处理,小姑娘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也学会了很多身体控制和放松的方法。家长也反映经过干预后,明显感觉孩子腿细了,肌肉放松了,身体直立了,走路也稳当了很多。 体态异常的最佳治疗手段便是预防,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榜样作用和细心观察,更需要儿童青少年自身提高体态健康意识并掌握基础知识。如果身体姿态问题处于轻微的不良状态,则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运动处方,通过运动对其身体姿态进行长期的矫正,使其逐渐恢复良好的身体姿态状况;如果身体姿态问题较为严重,则可能需要去医院通过专业干预使身体姿态恢复正常的状态。14周岁前仅因姿态不良而导致的畸形,大部分都可以通过康复疗法进行纠正。加强康复训练,根据儿童姿态不良的表现和原因,给予针对性的纠正和强化康复训练,儿童年龄越小,发现的越早,纠正的结果也就越好。

生长发育 2024-05-09阅读量1937

警惕!不良坐姿:儿童脊柱健康...

病请描述:标题:警惕!不良坐姿:儿童脊柱健康的隐形威胁   在数字化时代,儿童越来越早地接触电子设备,长时间伏案学习或娱乐成为常态,不良坐姿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不良坐姿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严重的是,它已成为导致儿童脊柱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脊柱侧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不良坐姿对儿童脊柱健康的危害,通过真实病例解析,提出预防和改善措施,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不良坐姿的普遍性与危害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儿童从小接触屏幕时间显著增长,加之学习压力大,久坐成为常态。然而,不当的坐姿习惯,如驼背、低头、歪斜坐立等,会使脊柱承受不均匀的压力,日积月累,导致脊柱结构变形,影响正常的生理弯曲。   病例分享:小华的脊柱侧弯   小华,一名12岁的初中生,由于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和不良的书写姿势,近半年来经常感到背部不适,家长发现其肩部一高一低,衣物穿着不对称。经医院检查,确诊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弯曲角度已达25度。这一病例警醒我们,看似不起眼的坐姿问题,实则可能潜藏严重后果。   我们对小华的不良坐姿对脊柱的具体影响做出了一下的分析   1. 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除遗传因素外,长期不良坐姿是重要诱因。它会导致脊柱向一侧弯曲,影响身体平衡和外观,严重时影响心肺功能。    2. 颈椎病:儿童频繁低头操作电子设备,颈部负担加重,易引发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颈椎间盘突出,出现颈部疼痛、头晕等症状。    3. 腰椎问题:不良坐姿使腰椎承受过大压力,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长期下去影响腰部力量和灵活性。   对此我们给与了改善策略:   1、家庭与学校的重视   正确坐姿教育:家长和教师应共同教导孩子保持“三个90度”原则,即脚踝、膝盖和髋关节各保持90度弯曲,背部挺直,电脑或书本高度应调整至眼睛水平。   定时休息:每学习30-40分钟后,起身活动5-10分钟,进行眼部保健操和简单的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2、 环境与工具的优化   合理配置家具: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学习桌椅,根据孩子的身高调整桌椅高度,确保双脚平放地面,桌椅距离适宜。   屏幕位置:电脑或平板应位于视线水平或略低,避免长时间低头操作。 3、 定期进行专业评估与干预   定期体检:建议小华每年进行一次脊柱健康检查,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4、 物理治疗与锻炼:对于已出现的脊柱问题,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和特定的脊柱强化锻炼,如瑜伽、游泳、普拉提等,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改善脊柱曲线。   结语   儿童脊柱健康关乎其一生的福祉,而不良坐姿正是这一问题的隐形杀手。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日常习惯入手,加强健康教育,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工具,以及必要时的专业干预,我们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由不良坐姿引起的脊柱问题。让我们携手为儿童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挺拔的成长环境,守护他们的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5-02阅读量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