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头颈外科 > 甲状腺恶性肿瘤 > 内容

甲状腺恶性肿瘤内容

甲状腺癌术后的护理很重要,不...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术后的护理很重要,不要大意,提醒:这几件事情要做好! 医谈养生 甲状腺Doctors 2022-02-05 15:02   这几年甲状腺疾病越来越多,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由于这种病的症状并不明显,有很多人一旦查出就已经是甲状腺癌。出现癌的字眼,会给人难治、死亡率高的印象。这是因为癌症在5年内很容易复发,病人大多在复发时失去生命。   而甲状腺癌是个例外,此病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其他癌症是较慢的,只要在早期发现,通过手术治疗,超过九成的患者可以治愈,而且都超过了20年生存率,复发的几率也很小,即使复发,还可以再次手术。只要手术做得干净,病人无需忍受化疗和放疗的痛苦。   虽然通过手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术后复发或癌细胞转移,所以对于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不要大意。患者在术后要这样护理,才能维护健康。   1、饮食护理   当甲状腺出现了不良症状后,可以通过手术来治疗,术后要调整饮食习惯。这个期间,食物要做到营养均衡,最重要的是碘元素的补充一定要合理,不可过多或过少,以免引起恶化。还可以多吃一些抗氧化的食物来提高身体免疫力,来到达治病防病的效果。   2、伤口护理   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比其它的手术要相对容易些,手术后的恢复效果和速度都要快一些。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产生。要时刻关注伤口上有没有出现液体或出血,是否有感染症状。大概在7天左右伤口基本就能愈合,可以用毛巾擦洗。   3、运动护理   术后恢复期的运动也至关重要,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来做一些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提升身体免疫力,稳定内分泌。通过运动加快身体的自我修复力,早日康复。   4、心态护理   甲状腺癌患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不要觉得命不保矣而消极对待病情,积极的心态能更好的调节内分泌,身体抵抗力增强了,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5、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癌细胞都有复发的可能,不是做完手术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恢复期间,还是要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还要定时到医院做复查,掌握身体的恢复程度和现状,可以避免癌症的复发。   甲状腺癌相对于其他癌症而言是比较友好的了,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它的治愈率很高,患者完全不要太担忧。重要的是要好好了解这些术后的护理知识,并按照这些方法严格地执行。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必胜的决心,定能防止疾病的困扰。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758

甲状腺癌手术后能活多久?医生...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手术后能活多久?医生:做好一些事,生存时间是很可观的! 张乃嵩 甲状腺Doctors 2022-02-06 17:50   近年来一些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癌症是很可怕的,患者一般存活寿命会很短,因此人们对癌症,怀着非常恐惧的心态,认为得了癌症就是被判了死刑。   但是需要了解的是,虽然目前没有能让一些难治的癌症完全治愈的方法,但是,也出现了很多能够有效控制癌症的药物以及手术方式。通过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寿命,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有些癌症本身,就比较“懒惰”,增殖生长和转移都比其他的癌细胞要缓慢,从这一点来看,对患者也是一件幸运的事,甲状腺癌就是这样一种“懒惰”的癌症。那么,甲状腺癌是怎么样治疗的?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   想要治疗甲状腺癌,放射疗法以及化学疗法都不是最优的方案,通常选择的还是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的手术包括甲状腺部分切除、全切以及甲状腺周围的淋巴结清扫。   而在经过甲状腺癌手术之后,势必会对甲状腺的功能产生影响,所以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的患者,还是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类的药物,来保证人体正常需要的内分泌功能。   甲状腺癌手术后能活多久?   在临床上,医生建议病人做甲状腺癌手术之前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其实这是一道并没有肯定答案的问题。疾病的病情是因个体而异的,手术的适应能力,术后会不会复发,也是一个概率问题。并且癌症也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恶性程度,所以这个答案当然不是唯一的。   但是,临床上通过随访和记录,收集过大量的病例数,基于这个数据上得到的平均水平,还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   首先甲状腺癌的复发率非常低,在切除肿瘤以及患侧甲状腺叶,再配合颈部彻底治疗之后,复发的转移率大概在10%左右。有些患者可能觉得10%也很高,可是在所有的癌症分类中,这个数据已经是最低的了。如果手术成功,患者的十年生存率在90%以上。   换句话说,有90%以上的甲状腺癌病人在接受成功的手术之后,可以存活很长一段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手术成功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要想延长术后的生存期必须要定期随访复查防止复发,还要积极配合药物治疗。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373

甲状腺癌复发的”...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复发的”信号“有哪些?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复发风险呢? i甲专线 甲状腺Doctors 2022-02-09 17:46 “甲癌明明切除了,也是早期发现的,最近体检为什么又有问题了?真的很苦恼。” 啥是肿瘤复发? 一般肿瘤经过治疗后,有一部分可能出现转移和复发,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肿瘤进入晚期而去世。 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三年之内,约占80%,少部分发生在根治后五年之内,约占10%。 所以,各种肿瘤根治术后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种癌症的疗效。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在2012年提出: 甲状腺癌中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其中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是最主要的甲状腺癌症类型,涵盖了90%以上的甲癌患者。它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 目前专业内并没有公认的甲状腺癌“治愈”标准,有研究表明大约30%的DTC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者转移,其中2/3发生在术后十年之内。 这意味着,根据现有研究证据,大约五个甲癌患者当中有一个患者在十年内甲癌会复发。 影响复发的因素 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复发风险呢? 按照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的意见,具备以下因素的甲状腺癌,复发风险较高: 1.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了甲状腺周围的软组织; 2. 肿瘤未完全切除; 3. 出现远处转移; 4.病理分期为N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并且转移的淋巴结最大直径大于3cm; 5. 医生判断术后血清Tg(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异常增高; 6. 有广泛血管浸润的甲状腺滤泡状癌(血管侵犯大于4个病灶) 简单的来说,这些复发风险是指手术前后的一些病灶情况,医生会尽可能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潜在复发因素。 肿瘤复发的“信号” 复发可能有哪些“信号”? 术后脖子痛/睡眠不好,是复发的信号吗? 首先根治术后,几乎所有患者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或不适。这不是复发的征兆,在手术过程中,神经、肌肉、血管等组织损伤,都会导致恢复期颈部不适和疼痛,可以通过康复锻炼来减轻。 出现以下情况格外注意: A. 术后复查发现有新的颈部肿块,要及时做B超检查明确性质。 B. 血液指标 ①术后追踪的主要生化指标是TSH(促甲状腺激素)和Tg,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 如果您已经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体内没有能分泌Tg的甲状腺病灶和甲状腺组织,Tg应降低到极低水平,如果在血清中检测到Tg高于正常,往往提示甲状腺癌病灶残留或复发。 ②血清降钙素与癌胚抗原升高,提示甲状腺髓样癌可能复发。 如何尽早发现复发的“苗头” 做好术后定期随访,按照医嘱完成必要的检查,是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的可靠办法。 写在最后:上面所说的都是一般原则,如病情出现了波动,或是医生需要您复查,请一定遵照医嘱。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377

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

病请描述:Long-term outcomes of lobectomy for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ith high-risk features. 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腺叶切除术的远期预后 原创 滕晓春 李小毅 蝴蝶书院 2021-05-22 12:00 文章来源:Br J Surg 影响因子:5.676 第一作者:Xu S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Head and Neck Surgical Oncology, National Cancer Centre/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re for Cancer/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China. 虽然没有高级别证据证实腺叶切除术疗效不佳,但不提倡伴高危因素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进行腺叶切除。该研究旨在评估伴高危因素PTC的手术切除范围与其生存率的关系。 研究招募了2000-2012年间连续接受治疗的至少伴有一个高危因素的PTC患者。高危因素定义为:原发肿瘤直径超过4cm、肉眼可见甲状腺外浸润、肉眼多发病灶、淋巴结转移[病理颈侧区淋巴结转移(pN1b)、5个以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队列中手术切除范围与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的关系,并进行配对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2059例伴有高危因素的PTC患者中,有1224例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835例患者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双侧肿瘤发生率(79.4% vs 2.7%)、肉眼多发灶(80.8% vs 32.8%)、双侧颈部转移(30.9 vs 3.3%)显著高于腺叶切除术患者(p均<0.001)。中位随访时间为93个月,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范围与患者DSS无关(HR:1.36,95%CI:0.75-2.48,p=0.310)。将528个病例按1:1进行病例-对照配对后的分析显示,腺叶切除组与全甲状腺切除组患者10年DSS(94.3% vs 95.2%,p=0.323)及无复发生存率(75.8% vs 79.2%,p=0.784)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伴高危因素PTC患者的预后较差无关。 专家点评 由于总体生存预后良好,如何更合理地实施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改善患者生存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即使对于指南治疗意见较明确的高风险甲状腺乳头状癌仍存在手术方式的争论。本研究是一项病例数较多、随诊时间较长的回顾性研究,并且通过对其中病例的配对研究还探讨了不同术式对复发结局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提示:选择合适的高风险甲状腺乳头状癌实施腺叶切除术并不会使其预后更差。但是,须注意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腺体全切组纳入了一些“大部切除”病例;复发的评价标准单一;全部病例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未描述;在全部病例的生存分析中,两组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腺体全切组病情更重(TNM分期明显高于腺叶切除组);腺体全切患者仅40%接受了放射碘治疗,这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来说可能不足、造成整体疗效下降;随诊时间尚不足够长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结论。另外,更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排除远处转移、高侵袭性亚型的病例可能更容易出现在研究定义的“高危因素患者”中,腺叶切除术对这些病例显然是治疗不足的。因此,临床中需谨慎评估、选择恰当的“高风险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实施单侧腺叶切除术。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635

pT4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体...

病请描述: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in pT4 well-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405 patients. pT4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体外放射治疗:一项基于人群的405例患者研究 原创 滕晓春 李小毅 蝴蝶书院 2021-05-22 12:00 文章来源: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影响因子:5.859 第一作者:Sit D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Surger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体外放射治疗(EBRT)在局部晚期、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WDTC)中的获益尚不明确。该研究旨在评估pT4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率(LRR)、无进展生存率(PF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 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研究招募了1985至2013年间接受治疗的pT4(AJCC 8)WDTC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累积LRR和CSS,使用Fine-Gray检验评估其它原因导致的竞争性死亡风险,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总生存期(OS),采用多元模型和倾向性匹配法评估协变量的影响。 研究共纳入40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4.3年,总随访4209人年。患者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53岁(20-87)。共有211例(52%)患者接受EBRT治疗。接受EBRT治疗与患者年龄≥55岁(56% vs 35%,p<0.001)、气道受累(42% vs 8%,p<0.001)及R1/2切除(81% vs 51%,p<0.001)相关。非EBRT组和EBRT组的10年预后分别为:LRR 21.6% vs 11.4%, CSS 84.1% vs 93.1%,OS:85.7% vs 67.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BRT治疗与LRR降低相关(HR:0.334,p<0.001),但与CSS(HR:1.56,p=0.142)及OS(HR:1.216,p=0.335)降低无关。倾向性评分匹配结果显示,EBRT组LRR低于非EBRT组(HR:0.261,p=0.0003),但两组CSS及OS无明显差别。 综上所述,该项基于大型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在pT4 WDTC患者中,EBRT与其LRR降低相关,但与CSS及OS无关。 专家点评 这是一项时间跨度长的回顾性研究,虽然存在回顾性研究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患者的选择性偏倚、研究跨度长诊疗措施可能有较大变化等,但是,研究仍通过一定数量的病例对照、较长时间的随访结果,给临床显示了EBRT控制局部病变进展的价值。研究中EBRT组局部病变明显重于非EBRT组,而EBRT组仍获得了更低的局部区域复发率,这一数据能较充分地肯定EBRT的价值。研究中EBRT组的CSS及OS并没有改善,表明虽然EBRT可以控制局部病灶的进展,但是仍需要采取一些其它治疗措施来改善影响生存的非局部危险因素。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487

甲状腺癌患者单侧喉返神经受累...

病请描述:Optimal Management of the Unilateral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甲状腺癌患者单侧喉返神经受累的最佳疗法 原创 滕晓春 李小毅 蝴蝶书院 2021-05-22 12:00 文章来源:Cancers (Basel) 影响因子:6.126 第一作者:Miyamaru S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Kumamoto University, Kumamoto 860-8555, Japan 喉返神经(RLN)是原发性或转移性甲状腺癌侵犯的第二常见结构,但目前对于维持单侧RLN受累甲状腺癌患者正常声带功能的最佳方法的了解较少。 为明确RLN受累甲状腺癌患者的最佳处理方案,研究者在2000-2016年间招募了80例单侧RLN受累的甲状腺癌患者,其中有11例患者术前声带(VFs)功能正常,行锐性分离、肿瘤切除的同时保留RLN (剥离组);33例患者行RLN切除后重建RLN (重建组),并根据患者术前VF活动度分为两组 (VF正常重建亚组和麻痹重建亚组);对于RLN重建困难的病例(n=36),术后行伴或不伴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或神经肌蒂植入的杓状软骨内移(AA)术(嗓音手术组)。研究者对不同时期及不同组别患者的语音功能进行了评估与对比。 结果显示剥离组及重建组术后语音功能均较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瘫痪重建组和嗓音手术组术后语音功能明显改善,且瘫痪重建亚组语音功能明显优于语音手术组。因此,单侧RLN受累的甲状腺癌的最佳处理方案如下:首选RLN手术剥离,若不可行,应尽可能及时进行RLN重建。 专家点评 喉返神经是甲状腺癌较常见侵犯的结构,在手术治疗疾病的同时如何更合理、更好地保护、维持喉返神经的功能,使患者在手术后有较好的语音功能一直是专科医生要思考、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虽然病例数量并不很多(收集这一数量的病例、并进行详细地手术前后语音功能的评估已属不易),但是通过仔细地分组比较、全面的分析,仍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尽可能保留喉返神经、及时重建喉返神经是最重要的维持术后语音功能的手段。另外,研究中重建喉返神经的手术方式包括:神经端端吻合术、神经移植桥接术、神经转移吻合术(与其它神经吻合),提示各种神经重建方式都可能有效。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405

甲状腺髓样癌的预防性颈侧区淋...

病请描述:Prophylactic Lateral Neck Dissection for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s not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Survival 甲状腺髓样癌的预防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与生存率提高无关 原创 滕晓春 李小毅 蝴蝶书院 2021-05-22 12:00 文章来源:Ann Surg Oncol 影响因子:4.061 第一作者:Spanheimer PM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Surgery,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New York, NY 对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来说,当其降钙素水平升高时,即使没有结构性病变,患者也需接受甲状腺全切术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但该治疗对患者疾病特异性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 研究者对1985年至2017年间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接受甲状腺根治性切除术的MTC患者进行了回顾,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患者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与其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 研究共纳入316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MTC患者,结果显示其10年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6%和86%。为探索预防性同侧淋巴结清扫的影响,研究纳入了89例降钙素水平>200 pg/ml、无结构性病变MTC患者,其中45例患者进行同侧淋巴结清扫(LND),44例患者未进行LND。患者肿瘤大小及降钙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果显示,与LND患者相比,未进行LND患者的累计10年颈部复发率 (20.9% vs. 30.4%, p=0.46),累计10年远处复发率(18.3% vs.18.4%,p=0.97),疾病特异性生存率(86% vs. 93%,p=0.53)及总生存率(82% vs. 90%,p=0.6)均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在淋巴结临床和影像学无异常的MTC患者中,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与其生存率的提高无关。 专家点评 虽然已经有靶向药物运用于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中,但是,目前手术仍是甲状腺髓样癌的基本治疗方法,也是唯一可能治愈疾病的方法。因此,积极的手术(包括较大的手术范围)一直是专科医生愿意采取的治疗方式。然而,是否进行常规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是否根据降钙素水平决定侧颈淋巴结的清扫(包括预防性侧颈淋巴结清扫)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是文献中报道的第一篇探讨淋巴结清扫范围与甲状腺髓样癌疾病复发、生存是否相关的临床研究,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回顾性研究患者选择性偏倚、研究时间跨度较长而存在诊疗措施差异大、样本数量较少等问题,但是通过对比研究它仍提示了预防性侧颈淋巴结清扫对甲状腺髓样癌远期预后的作用有限,即便是对于降钙素水平较高的患者(>200 pg/ml)。因此,临床中应谨慎决定预防性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实施;希望未来能有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探讨这一问题,以明确指导临床实践。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564

靶向治疗时代晚期甲状腺癌的治...

病请描述:Progress in Treating Advanced Thyroid Cancers in the Era of Targeted Therapy 靶向治疗时代晚期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 原创 滕晓春 李小毅 蝴蝶书院 2021-05-22 12:00 文章来源:Thyroid 影响因子:5.227 第一作者:Lubitz CC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Surgery,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oston, MA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过去几十年中其检出率显著增加。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多来源于早期高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现,但与此同时,晚期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有所增高。近期实验方法学的进展使得对各种类型甲状腺癌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成为可能。 甲状腺癌具有高频率的潜在药物治疗相关分子改变,包括所有实体肿瘤中频率最高的致癌驱动激酶融合。对低分化和未分化甲状腺癌的分析结果证实,二者均是由分化程度较高的滤泡源性甲状腺癌发生获得性突变进展而来。甲状腺癌驱动基因改变的识别不仅可预测肿瘤表型,还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信息。 目前各种甲状腺癌的分子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癌症基因特异性系统治疗的进步。本文对侵袭性滤泡源性甲状腺癌及甲状腺髓样癌的分子特征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靶向治疗时代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 专家点评 在越来越多靶向药物运用于甲状腺癌治疗中的时代,由于对各种甲状腺癌致癌分子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由于多学科治疗方法的改进,使得癌症基因特异性系统治疗有了重要的用武之地、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正逐步改善。本文重点介绍了癌症基因特异性系统治疗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碘难治分化型甲状腺癌当中,乐伐替尼和索拉非尼对患者的PFS均有显著改善,但毒性和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给患者和临床医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在决定何时开始MKI(多激酶抑制剂)治疗的问题上存在不少困难。如果治疗毒性低,早期治疗可能提供最大的临床效益;而对于高毒性的治疗,平衡收益和风险则更具挑战性。 2)TCGA分析显示,在所有实体肿瘤中,甲状腺癌的致癌驱动激酶基因融合频率最高,达到12%,表明致癌基因融合与甲状腺癌具有特殊的关联,NGS分析有能力检测出所有许多已知的和尚未确定的基因融合,进一步指导治疗。 3)激活的BRAFV600E和N/H/K RAS突变分别是PTC和FTCs中最常见的潜在突变,阻断MAPK信号级联对BRAF和RAS驱动的RAIR DTC的治疗有意义。 4)大多数MTCs是由RET突变驱动的,在散发性MTC患者中,约60%的患者存在体细胞RET突变,因此抑制RET激酶活性能够在MTC中获得疗效,目前研究较多的药物是凡德他尼和卡博替尼。未来的研究方向有望包括再分化、局部晚期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特别是ATC患者的免疫治疗,以及所有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系统治疗的最佳排序。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385

循环DNA突变在甲状腺未分化...

病请描述:Clinical Utility of Circulating Cell-Free DNA Mutations in 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循环DNA突变在甲状腺未分化癌中的临床作用 原创 滕晓春 李小毅 蝴蝶书院 2021-05-22 12:00 文章来源:Thyroid 影响因子:5.227 第一作者:Qin Y 作者单位:Departments of Endocrine Neoplasia and Hormonal Disorder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Houston, Texas, USA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是一种侵袭性甲状腺癌,需尽早诊断和治疗以实现疾病的控制。外周血循环游离DNA(cfDNA)的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AT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传统肿瘤突变检测相比,cfDNA基因突变分析的主要优势是其检测周期相对较短。此项研究旨在评估cfDNA中检测到的ATC相关突变与相应肿瘤组织中检测到的基因突变是否一致,并确定cfDNA突变在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研究招募了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确诊并接受cfDNA检测的ATC患者,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以获取cfDNA,并利用Guardant360-73平台进行下一代测序(NGS)分析。 研究最终纳入87例ATC患者,cfDNA分析显示ATC最为常见的突变基因是TP53、BRAF和PIK3CA。在28例初治ATC患者中, cfDNA检测到的TP53、BRAFV600E、PIK3CA突变与相应肿瘤组织NGS的符合率分别为82.1%、92.9%、92.9%。cfDNA检测到PIK3CA突变的患者总生存期(OS)较差(p=0.03),在手术、细胞毒化疗、放疗及BRAF抑制剂(BRAFi)治疗的患者中均可观察到这种相关性。在治疗方面,BRAFi治疗可显著提高ATC患者的OS(p=0.003)。 综上所述,cfDNA是一个评估ATC患者肿瘤分子图谱的有力工具,研究发现通过cfDNA分析确定的基因突变与相应肿瘤组织NGS测序检测出的基因突变有很高的一致性。确定cfDNA中的基因突变可以及时地助力ATC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预后的评估。 专家点评 ATC虽仅占甲状腺肿瘤1~2%,但侵袭性强、进展迅速,其中位生存时间通常仅为3~6个月。局限在腺体内的ATC手术治疗可以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大多数ATC诊断时已不是局部疾病,多学科诊治是基本方案。目前随着基因特异性靶向药物治疗的出现,其治疗局面得到改善,但是药物选择需尽早明确肿瘤的基因突变情况。因此早期诊断、尽快明确肿瘤的基因突变状况对于改善ATC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cfDNA检测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组分之一,相比于传统检测手段具有早期提示、便于监测的优势。而本研究证实了在ATC的多个常见突变基因检测方面cfDNA与肿瘤组织检测所得一致性高,反映出cfDNA对ATC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研究还表明cfDNA检出PIK3CA突变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对于检出BRAFV600E突变的ATC患者BRAFi可显著改善预后,表明cfDNA对ATC的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研究结果令人振奋,相信可以对临床诊治ATC有较大的帮助。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305

DNA甲基化单倍型区域标志物...

病请描述:DNA Methylation Haplotype Block Markers Efficiently Discriminate 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rom Follicular Adenoma DNA甲基化单倍型区域标志物可有效区分甲状腺滤泡状癌和滤泡性腺瘤 原创 滕晓春 李小毅 蝴蝶书院 2021-05-22 12:00 文章来源:J Clin Endocrinol Metab 影响因子:5.399 第一作者:Zhang H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Pathology, Molecular Pathology Research Center,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Beijing, 100730, China 甲状腺滤泡状癌(FTC)是第二常见的甲状腺癌,需要通过病理与良性滤泡性腺瘤(FA)相鉴别。此外,目前尚缺乏针对恶性潜能未定的甲状腺腺瘤(TT-UMP)有效的临床评价指标。 为探索可区分FTC与FA的DNA甲基化标志物,研究者采用 RRBS测序和DNA  甲基化单倍型区域(MHB)分析,对FTC(n=33)和FA(n=34)样本的甲基化情况进行了评估。研究者构建了预测模型,并在包含13个FTC样本和13个FA样本的独立队列中进行了验证,之后使用该模型对36个TT-UMP样本进行了评估。 研究共发现70个在FTC和FA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别的DNA甲基化标志物,其中有一半位于启动子内。在标志物相关基因中所有富集的GO均与“DNA结合”有关,表明DNA结合失活可影响FTC的发展。在验证队列中,研究者使用这些标志物构建了一个随机森林模型以鉴别FTC与FA,其曲线下面积为0.994。当使用该模型对TT-UMP样本进行评估时,驱动基因突变较少的样本评分较低。因此,利用DNA甲基化标志物构建的FTC预测模型不仅可准确区分FTC与FA,还可用于TT-UMP恶性潜能的确定。 专家点评 对甲状腺滤泡癌与甲状腺滤泡型腺瘤进行准确区分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虽然病理学能够通过被膜、血管侵犯等特征区分两者,但其诊断具有主观性,且对于TT-UMP恶性程度判别存在困难;此外FTC、FA的基因表达谱在GO富集与通路富集存在高度重叠也使得从基因表达特征区分两者存在困难。该研究从DNA甲基化入手,利用 FTC与FA之间显著差异的甲基化标志物建立了随机森林预测模型,该模型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基因突变、mRNA表达等分子标志物,并且对TT-UMP的恶性程度评估具有一定价值。这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是,如何实现这一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实际运用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9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