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当代年轻人最害怕什么?不是催婚、不是生娃、也不是失去工作,而是一份薄薄的体检报告。 谈起体检心慌不已,不敢迈入医院的大门,这就是现在年轻人的现状。出来混的都是要还的,加最久的班、熬最深的夜、撸最爽的串,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要接受对应的后果。近年来,高尿酸、痛风这些慢性疾病找上年轻人,体检单上尿酸的指标成了检验你还有没有资格继续熬夜、撸串、喝醉酒的标准。 人体尿酸池的工作原理 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尿酸,也会储存和排泄尿酸。健康人体内一般会储存1200mg的尿酸,它们贮存于人体内的尿酸池中。 尿酸池每天会生成新的尿酸。通常,食物中摄取的嘌呤可以产生100~150mg尿酸,而体内生成的嘌呤可以产生550~600mg尿酸,每天共产生约700mg尿酸。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体内的尿酸就会不断增加,所以每天身体会将同样量(约700mg)的尿酸排出体外。也就是说,人体每天产生和排出约700mg的尿酸,维持排泄量与产生量的平衡。 尿酸池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平衡被破坏,产生尿酸过多,无法正常排泄,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尿酸值是否偏高呢?通常来说,当体内的尿酸值处于高值时,身体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占一个都要重视。 尿酸高有什么症状 1.高尿酸会引起排尿异常 人体中的尿酸往往需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如果不能及时排出过多的尿酸,一旦体内的尿酸值超标,就容易在肾脏部位沉积,从而形成肾结石。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容易导致血尿、肾绞痛等症状,人体的肾功能也会随之下降。 2.高尿酸会引起血压异常 尿酸过高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的症状。有些高尿酸患者会出现血管扩张功能异常,当血液当中的尿酸含量增加时,血压也会随之升高,最后形成高血压。我们平时感到头晕、头疼时,一定要警惕高尿酸可能引起的血压问题。 3.高尿酸会引起关节疼痛 当人体中的尿酸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关节部位形成尿酸盐结晶。这时,一些患者会出现关节肿大、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夜间突然出现,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被疼醒的现象,若是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四招教你有效改善高尿酸 1. 坚持锻炼 尿酸高可以通过适当的有氧运动进行调理,不仅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还能加速血液循环,降低体内嘌呤代谢物的含量,从而达到降低尿酸的目的。推荐的有氧运动有:快走、慢跑、游泳。 2. 调整饮食 饮食结构调整为低嘌呤饮食,并非完全不能摄入嘌呤,而是要控制每日的饮食嘌呤含量。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嘌呤含量较少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浓汤、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如果能通过合理饮食使尿酸自然降下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1. 多喝水,禁烟戒酒 高尿酸患者平时要多喝水,可以增加肾脏排尿的频率,有助于降低体内尿酸的含量。建议每天喝水2000~3000毫升,可以分为8~10次喝,每次喝水200~300毫升。戒烟禁酒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也是是极为重要的,酒精与尼古丁会让尿酸在体内堆积且抑制尿酸排出。 2. 服用降尿酸药物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的方法降尿酸效果不佳时,或病情达到一定程度时,患者需及时开展必要的药物干预,研究发现90%高尿酸血症由尿酸排泄不良所引起。因此,我们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当选择抑制尿酸重吸收的药物,尽量帮助尿酸排出体外,立加利仙(苯溴马隆)作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特别适于我国的高尿酸血症患者。
痛风中心 2022-10-26阅读量2295
病请描述:清凉夏夜,啤酒+海鲜的大排档走起。你约上三五好友走上街头,吃热气腾腾的烧烤、冒着红油的大虾、肥嫩多汁的生蚝,再来几杯冰镇的啤酒,真是无比欢乐与痛快。 尽兴后回家倒头便睡,但是你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午夜,你忽然被一种难以名状、忍无可忍的剧痛击醒。大脚趾关节上有如无数针扎你,整个脚趾都红肿起来了,还伴随着灼热感,轻轻碰到被子都要抱头哀嚎。 那天夜里的遭遇,现在回想起还心有余悸。医院诊断书上两个字:痛风。医生告诉你: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你将不得不和降尿酸药作伴了。而且,你必须注意饮食,管住嘴巴! 痛风,不仅仅是疼痛 如果痛风是一场痛苦的悲剧,那么高尿酸血症就是必不可少的前传。痛风的本质是嘌呤代谢异常致使血尿酸升高所引发的疾病。人体内的尿酸浓度不断上升引起高尿酸血症,如果没得到控制进一步会形成尿酸盐结晶体,在人体的关节以及肾脏等部位沉淀积聚起来,导致痛风发作。 一旦发生痛风,后果远远不止是疼痛。长期痛风会威胁肾功能,严重的甚至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还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脑梗等多种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下你应该不敢轻敌了。 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痛风? 1.要重视常规体检 这对痛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普通的常规抽血即可反映血尿酸值是否超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出现尿酸数值偏高时必须引起重视,不要等到一切都已经来不及时酿成大祸。 2.每天多喝水 每天的饮水量保持大于4瓶矿泉水,以利于排出身体多余的尿酸。将喝水变成一种习惯,别等到口渴了才喝。另外记得不要喝酒,尤其是啤酒,酒中的乙醇会加速尿酸的合成。 3.坚持适度运动 运动同样能够促进尿酸排泄,同时还能够预防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另一风险因素:肥胖。管住嘴巴,迈开腿,运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新陈代谢,加快尿酸的排出。推荐慢跑、游泳、骑车等中轻度有氧运动。 4.遵医嘱服用降尿酸药物 有研究显示,高尿酸90%以上是由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的,苯溴马隆属于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双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肾小管URAT-1和GLUT9,从而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而帮助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因此,控制痛风离不开降尿酸药物——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其拥有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安全性能好,降尿酸效果强。 总之,美食虽好,但痛风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做好尿酸控制,为了你的健康不在嘌呤中飘零!
痛风中心 2022-10-19阅读量1811
病请描述:有人用“痛不欲生,来去如风”概括痛风的症状特点,真的很贴切。有过体验的朋友们肯定很懂,痛风发作时的那种“痛”。 作为一种关节疾患,痛风的发病基础是高尿酸血症。事实上,高尿酸血症并不一定会发展为痛风,但一旦发作,痛的让你怀疑人生。有高尿酸血症或者经历过痛风发作的朋友们,肯定都会被告诫要远离高嘌呤食物,以免体内血尿酸值飙升。比如贝壳类海鲜、啤酒、动物内脏等,还有果汁、碳酸饮料、奶茶等也会被限制,感觉人生已经毫无快乐可言…… 美食和痛风,自古两难全?其实……不完全对。 痛风,不是吃出来的 痛风发作跟尿酸盐形成和沉积有关,很多人认为高尿酸、痛风是病从口入,是因为高嘌呤食物吃太多,吃出来的。其实这并不完全对。我们体内的嘌呤80% 都来自于内源性的身体代谢,仅有约 20% 是外源的食物产生,“吃”在高尿酸发生中并不占大头。 之所以人体内尿酸会高,主要是身体对嘌呤和尿酸的代谢出了问题。很多人会说代谢的 80% 不可控,从 20% 上动动脑筋是不是也可以呢? 其实,嘌呤在身体里也存在一个动态平衡,如果我们在饮食上做严格限制,吃进去的嘌呤少了,内源性代谢而来的嘌呤会适当补缺,最终导致整体还是差不多的水平。饮食差异对尿酸水平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但对于被高尿酸困扰的人们来说,能减少一点也是好的。 完全按照嘌呤排行榜去吃,反而可能有害 不少经历过痛风折磨的人,饮食中会处处小心翼翼,严格按照嘌呤排行榜去吃。排行榜上的高嘌呤食物,恨不得一点都不吃,生怕哪天没吃对,就要遭受蚀骨的疼痛。 我们发现在大多数的嘌呤排行榜中,海鲜、红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大多属于高嘌呤类别,如果完全按照排行榜进行忌口,那剩下的就只有各种主食和蔬菜,饮食结构会更偏向于碳水化合物,会出现严重的饮食不均衡,不利于人体健康。 痛风,到底该怎么吃? 饮食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积累造成的,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高嘌呤的食物也不是毒药,不会吃一口就出问题。健康饮食的核心不是记住各种食物的嘌呤含量,而是要去对比均衡饮食,发现自己日常饮食的问题。我们要学会和食物友好相处,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中,做出更健康的选择。如果一种食物本身是健康的,但吃得极不情愿、心情抑郁,那对健康很可能是不利的。 总之,食物来源里的嘌呤对人体内尿酸和痛风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降尿酸还是要去正规医院就医,选择合理的降尿酸药物。由于90%的高尿酸患者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因此以抑制尿酸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为药物原理的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在世界很多国家被广泛使用。《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年)》中推荐立加利仙作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其更适于中国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
痛风中心 2022-10-19阅读量1744
病请描述:前不久,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前来就诊,当他露出脚踝的时候,医生们都震惊不已。只见他的脚踝处肿大,脚趾等关节畸形、粗大,这是我们常说的“痛风石”。 患者自述,他有痛风病史20余年了,刚开始只是尿酸数值高,前期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来调理。后来尿酸没有控制好,出现了痛风,后来先后通过吃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控制病情。但是由于出现了肝功能异常,再加上没有出现疼痛的症状,以为没什么问题,就没当回事,没有按时吃药、查尿酸、看医生。结果病情进一步发展,由足部蔓延到膝关节、踝关节,情况越来越严重,体内的痛风石越来越多、越长越大,导致行走受限,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虽然痛风是少数可以治愈的疾病之一,但复发率却很高。据统计,痛风首次发作后,50%以上的患者会在一年内复发,长期无复发者只占7%。很多无症状患者,往往会忽视病情,不注重尿酸检查,有的即使在体检中发现尿酸高,也往往不去就医,进而延误了病情。 还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有症状时能管住嘴、配合吃药,症状一旦缓解, 就随便停药并开始大吃大喝,这样不仅会导致病情反复,还会给身体带来更大的损害。痛定思痛,建议患者们即使在症状缓解期,也要管理好尿酸水平,使其处于“达标”状态。 人体中的尿酸从哪里来的呢?尿酸来源于嘌呤的代谢,这种嘌呤有可能是外源性的,有可能是内源性的。内源性是体内核酸不断更新分解而来,更新途径为核酸→嘌呤→尿酸,约80%的尿酸源于体内核酸的分解,另外20%为外源性,来自富含嘌呤的食物。 那么,一旦发现尿酸超标该怎么办呢? 第一,要及时就诊。一旦查出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不当回事,等到病情严重了,出现症状才到医院看病。只有将尿酸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人体健康。 第二,注意饮食调控。避免摄入高热量食物,比如动物内脏、甲壳类、浓肉汁及酒精制品,限制红肉、海鱼、含果糖软饮料,鼓励摄入脱脂或低脂奶制品、鸡蛋、新鲜蔬菜及粗粮,每天饮水大于4瓶矿泉水。 第三,配合药物治疗。在调整饮食的同时,选择降尿酸药物如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同时还要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
痛风中心 2022-10-19阅读量1911
病请描述:左手保温杯里泡枸杞朋克养生,右手奶茶夜宵放肆嗨吃……现代年轻人在高频的生活工作压力之下,饮食结构和作息规律愈发的不规律,奶茶续命、常态熬夜,当代青年的“熬夜”似乎已成为惯例,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30%的90后入睡至少需30分钟以上,近30%的90后在凌晨1点以后入睡。 长期熬夜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对现代青年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神经衰落、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视力下降、脱发掉发等已成为困扰现代青年的常见问题。 不仅会带来各种亚健康症状,随之还会造成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高,甚至肿瘤发病率也会增高。尤其是,以往被认为是中老年病的痛风也频频找上了年轻人,痛风患者人群逐渐年轻化。 痛风年轻化不良生活方式是主要诱因 根据痛风流行病学相关调查数据表明,青年患者所占比例高达54%,甚至超过了中老年患者。 痛风“年轻化”发作的诱因是什么呢?这与当代青年的饮食结构和作息不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还与其频繁的社交活动、暴饮暴食的饮食结构和工作压力骤增等有关。 高脂、高糖、高嘌呤、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超标,碳酸饮料、海鲜、啤酒、劳累和缺乏运动等都是常见的诱因。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管住嘴,迈开腿是当代痛风青年患者治疗的第一步。 高脂肪饮食会阻碍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导致积聚在体内的尿酸排不出去,那么高尿酸血症自然会找上门。 高蛋白、高嘌呤饮食则会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加。 降尿酸治疗前需分型诊断,针对性干预治疗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生化基础,是尿酸升高后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进行降尿酸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分型诊断,分型诊断有助于发现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低嘌呤饮食5天后,留取24小时尿检测尿酸水平。研究显示,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是由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的。 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关键,包括健康饮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和戒烟戒酒等等,同时还要遵医嘱服用降尿酸药。 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可适当碱化尿液,将PH值维持在6.2-6.9;结合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维持尿量在1500ml/d以上,可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尿酸盐结晶风险,保护肾功能。痛风治疗主要围绕尿酸,降尿酸的药物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另一类是抑制尿酸重吸收的药物。 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常见的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等。 抑制尿酸重吸收的药物:主要是立加利仙(苯溴马隆)等。 别嘌呤醇:别嘌呤醇有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我国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已经给予黑框警告,使用后会造成超敏反应,导致剥脱性皮炎,致死率非常高,一旦发生,致死率高达30%。因此,SFDA要求在使用此药物前必须进行HLA-B*5801的基因检测,只有检测HLA-B*5801阴性后才可以使用。 非布司他: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使用非布司他的患者比用别嘌醇的患者更易发生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非致命性中风等不良反应事件。同时其相关原因并未明确,患者使用时应更加谨慎选择。 苯溴马隆:是常用的增加尿酸排泄药物,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在欧洲和亚洲国家广泛使用几十年,其降尿酸效果和心血管、肾功能获益显著,安全性好,在亚洲国家多推荐为一线用药。 综上所述,痛风呈现年轻化趋势,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是主因,纠正和改善这一人群的生活方式对于年轻痛风人群的治疗意义尤为突出。在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上,一定遵从医嘱,建议采用足量、足疗程、长期用药的原则。适当碱化尿液有助于避免尿酸结晶和保护肾功能。
痛风中心 2022-10-19阅读量2369
病请描述:痛风患者在描述痛风发作的经验时都是痛不欲生的,用如刀割、咬噬、生不如死等词汇来形容都毫不夸张。 痛风是尿酸在关节中形成的尿酸盐晶体沉积所引起的剧烈疼痛和反复发胀,若任由结晶沉淀在关节各处,会导致关节畸形、影响手足运动、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由于尿酸的主要排出器官是肾脏,因此肾脏是痛风患者除关节外最常受到侵害的部位,尿酸盐在肾脏内沉淀会引起肾脏损伤,导致高血压、腰痛、浮肿等现象,晚期甚至还会出现肾功能衰竭。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听从身体发生出的警告,将血尿酸增高和痛风问题重视起来。 痛风会经历的四个阶段 从尿酸增高到痛风的发作再到出现并发症,通常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仅尿酸增高,无症状。 第二阶段,急性关节炎期。由于饮食饮酒、劳累或是服用某种药物等诱发造成的关节症状,并且这些症状是急性的。 第三阶段,间歇期。急性痛风发作后反复出现关节疼痛症状。 第四阶段,肾结石和肾脏病变期。 在急性发病初期推荐首先秋水仙碱来预防痛风的发作,但是要从小剂量开始。 而对于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来说,间歇期和慢性期才是真正的战场。应维持降尿酸药物治疗,理想目标是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300-360μmol/L以下。 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降尿酸药物 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两类:抑制尿酸生产的药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和抑制尿酸重吸收的药物。如何更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两种药物呢? 血尿酸的水平取决于尿酸产生和排泄之间的平衡,所以在降尿酸治疗前,需先对患者进行分型诊断,判断是由于尿酸排泄不良还是尿酸生产过多导致的。 1、抑制尿酸重吸收的药物——苯溴马隆(立加利仙) 9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是由于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所以抑制尿酸重吸收从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立加利仙)一直是国内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主要用药。 苯溴马隆属于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双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和组织中尿酸结晶的沉积,亦可促进尿酸结晶的重新溶解。 苯溴马隆的耐受性好,可用于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且有适当碱化尿液可避免尿酸结晶和保护肾功能。 苯溴马隆目前有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其质量标准更高,如龙灯瑞迪牌,作为降尿酸的老牌选手,是亚洲许多国家的一线用药。 2、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是以黄嘌呤氧化酶为靶点,通过抑制期作用减少尿酸的生产,从而有效降低尿酸水平并促使痛风石溶解。 若尿酸产生正常,而采用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药物是不可取的,因为黄嘌呤氧化酶是人体必须的酶,长期抑制会带来人体更大的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别嘌呤醇在中国人群中使用应特别关注超敏反应,一旦发生,致死率高达30%;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启用别嘌醇治疗前筛查HLA‑B*5801基因。 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使用非布司他的患者比用别嘌醇的患者更易发生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非致命性中风等不良反应事件。同时其相关原因并未明确,患者使用时应更加谨慎选择。 总之,痛风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控制饮食注意锻炼,按医嘱维持用药,你依然可以收获一个健康的生活。
痛风中心 2022-10-19阅读量2279
病请描述:有不少高尿酸血症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扰,自己明明已经很注意饮食了,可为什么尿酸指标还是持续偏高无法有效控制?今天就来说说关于尿酸这件事。 尿酸与嘌呤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尿酸?尿酸是人体代谢嘌呤时产生的。 那什么是嘌呤呢?我们国家现在进行的常态化核酸采样采的是什么,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没错,核酸检测就是基因检测,也就是DNA和RNA的检测,构成两者的主要成分是核苷酸,而嘌呤就是合成核苷酸的重要前提。 所以,任何食物,只要含有遗传物质,就一定会有嘌呤。 除开食物的因素,我们人体自身对嘌呤的合成占了嘌呤总量的大头,约占80%。因为人体的细胞在不断更新换代,死亡的细胞所产生的嘌呤就会不断进入代谢池等待回收,再经肠道和肾脏分解排泄掉,90%的高尿血症患者都是由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 综上,不难看出,即使你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控制饮食中的嘌呤,也只能在那20%的饮食因素中降低尿酸含量,而对于血液尿酸浓度动辄超过600μmol/L的痛风患者来说,想要达到正常成年男子的标准范围240-360μmol/L,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只不过本身就已经是痛风患者了,数据再往上涨只会更糟,所以主流医学界建议要严格控制饮食。 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 我们知道,当尿酸的生成增多或排出减少就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和高尿酸血症,但高尿酸血症常常是无症状的,患病率比痛风高10倍,也就是说10个尿酸水平超标的人当中,往往只有1个痛风患者,所以高尿酸究竟是如何诱发结晶形成痛风的,目前医学界还未有定论,它很有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一旦痛风这个恶魔出笼了,等待你的就只有终身的较量了,患者要十分小心饮食的控制和养生,并且必须配合药物,把痛风暂时封印住。 痛风发作了怎么办? 如果痛风已经发作,那么光止痛是不行的,必须配合降尿酸治疗,努力减少发作次数。 目前,用于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用以抑制尿酸的生成,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一种是尿酸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9)双重抑制剂,用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如苯溴马隆(立加利仙)。 1、别嘌呤醇 黄嘌呤氧化酶的主要功能是将次黄嘌呤转变为黄嘌呤,再由黄嘌呤转变为尿酸,而别嘌醇及其生成的别嘌呤恰好就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其不能转化为尿酸,这样体内合成的尿酸就减少了。 不过这种药物对于我们亚裔人群,情况比较特殊,因为亚裔人群中携带HLA-B*5801基因的比例比较高,而有这个基因的人使用别嘌醇更容易出现致死性剥脱性皮炎,所以在使用别嘌醇之前,建议进行该基因的检测。 2、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的作用机制与别嘌呤醇相似,但因其独特的非嘌呤分子结构,能更特异性地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非布司他被美国2020ACR指南降为二线用药,主要是在美国发现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高于别嘌醇;但其在亚洲人未发现相同的结论。建议处方非布司他时关注心血管风险,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谨慎使用。 3、苯溴马隆(立加利仙) 苯溴马隆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帮助人体内加速尿酸排泄,有很强的降尿酸作用,不仅能缓解疼痛,减轻红肿,而且能使痛风结节消散,24小时尿酸排泄低于600ml患者首先选苯溴马隆,其耐受性好,可用于中度肾功能不全者。 苯溴马隆在欧洲和亚洲国家临床广泛运用十几年。龙灯瑞迪牌立加利仙更是降尿酸的老牌选手了,拥有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其降尿酸效果和心血管、肾功能获益显著,安全性好,在亚洲国家多推荐为一线用药。 目前痛风尚不能治愈,是一种一见误终生的疾病,但患者只要坚持治疗和护理,大多数不会受到永久性的损害,它反而像一个健康生活的监督官,时刻提醒我们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生活。
痛风中心 2022-10-13阅读量2259
病请描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痛风及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为13.3%,痛风的患病率为1.1%,还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高尿酸已经成为仅次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高尿酸不容忽视,它的背后还潜伏着一个“魔鬼”—痛风。痛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疾病,它和高尿酸血症密不可分,以至于很多人认为,高尿酸就是痛风的另一个名字。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明确,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病程经典分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慢性痛风石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怎么区分呢? 1. 高尿酸血症 日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420 μmol/L(成年人、不分男女)。 2.痛风 血液中的尿酸超过一定浓度(>420 μmol/L)后形成结晶沉积在肾脏、软组织、关节等部位,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称为痛风。 3. 高尿酸血症≠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当高尿酸血症患者饮酒、暴饮暴食、受寒、劳累、感染等诱因,可导致血尿酸快速升高,即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临床上,高尿酸是引起通风的罪魁祸首,对于痛风的治疗主要是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尿酸在医学上的正常值是在420μmol/L,超过这个值则会认定尿酸偏高。 其实,对于正常人而言,尿酸本身不是一种可怕的物质,它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人体清除多余的自由基,避免细胞遭受氧化损害。这点与维生素C效果类似,但是当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人体有威胁。 人体内尿酸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合成和摄入多造成的,更重要的是积聚在体内的尿酸排不出去,临床实践中发现90%高尿酸血症由尿酸排泄不良所引起。目前证实有效的降尿酸治疗药物,国内有:苯溴马隆、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苯溴马隆(立加利仙)通过抑制肾近端小管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从而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 别嘌呤醇、非布司他则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合成。但黄嘌呤氧化酶是人体必须有的酶类,如果长期抑制必然会给人体带来更多的伤害。 而且,别嘌醇片有着不少副作用,包括白细胞降低、转氨酶升高以及过敏反应。目前研究显示携带HLA-B*5801这个基因的患者,服用别嘌醇后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剥脱性皮炎等,致死率非常高,一旦发生,致死率高达30%。 非布司他则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或全因死亡风险,曾被FDA警告,甚至2020 ACR指南直接将非布司他降为二线用药。 在治疗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时,应遵照医嘱,将科学用药与生活方式改善的方式结合起来治疗,才能够尽早将高尿酸问题给控制住。
痛风中心 2022-10-13阅读量2459
病请描述:很多人都知道“痛风”这个病,即使自己没得过痛风,也听说过痛风发作时痛苦情状。你知道吗,猫和狗等其他哺乳动物从不会发作痛风,痛风这种疾病在动物中并不普遍存在,也就是,在自然界,除了人、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之外,其他哺乳动物都不会得痛风,痛风是人类以及等少数动物的“专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嘌呤和黄嘌呤氧化酶? 嘌呤是我们人体内存在的一种物质,是所有动植物细胞核中染色体中DNA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有细胞就会有嘌呤,没有嘌呤就没有DNA、没有生物。另外,嘌呤在能量代谢方面有十分重要,是人体的一种能量。 嘌呤在人体经过一系列代谢后,最终生成尿酸,而尿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大量的尿酸在泌尿系统沉淀容易引起尿酸结石,在关节部位析出则引发痛风。虽然尿酸是人体代谢的终产物,但在除人、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之外的哺乳动物体内都含有尿酸氧化酶,能将尿酸继续代谢成尿囊素,尿囊素才是这些动物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其溶解度是尿酸的10~100倍,能够轻轻松松排出体外。这就是这些动物不得痛风的原因所在。 说到嘌呤,就不得不提到人类体内一种重要酶类——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是尿酸生成的关键酶,对人体非常重要,它能直接影响人的正常代谢,如果是缺乏了它,就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该酶缺乏会表现为黄嘌呤尿、黄嘌呤肾结石、低尿酸血症等症状。而且它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使人的体内不至于出现任何细菌感染的现象。在小肠黏膜细胞中,黄嘌呤氧化酶将从食物中吸收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高铁离子,高铁离子与血浆转铁蛋白结合后被吸收如血液而被输送到各组织。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痛风是如何发生的?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嘌呤在体内经过代谢,最终会产生为尿酸,血中尿酸过量(超过420μmol/L)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罪魁祸首。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控制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的生成就可以治疗痛风,殊不知体内高尿酸的发生原因和尿酸的生成关系并不大。有统计数据显示,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尿酸生成过多型病人较少,大约只占10%;90%的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也就是说90%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都是因为肾脏中肾小管对于尿酸的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尿酸的重吸收增多,进而导致尿酸随尿液排泄减少而造成的。由此可见,人类之所以出现高尿酸的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肾脏对于尿酸的代谢出现了问题,而不是尿酸生成过多。要想真正控制体内血尿酸的水平,就要知道高尿酸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我们再看看,痛风发生之后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痛风发生后就需用药物治疗介入,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如立加利仙(苯溴马隆),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溴苯马隆,它可以双重抑制肾近端小管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从而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进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立加利仙(苯溴马隆)是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其质量标准更高。 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痛风人群也还是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 控制体重,限制热量摄入; ② 限制嘌呤摄入,尽量多选择低嘌呤含量的食物; ③ 均衡营养,限盐,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g; ④ 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⑤ 忌酒。 饮食方面,以下高嘌呤含量的食物,痛风人群需注意 1、荤腥类:嘌呤总含量以动物肝脏最高,动物肾脏次之,动物的肉嘌呤含量稍低,如猪肝、猪肾、牛肉、羊肉等,但都属于高嘌呤食物。另外,许多海鲜嘌呤含量均较高,如贝类、海鱼、鱼卵、虾蟹等; 2、蔬菜类:部分蔬菜嘌呤含量也较高,如豌豆尖、芦笋、香菇、绿豆芽、黄豆芽等,每100g中嘌呤含量通常在100mg以上; 3、干果类:部分干果食物也含有较高嘌呤,如瓜子、花生、腰果、黄豆、黑豆等。 此外,长期饮用白酒、啤酒等酒精饮品,也会导致嘌呤增高,增加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应在生活中尽量减少食用高嘌呤食物,保证饮食结构健康合理,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油炸食品和辛辣刺激类食物,以及含糖咖啡、浓茶等饮品,尽量戒烟戒酒,以防痛风等疾病的发生。
痛风中心 2022-10-13阅读量3133
病请描述:高尿酸作为继三高之后的“第四高”,是近年来出现较多的慢性代谢疾病。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上的不良习惯就会导致身体代谢出现紊乱,尿酸就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尿酸会对人体多个组织器官造成危害,体内尿酸过高时,析出的尿酸盐会沉积在骨骼、关节处,诱发痛风。 当尿酸盐沉积在肾脏处,会诱发肾病、肾功能衰竭等,高尿酸的出现,还可诱发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出现,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甚至有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尿酸生成量和排泄量是保持平衡的。 当尿酸生成过多或者是排泄减少,就有可能引发高尿酸血症。 上厕所时有这几种明显的异常,说明尿酸升高,千万不要大意。 1、排尿异常 尿酸升高后,体内多余的尿酸没有正常排出,就会沉积在人体的关节处,诱发痛风发作。尿酸还会沉积在肾小管、肾盂和输尿管内,从而导致人体有排尿不通畅的现象。 2、排尿数次异常 尿酸沉积在肾脏处,会导致肾脏功能出现异常,当你发现日常的排尿次数减少或者是排尿次数增多,这都有可能是肾脏功能出现病变导致的现象。 3、尿液颜色异常 尿液也能体现出肾脏的健康与否,正常人的尿液一般呈淡黄色透明状,如果尿液出现深黄色或咖啡色,颜色很深,那么就要注意肾脏的健康问题了。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要是尿液有血色,很有可能是肾脏病变,应及时就医。 4、尿量变化明显 一般人体内的尿酸升高后,会对肾脏造成很大的影响,有的患者也会在夜间起夜频繁,有些人则排尿减少,甚至是出现无尿的情况。 由于肾脏是尿酸的主要代谢场所,尿酸高得不到及时控制,就会影响到肾脏功能,导致肾脏出现病变。所以当发现尿液出现异常,体内的尿酸升高,还需要及时控制饮食,并且配合治疗将尿酸降下来,可是仅仅只通过饮食降尿酸还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你正在经历急性痛风发作,最好在痛风缓解2~4周后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如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它可以通过抑制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进而抑制尿酸的重吸收,达到帮助人体内的尿酸加速排泄,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减少痛风发作风险的目的。平时也可以多锻炼身体,增加一些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有利于稳定尿酸,缓解痛风发作。
痛风中心 2022-10-08阅读量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