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头颈外科 > 甲状腺恶性肿瘤 > 内容

甲状腺恶性肿瘤内容

警惕疯狂的“低度...

病请描述:最近,已经遇到好几位患者,就诊时均为甲状腺癌晚期,出现肺部或者骨骼的多发性转移,局部肿瘤也非常固定,侵犯气管、食管、颈总动脉等重要器官,基本失去手术机会,预后非常差,几乎没有生活质量了。最令人痛心的是:其中有位患者年仅18岁,正是豆蔻年华的时代,但是非常可惜,她的生命可能是以月计算的。   这些患者中,有的对于甲状腺结节比较忽视,有的对手术心存恐惧,有的认为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有的在外院接受了不规范的手术治疗,有的不能接受“终身吃药”,有的轻信“不打针、不吃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等”不良广告。这些患者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没有选择正确、及时的治疗,导致耽误病情,肿瘤迅速进展,进入晚期,出现全身多处转移。其中很多患者选择服用中药治疗,那位18岁的患者因惧怕手术,选择服用中药1年多,花了十几万。     在我的工作中已发现许多这样的病人,作为医生我感到非常痛惜。在此,我反复强调,发现疾病一定要请有经验的医生及时诊治,以免耽误病情,即使是所谓低度恶性的乳头状癌,仍然需要积极治疗。许多患者会选择中药治疗,的确中药对早期的甲状腺结节可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目前没有任何循证学依据证明中药对甲状腺癌有效。因此,请广大患者尽量选择正规医院、有经验的医生,接受规范的诊治,下图是我工作中遇到一位非常晚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已烂穿皮肤,导致大出血,而且也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手段。  

邱伟华 2020-09-01阅读量2.4万

单手系鞋带的挑战-----常...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2017年3月31日发表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最新研究发现,甲状腺癌发病率在美国的上升速度高于任何其他癌症,从1975年到2013年,每年确诊的甲状腺癌病例数量增加了两倍多。在我国,甲状腺癌是近几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小于30岁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甲状腺外科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而以往的开放手术往往会给颈部患者留下明显的疤痕,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保证手术彻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美容需求也成了患者和医生更高的追求。 微创技术的兴起和成熟,给了医生和患者一个满意的选择,腔镜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疼痛轻、术中术后出血少、恢复快及瘢痕少等优点。1996年Gagner等 成功开展了世界上第l例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1997年Huscher等完成首例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标志着腔镜颈部手术时代的开始。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和摸索,腔镜甲状腺手术已成为一门成熟的手术方式。 颈部无瘢痕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切口位置和入路选择较多,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包括乳晕入路、腋窝入路和颌下入路等,但是由于颈部并不存在自然腔隙,需要通过人工方法建立解剖间隙,因此操作空间极其狭小。此外,由于颈部组织精细,重要的血管、神经密布,术中解剖、分离、止血、剥离技术要求非常高。目前最为常用的是三孔法:通过1个10mm切和2个5mm切口,经 Trocar穿刺,分别置入内镜和操作器械,由于三孔法手术操作空间大、视野广,镜头和器械由三个方向进入,具有良好的操作三角,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邱伟华主任医师团队在开展全腹腔镜下标准胃癌D2根治、特殊肝段切除、半肝切除、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等多种高难度术式的基础上,开展并完成了大量的三孔法颈部无瘢痕全腔镜甲状腺手术。 然而,为达到良好的操作三角,尤其是手术操作必须能够牵拉暴露带状肌和腺体、游离凝闭血管、暴露分离保护神经等,因此除观察内镜外,往往还需要1把主超声刀和1把辅助钳,因此三孔法全腔镜甲状腺手术需要建立2条穿刺路径,而且分别位于胸部2侧,呈对角分布。虽然穿刺的Trocar很细,但是仍然有可能影响胸部筋膜组织、乳腺和肌肉。如何在现有三孔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创伤,又能完成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国内曾有先驱进行过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探索,然而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必须在单孔、单通道条件下进行,除观察内镜外,只有1把操作器械,操作难度极大、颈部肌肉和腺体无法牵拉、术野显露受限严重,而且内镜和器械形成的“筷子效应”非常明显,根本无法建立有效的操作“三角”。部分学者采用特殊的多方向电子腹腔镜来增加操作空间和观察角度,然而特殊器械的缺乏和软质镜头的“娇嫩”,在窄小空间内的超声电凝操作很容易损伤昂贵的镜头,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往往只是探索和研究性应用。部分学者采用肌肉和腺体悬吊技术进行暴露和牵拉操作,但是悬吊位置的固定性、牵拉距离的局限性,限制了多方向、高自由度、高灵活性的暴露和牵拉,因此操作难度较高、术中对重要解剖标志辨识困难、手术时间较长、只能用于腺体和肿瘤体积较小的甲状腺手术,更为关键的是一旦出现术中出血、解剖变异等异常情况,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及时处理,因此需要中转为开放手术,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此外,切除甲状腺后,必须将标本置入安全、隔绝的标本袋中完整、无播散地经过穿刺孔道取出,取出过程中一旦标本袋破裂,将造成穿刺孔道污染、切口感染、异物残留或肿瘤细胞种植等。三孔法除观察内镜外,还有2把辅助器械,可以很方便地在手术空间内相互配合,打开标本袋口,将切除的腺体放入后取出。然而,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除观察内镜外,只有1把辅助器械,在缺乏牵引张力的情况下,很难打开足够大的标本袋口,放入腺体收紧袋口并取出,因此单孔甲状腺手术后标本的取出,尤其是较大体积标本的取出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高难度挑战。 经过精心准备、反复构思、精确设计,邱伟华主任医师在大量三孔法全腔镜甲状腺手术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普通常规器械开展了单孔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只通过1条位于胸壁深筋膜浅层疏松结缔组织内的穿刺路径,就可以建立操作空间,而且可以显著减少手术中皮下分离面积,因此手术创伤远远低于三孔法,使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向微创和美容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邱伟华主任医师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首先研发了一种新型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专用多功能可变角度腔镜手术辅助操作器。这种手术辅助操作器的工作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塑性和人体工学,能够适应各种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深浅、不同牵引张力等各种复杂解剖条件,提供良好的腔镜甲状腺手术视野。这种操作器还能模拟手术器械,随意地完成“推”、“拉”、“抬”和“压”等手术操作动作,能够完美配合超声刀,重建操作“三角”,创造操作张力,达到“腔内”第二辅助操作器械的重要作用,能够非常简单地处理体积较大的腺体和肿瘤组织。目前邱伟华主任医师团队能够处理直径高达5厘米的甲状腺肿瘤,并完成中央组淋巴结清扫。 针对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难点,这种操作器能够创造出足够的避免超声刀热能副损伤的安全距离,与邱伟华主任医师独创的超声刀“刮剥”解剖技术相结合,能够清晰解剖颈部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和脏器,能够完成除缝合以外的各种操作,能够增加淋巴清扫的彻底性,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使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突破禁区、缩短学习曲线,手术质量明显提高。 目前邱伟华主任医师团队已将三孔法颈部无瘢痕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全面升级为单孔腔镜手术,截止2020年8月内已完成颈部无疤痕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术超过700例,随访结果提示了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2020年7月邱伟华主任医师的颈部无疤痕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获得《2020广慈临床技术创新奖》。

邱伟华 2020-09-01阅读量2.1万

中医药可以治疗甲状腺结节吗?

病请描述:转发,发表于2020-07-1518:37:27 甲状腺结节作为一种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显著上升[1]。在《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中指出,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B超检出率为20%-76%,甲状腺结节中的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2]。这也提示我们对于甲状腺的病变要密切关注。 中医根据甲状腺结节症状、部位等将其归属于“瘿瘤”范畴。《释名.释疾病》说道“瘿,婴也,在颈婴喉也。”所以甲状腺结节古称瘿病。 相较于西医治疗甲状腺结节,传统中医药治疗理论更加久远全面。例如明代《外科正宗》记载”海藻玉壶汤”治疗该病,以“化痰软坚”,“消瘿散结”为治疗原则;清·林珮琴《类证治裁》指出“筋瘿者宜消瘿散结,血瘿者宜养血化瘿,肉瘿者宜补气化瘿,气瘿者宜理气消瘿,石瘿者宜软坚散结”等。 随着现代中医药的发展,根据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症状表现和舌脉征象,中医辨证常分4型:气郁痰阻型,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消瘿;痰结血瘀型,治宜理气活血,化痰消瘿;肝火旺盛型,治宜清肝泻火,消瘿散结;心肝阴虚型,治宜滋养阴津,宁心柔肝[3]。另有陈如泉教授指出痰湿和瘀血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出“疏风散结”“解毒散结”“化痰散结”“理气散结”“活血散结”“温阳散结”“养阴散结”“益气散结”“利水散结”等方法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4]。因此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目前主要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化痰为主要治疗方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陕西省著名老中医贾堃先生在《金匮要略》“硝石矾石散”的基础上加减,潜心研究十余年所得中药抗肿瘤药平消片[5],临床上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取得很好疗效。现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平消胶囊是平消片的更新换代产品,由郁金、、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枳壳等8味中药组成。五灵脂、干漆,散瘀活血,攻坚破积,止痛消结;郁金、白矾,疏肝解郁,消炎解毒,利胆除烦;火硝,消坚化瘀,推陈致新;马钱子粉,通络除湿,祛毒消肿,提神补脑,通血脉;仙鹤草、枳壳,强心滋补,利气宽肠,消痞疏滞,活血止血。8种药综合起来,有攻坚破积,去息肉,蚀腐肉,解毒强心,利气止痛,健胃养血,健脾理气之功[5]。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解毒止痛的功效。对毒瘀内结所致的肿瘤患者具有缓解症状,缩小瘤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作用。 唐源,李宇华等用平消胶囊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药效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给丙硫氧嘧啶诱导的甲状腺肿模型大鼠口服给药平消胶囊36天,结果:给药期间,大鼠甲状腺在外观形态方面有一定的减小,结合各组大鼠甲状腺湿重情况,结果表明平消胶囊可抑制甲状腺肿大。给药组大鼠FT4、TSH、T3明显下降,TGAb明显回升,表明平消胶囊可显著改善单纯性甲状腺肿大鼠的FT4、TSH、T3和TG-Ab指标。结论:平消胶囊可通过调控FT4、TSH、T3和TGAb进而改善大鼠甲状腺肿大[6]。 平消胶囊临床上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孝文应用中成药制剂“平消胶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平消胶囊组显效率25%,有效率45%,无效率30%。结果显示平消胶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满意,辅助甲状腺素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对于甲状腺多个结节病例疗效更好,未见毒副作用[7]。孙明皓等采用平消胶囊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平消胶囊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缩小结节本身的大小,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甲状腺失活结节的吸收。联合微波消融术其有效率达95%[8],相较单纯微波消融术提高了14个百分点。孟凡东等人[9]将其用于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发现平消胶囊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有较好疗效,治疗后患者部分指标优于左甲状腺素钠片。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理论全面、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为现代治疗甲状腺结节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平消胶囊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消肿的作用,对于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而言,不能不说是完全符合其治疗原则的绝佳方剂。五十多年临床应用,说明在治疗剂量下平消胶囊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牛玲,李博一,文磊等.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研究.实用糖尿病杂志[J].2017,2(13):16-18. [2]高明等,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中国肿瘤临床[J].2012,39(17):1249. [3]陈玲,郭盼盼等.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研究进展.河北中医[J].2019.12,41(12):1914-1920. [4]周培培,向楠,赵勇.陈如泉教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疾病验案3则天津中医药,2019,36(8):743-746. [5]贾堃.中医癌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36. [6]唐源,李宇华,周慧萍等.平消胶囊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药效的实验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11):1860-1865. [7]王孝文.平消胶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40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191):150. [8]孙明皓,王宽宇.微波联合平消胶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世界临床医学·2017.4,11(7):35-36. [9]孟凡东,李伟.平消胶囊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观察.中国药师·2017,20(3):506-508.

费健 2020-07-17阅读量1.2万

肝癌靶向治疗面面观

病请描述:肝癌作为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早期可以通过多种局部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无水酒精注射等进行治疗。然而,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肝癌患者起病即为晚期肝癌,失去手术切除、局部消融等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对于不可切除进展期及转移性肝癌患者,系统性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化疗及免疫治疗。最新的国际指南及2019年卫健委新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都将分子靶向治疗作为晚期肝癌的标准治疗策略。然而,肝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选择众多,如何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治疗疗效是广大患者最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哪些肝癌患者需要进行分子靶向治疗。根据国际权威指南及卫生部诊疗规范,以下几类肝癌患者推荐进行分子靶向治疗:1、 诊断肝癌时合并肝内大血管侵犯(如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的患者;2、 肝癌合并远处转移的患者,如淋巴结转移,肺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的患者;3、 虽然没有出现血管侵犯、远处转移,但肝内多发性肿瘤,进行介入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哪些患者不适合分子靶向治疗?虽然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进展期或转移性肝癌主要治疗策略,但一下患者并不适合进行分子靶向治疗:1、肝功能严重失代偿的患者,包括黄疸、肝性脑病、难治性腹水或肝肾综合征;2、体力评分不佳(ECOG ≥2分)的肝癌患者;3、合并严重感染的肝癌患者;4、有活动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肝癌患者;5、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的肝癌患者;6、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目前肝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有哪些?一线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一线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南首先推荐的、治疗效率最高的分子靶向药物,包括:1、索拉非尼索拉非尼是第一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晚期肝癌的一线靶向治疗药物。作为口服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通过阻断RAF/MEK/ERK信号通路并抑制VEGF,PDGFR抑制肿瘤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在欧美地区开展的SHARP临床研究和在亚太地区开展的ORIENTAL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了索拉非尼在晚期肝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开创了肝癌靶向治疗时代。这两项著名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索拉非尼治疗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肝癌患者都具有生存获益。2、仑伐替尼继2007年索拉非尼被批准为晚期肝癌一线用药后,多种抗血管分子靶向药物陆续展开国际大型III期临床试验,如布立尼布(Brivanib)、舒尼替尼 (Sunitinib)、 利尼伐尼(Linifanib)等,然而这些药物在控制肝癌的疗效方面均未能超过索拉非尼,试验都以失败告终。仑伐替尼(Lenvatinib,E7080)是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18年,一项开放性、多中心、Ⅲ期非劣效研究(REFLECT)证明仑伐替尼在总体生存期OS方面不劣于索拉非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REFLECT研究亚组分析发现仑伐替尼对于亚洲肝癌患者,尤其是乙肝相关的肝癌患者生存获益显著。基于REFLCET研究,仑伐替尼先后获得日本,欧美,中国FDA上市批准,并作为Ⅰ级推荐写入2018版《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二线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二线分子靶向药物,是一线靶向治疗药物失效或是耐药,或者不能耐受一线用药的情况下,选用的药物。目前晚期肝癌的二线靶向药物包括:1、瑞格非尼长期以来,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的二线靶向治疗探索十分困难,多项国际大型Ⅲ期临床研究均以失败告终,包括抗血管生成小分子靶向药物布立尼布,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等。瑞戈非尼是索拉非尼的氟代药物,其分子结构与索拉非尼相似,可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激酶,具有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细胞增殖等作用。2016年,瑞戈非尼二线治疗晚期肝癌RESORCE临床研究发现,瑞戈非尼较安慰剂可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和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基于RESORCE研究,2017年,美国FDA和中国FDA相继批准瑞戈非尼用于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或耐药的晚期肝癌患者。2、卡博替尼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一种新的多靶点抗肿瘤药物,最初用于晚期甲状腺髓样癌和肾癌的治疗。针对晚期肝癌的CELESTIAL临床研究表明,卡博替尼治疗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0.2个月,安慰剂组为8.0个月(HR=0.76,P = 0.005);疾病控制率两组分别为64%及33%。CELESTIAL临床研究是继瑞戈非尼后又一项二线治疗晚期HCC获得成功的Ⅲ期临床研究。2019年1月,美国FDA正式批准卡博替尼用于晚期肝癌患者的二线治疗。目前,由于卡博替尼尚未获得CFDA正式批准,国内尚无法开具卡博替尼作为肝癌的二线靶向治疗的处方用药。3、雷莫芦单抗AFP升高的晚期肝癌患者预后很差。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大约有一半的患者AFP≥400 ng/ml,需要有效的治疗药物用于这类患者。雷莫芦单抗是人IgG1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VEGFR2配体的活化。在之前的随机、对照Ⅲ期REACH临床研究中,雷莫芦单抗作为二线治疗索拉非尼进展晚期肝癌患者未能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但在基线AFP≥400 ng/ml的亚组中,总生存期获得了延长。基于REACH研究亚组分析的结果,REACH-2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估了雷莫芦单抗用于AFP≥400 ng/ml的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雷莫芦单抗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长于安慰剂组(8.5个月vs 7.3个月,HR= 0.710,P=0.0199)。无进展生存结果提示雷莫芦单抗治疗组亦优于安慰剂组(2.8个月vs 1.6个月;HR=0.452,P<0.001)。REACH-2临床研究是第一个基于肿瘤标志物筛选的肝癌患者人群中获得阳性结果的Ⅲ期临床研究,为基线AFP升高的患者的二线治疗带来了新选择。晚期肝癌患者如何选择适合的分子靶向药物?肝癌靶向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肿瘤情况,肝功能,体力状态,副作用发生的风险以及经济因素进行综合判断。索拉非尼作为肝癌第一个进入医保的分子靶向药物,其疗效及安全性经历了十余年临床实践证实,已成为中国晚期肝癌患者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线靶向药物。仑伐替尼是2018年新获批的分子靶向药物,其治疗疗效不劣于索拉非尼,在具有乙肝感染背景的肝癌患者人群中疗效更佳,但目前尚未进入医保,属于自费使用的靶向药物。瑞格非尼是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的首选二线靶向治疗药物。瑞格非尼治疗靶点较索拉非尼更加广泛,其手足综合征,腹泻,高血压等副作用较索拉非尼更为明显。因此,对于无法耐受索拉非尼副作用的肝癌患者,亦不推荐使用瑞格非尼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如果甲胎蛋白>400ng/mL,可以考虑应用雷莫芦单抗进行治疗。而对于甲胎蛋白阴性的患者,卡博替尼是目前可以选择的二线靶向治疗药物。然而,这两种靶向药物目前仅在美国及欧盟地区获批上市,国内患者需要等待CFDA批准后才能通过正规处方购药。一线二线靶向治疗都失败了,后续治疗如何进行?目前晚期肝癌尚无标准的三线靶向治疗药物,因此二线靶向治疗失败的患者治疗成为晚期肝癌治疗的难题。解决的方案目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参加新药临床研究,例如参加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临床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的联合治疗临床研究;二是采用靶向治疗和局部治疗之间的联合模式。在靶向治疗过程中根据肿瘤的进展情况给予相应的局部治疗,例如靶向治疗联合介入或肝动脉灌注化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免疫治疗联合射频、局部放疗等治疗策略。晚期肝癌与其他瘤种的治疗模式不同,已发生远处转移的肝癌患者,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其肝脏局部病灶进行治疗;如果肝外病灶没有进展,仅仅是肝内病灶进展时,可以先进行肝内局部治疗;当肝内广泛进展不能实施局部治疗时,再调整系统治疗措施。结语随着肝癌靶向治疗及新兴的免疫治疗的出现,中晚期肝癌的治疗进入了多元化、多模式时代,多种新型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得到了大大的延长。今后晚期肝癌的治疗模式将向慢性病管理模式转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以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为特色,秉承肝癌治疗全程管理的理念,将肝癌的局部治疗及系统治疗相结合,充分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肝病及肿瘤生物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完整的计划方案,并动态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适时修订和不断完善治疗方案,开展多学科联合的个体化治疗,为广大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殷欣 2020-05-16阅读量1.0万

甲状腺疾病跟男性生殖有关系吗?

病请描述:甲状腺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 简称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甲状腺癌等几大类。其中与男性生殖相关的主要为甲亢和甲减两类疾病。 甲亢是由于体内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各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从而引发一系列内分泌疾病的统称。甲亢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主要为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精液质量异常,这3种现象均与男性生育密切相关。原因可能是甲亢引起男性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系统平衡紊乱。临床上男性甲亢患者血液中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零酮(T)、雌二醇(E2)均增高。当FSH、LH升高时,睾丸生精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精液参数变差,雌二醇增高后,就会降低男性的性欲望。但是,当甲亢病情经过治疗稳定后,很多的精液异常患者会恢复正常。 甲减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降低,机体代谢各系统功能减低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可有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心血管病变及性激素异常等合并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能造成睾丸合成睾酮减少,精子的生成与睾酮水平密切相关,当人体睾酮合成减少时精子生成就会受到抑制,造成精子浓度下降、活力降低。同时甲减还可以引起勃起功能障碍,也会对男性生育造成负面影响。甲减患者在补充甲状腺素纠正病情后,大部分患者精液质量恢复正常。 甲状腺疾病可以影响男性精液质量及性功能,造成不育,但是及早诊治,病情恢复后大部分患者的精液质量可以恢复正常,孕育后代。

叶臻 2020-04-21阅读量9463

肿瘤患者膳食指导原则

病请描述:肿瘤患者膳食指导原则 1.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2.     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 3.     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 4.     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5.     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 6.     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7.     限制精制糖摄入。 8.     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期和康复期膳食摄入不足,在经膳食指导仍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时,建议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关于食材选择 (一)谷类和薯类 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成年人每天摄入200g~400g为宜。在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注意粗细搭配。   (二)动物性食物 适当多吃鱼、禽肉、蛋类,减少红肉摄入。对于放化疗胃肠道损伤患者,推荐制作软烂细碎的动物性食品。同时应增加白肉,减少红肉的摄入。   日常生活中,可以简单地大致分类如下:四条腿的动物如猪马牛羊是红肉,两条腿的动物如鸡鸭鹅鸟是红白相间,没有腿的动物如鱼是白肉。   加工肉制品如香肠,腌肉,火腿等统称为加工肉,加工肉与红肉的作用相似,可归属于红肉范畴,也会提高多种肿瘤的发病率。 (三)豆类及豆制品 每日适量食用大豆及豆制品。推荐每日摄入约50g等量大豆,其他豆制品按水分含量折算。   (四)蔬菜和水果 推荐蔬菜摄入量300g~500g,建议各种颜色蔬菜、叶类蔬菜。水果摄入量200g~300g。   (五)油脂 使用多种植物油作为烹调油,每天在25g~40g。   保健品可不可以吃? 过年期间难免会收到很多亲朋送来的保健品,这些保健品能不能吃呢?需不需要自己去购买服用呢? 普通的如“蜂蜜、脑白金、核桃粉等”,贵重的有“虫草、燕窝、阿胶等”,这些属于食疗的范畴,可以服用;但没有必要自己去购买服用,平时注意饮食均衡,补充微量元素即可,况且一根虫草发挥的功效也是微乎其微,如果想靠这些来补充营养,就像是冬天拿毛爷爷来烤火。当然,如果你是土豪,那当我没说。   但是对于其他组成复杂或是很多叫不出名字的保健品,大家需要谨慎对待,因为基本上所有的保健品都是未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考究。   在各路营销中,那个最开始「可能有效」的作用却一直被夸张地宣传为「科学研究发现它有 XX 功效」。有人觉得服用保健品后,身体的某一方面得到改善,这种改善很有可能是保健品中添加了药物成分。   那么吃保健品对身体究竟会有什么影响? 1.     吃了没用,但无危害,但是确是浪费钱,特别是对经济压力偏大的肿瘤患者来说。 2.     添加药物成分,影响正常治疗。是药三分毒,如果你还在接受治疗,自己平时也在吃药,再加上保健品中的药物成分,就可能导致药物过量。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3.     过度把希望寄托在保健品上,耽误正常治疗。   总之,不建议大家平时自行购买保健品服用,如有亲友相赠,先经过自己主治医师的同意再进行服用,以最大化保证自己的安全。   需不需要忌口? 忌口的问题很受人们的关注,很多病人和家属经常向医疗专家询问这个问题,其实这个事情要从不同角度来看。   就目前的临床研究来说,能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需要绝对禁忌的包括以下:烟、酒、霉变食物、烧烤(火烧、炭烧)/腌制和煎炸的动物性食物。   而对常见的食物并没有特殊禁忌,至少目前尚未有大型研究报导,但是注意虽然没有绝对禁忌一说,但都有一个量的问题,所以建议大家均衡饮食,营养全面。   甲状腺癌与乳腺癌的饮食问题 1. 甲状腺癌患者能吃碘盐吗? 能不能吃碘盐是甲状腺癌患者最常见的问题,大家都觉得甲状腺癌的发生与过度摄入相关;其实不然,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与食盐加碘存在联系的推论依据尚不充分,缺乏足够的证据。   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癌。因此,我们提倡一个平衡的饮食,不要过量的补碘,也不要让碘缺乏,碘缺乏会引起很多疾病,也包括甲状腺癌,有两种类型甲状腺癌(滤泡癌和未分化癌)的发生也是和低碘有关系的。   有些患者认为甲状腺癌都是由高碘引起的,因此当患有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癌行手术治疗后,十分注意饮食中碘的摄取,倾向使用无碘盐。鉴于目前大多甲状腺癌患者都处于富碘的地区,因此建议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适当低碘饮食,但对于处于低碘地区的患者,则无需常规食用无碘盐。   2. 乳腺癌患者能吃豆制品吗? 乳腺组织是雌激素的“靶”组织。身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过高,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平衡失调,都会导致发生乳腺癌。   豆类富含黄酮类和以黄酮类为配基的糖甙等植物雌激素,已有研究显示可通过增加异黄酮的摄入降低体内类固醇激素水平而作为雌激素拮抗剂,从而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所以豆类不仅不会诱发乳腺癌,反而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   奶类与乳腺癌发生危险的关系,不同的研究报道,其结果也不一致。由于饲养原因,人体会通过牛奶摄入大量雌孕激素而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鉴于此,乳腺癌患者还是尽量少食用牛奶。此外口服含雌激素的药物、丰乳液及某些化妆品中的雌激素经皮吸收,都会对乳腺癌的发病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付晓伶 2019-11-21阅读量8966

瑞金医院官微报道:竭尽全力,...

病请描述:竭尽全力,通力合作:为严重肺动脉高压母亲争得生命希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17-06-05近日,瑞金医院成功为一名患有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年轻妈妈进行了甲状腺恶性肿瘤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各学科充分准备,协同作战,使得原本需要4-5个小时的手术,顺利在2个小时完成,实现了一项原本不可能的任务。1雪上加霜的病情几乎让年轻妈妈绝望34岁的小陆是位年轻的妈妈,两年前妊娠期间发现患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当时小陆虽然顺利分娩,但是肺动脉高压却未能得到根治,需要每天服用6种不同的药物才能勉强控制病情。前不久她又被检查出得了甲状腺恶性肿瘤,而且已经发生了颈部淋巴结转移。小陆需要尽快接受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手术治疗,但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就是日常生活都有可能发生猝死,要接受手术无疑风险极高。复杂的病情让很多医生都望而却步,最后,小陆一家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了瑞金医院。2“我们不做这个手术,病人怎么办?”小陆右心导管测得肺动脉收缩压高达81mmHg,平均压58mmHg,是正常人的3倍!甲状腺血管外科的邱伟华主任医师收治小陆后也感到了压力,他说,小陆的肺动脉高压非常严重,走在路上都可能会发生猝死,接受手术对于她和医生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但作为医生怎么能拒绝这份对患者的责任呢?“我们不做这个手术,病人怎么办?” 3多学科协作,确保患者顺利“走钢丝”将小陆收治入院后,医院即刻召集心内科、普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等专家,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组织开展了多科会诊。同时,甲状腺血管外科主任严佶祺也调配科室医护人员,为患者治疗创造条件。麻醉科罗艳副主任指出,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血压波动耐受性很较差,麻醉时间越长,血压波动幅度将越不可控,加上手术刺激,极有可能发生术中心脏骤停、循环衰竭,因此建议手术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可是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通常要4-5个小时才能完成,2个小时内完成手术难度很高。但为了保障手术顺利和患者安全,必须放手一搏!各科室专家反复讨论及推敲,无论是手术方案、麻醉方案还是术后监护,甚至是手术室衔接的每一个细节,专家们都考虑周全并制定了严密的方案和应急预案。4周密准备,是为了与时间赛跑手术前,甲状腺血管外科手术团队对于手术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反复操练,在确保手术安全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压缩手术时间。手术室护士长也指挥进行流程优化,从电梯等候到加速接台,每一步都希望能为患者争分夺秒。麻醉团队更是严阵以待,插管、监测、维持麻醉深度、小心翼翼地使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每一步都异常谨慎又迅速有效。手术团队飞速为患者进行手术,当医生小心翼翼地缝完最后一针,大家不约而同抬头望向时钟,时间最终定格在了2小时整,手术大获成功!术后,小陆被送往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科李磊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和麻醉团队共同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细心用药以及术后护理。两天后,小陆转入了普通病房休养,不久便康复出院,三个月后的复查结果显示小陆恢复非常好。为了患者的安全,瑞金医院各科室充分准备、协同作战,紧凑的流程、完美的配合,成就了这名特殊病患的成功救治! 编辑 李东

邱伟华 2019-10-27阅读量9835

规范性淋巴结清扫对提高甲状腺...

病请描述:规范性淋巴结清扫对提高甲状腺癌预后的重要意义 邱伟华 赵起悟 据统计显示,近10余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约4.6倍,已成为发病率快速上升的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癌尤其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女性和男性发病比例为3:1。目前国内平均甲状腺癌发病率为7.7/10万,其中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为8.28/10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是近10余年来我国癌症谱中女性恶性肿瘤上升速度最快的肿瘤。目前,导致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快速上升的原因尚不清楚,检测手段的提高能够解释部分原因,但是仍有多种因素与甲状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例如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长、不良情绪的积累等。随着甲状腺癌诊断的明确,接受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数量也逐年增加。正如上海瑞金医院邱伟华主任医师在《甲状腺手术是个“小手术”吗?----什么是完美的甲状腺手术》中,特别强调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的规范化淋巴结清扫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是“规范化淋巴结清扫”?我们这就来了解一下它的来龙去脉。 1. 颈部淋巴结解剖基础 根据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外科组、美国内分泌外科医师协会(AAES)、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以及美国头颈学会(AHNS)共同讨论的结果,明确定义了颈部淋巴结分区的统一术语。VI区即为传统意义上的中央区淋巴结,甲状腺即在此区域内,其位于颈前正中部,包括喉前淋巴结(Delphian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和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其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外界为双侧颈动脉鞘,前界为深筋膜的浅层,后界为深筋膜的深层。AJCC第8版更新了甲状腺癌TNM分期系统,将VII区淋巴结转移,从侧方淋巴结转移(N1b)更改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N1a)。VII区紧贴着VI区的下缘,为胸骨上缘以下至无名动脉以上,虽然从解剖上看,其位于颈部以外,但该区域的淋巴结与甲状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颈部淋巴结分区的重新定义对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规范化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手术是甲状腺癌唯一根治性治疗方法,但颈淋巴结清除范围还没有统一标准。上海瑞金医院邱伟华主任医师团队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对甲状腺癌患者行规范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提高甲状腺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规范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但是作为甲状腺癌转移的首站区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会比其他区域更高,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分化型甲状腺癌为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及滤泡状甲状腺癌。临床研究统计表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可高达60%,而甲状腺髓样癌淋巴结转移出现得更早。对于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与仅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相比,同时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患者的术后治愈率更高且复发率更低。相对于初次手术,甲状腺癌再次手术难度较大,也更有可能发生手术并发症。为了避免因淋巴结复发而再次手术,应当在初次手术时规范性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在规范性淋巴结清扫基础上,即使术后出现肿瘤复发转移,在原发肿瘤良好根治基础上进行的二次选择性颈淋巴结根治术,无需清除颈部VI区,可以避免喉返神经损伤,而且根治效果更佳,对提高甲状腺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规范性淋巴结清扫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病理学资料,研究表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VI,然后转移至其他区域,因此VI区淋巴结清扫具有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意义,能根据复发危险因素精确区分低、中、高危层患者,借此评估临床优甲乐抑制治疗的效果以及判断是否需行术后131I 治疗。附件是邱伟华医生主刀的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复查超声报告,可见规范化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是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关键之一,对减少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通过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邱伟华 2019-10-27阅读量1.2万

如何认识脑转移瘤?

病请描述: 简介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约为颅内原发肿瘤的10倍。约3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最常见的颅内转移瘤为肺癌转移(约50%),其次为乳腺癌(约20%)、黑色素瘤和肾细胞癌(10%)、胃肠道及绒癌、甲状腺癌颅内转移等。转移途径主要有:血液转移、淋巴转移及直接侵入。转移部位:80%的脑转移瘤发生在大脑半球,15% 发生在小脑,5% 发生在脑干。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分支血管较窄,所以转移瘤好发于此处。脑转移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短,仅为2-3个月,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积极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包括颅高压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等)、局部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偏瘫、偏侧感觉障碍,部分失语,偏盲;位于小脑的患者有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后组颅神经症状,如吞咽困难易呛咳等)。检查:血液检查:一半的患者血沉加快,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常增多,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减少。特异性的肿瘤相关指标检查可提示肿瘤的性质和严重程度。CT扫描:可定位并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状及脑组织、脑室的改变;肿瘤常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混杂密度者常为肿瘤内有坏死囊变。强化后大多有明显的块状或环状影像增强、肿瘤周围常有低密度脑水肿带(小病灶大水肿)。MRI:MRI是较CT更为重要的检查,不但可以发现一些小病灶。而且还能精确显示肿瘤和重要神经结构的关系,鉴别原发脑肿瘤和继发的转移瘤。PET-CT/MRI:了解肿瘤患者全身转移和发生情况,以及多发脑转移或者原发肿瘤不明确的患者。如果身体其他部位活检困难,颅脑立体定向或者开颅活检可明确诊断。治疗 单一治疗无法根治脑转移瘤,目前讲究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全脑放疗(WBRT) 、化疗、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及预防性脑放射治疗(PCI)等。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8519

什么是桥本甲状腺炎?

病请描述: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桥本病课题组  4月18日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thyroiditis,HT)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最终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现代医学缺乏对HT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探讨治疗HT安全有效的方法是目前临床研究工作的热点。         中医认为本病因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属本虚标实之病,肝郁气滞证占很大一部分。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我们课题组提出“扶木培土制水”针法,经预试验观察安全可行、有效。因此,我院甲状腺MDT门诊、外科、内科和针灸科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开展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针刺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黄浦区卫生计生委2019BJ07,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1900021357)的临床试验,现招募志愿受试者。       招募对象(纳入标准):60例。 1)符合西医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伴甲减,同时符合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证。 2)年龄在20~45岁,性别不限。 3)自愿参加试验,并且知情同意者。       以下情况不在本次试验的研究范围之内(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 2)虽然甲状腺抗体阳性,但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者。 3)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或严重的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以及严重感染者。 4)有精神和心理方面异常表现或病史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5)对药物过敏者。       如果您愿意参加本项研究并通过筛选符合条件,我们将为您提供免费的相关体格检查和针灸治疗,研究结束时我们将支付您一定的交通和通讯费用补偿。 招募期限:即日起~2020年12月31日。 联系人:王文礼(18018668545) 联系电话:021-63037638-7312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瞿溪路1100号,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针灸推拿科(3楼)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 甲状腺多学科诊疗团队 桥本病课题

费健 2019-05-17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