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生长发育过程中娃喊骨头痛,家长需警惕 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家长会遇到孩子喊骨头痛的情况。作为医生,我想提醒大家,这并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我们警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儿童的骨骼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骨骼在生长时,会产生一种叫做“生长痛”的生理现象。生长痛通常表现为下肢疼痛,尤其是在夜间,疼痛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这种疼痛是暂时的,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会逐渐消失。 然而,除了生长痛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可能会导致孩子骨头痛。其中最常见的是骨折和关节扭伤。孩子在玩耍时可能会摔倒或撞到硬物,导致骨折。而关节扭伤则可能是由于过度运动或突然的暴力所致。这些伤害不仅会导致骨头痛,还可能伴随肿胀、瘀血等症状。 除了骨折和关节扭伤外,还有一些较为少见的疾病也可能导致骨头痛。例如骨髓炎、骨肿瘤等。这些疾病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骨头痛,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骨骼发育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当孩子出现骨头痛的症状时,家长需要密切关注。首先,要观察孩子的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如果疼痛较为轻微,且持续时间不长,那么生长痛的可能性较大。但如果疼痛较为剧烈,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如肿胀、瘀血等),就需要尽快就医。 在就医时,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X光、CT等),以确定骨头痛的原因。如果是骨折或关节扭伤等伤害所致,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如果是生长痛或其他疾病所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骨头痛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疼痛情况,及时就医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同时,我们也需要教育孩子注意安全,避免骨折和关节扭伤等伤害的发生。 除了关注孩子的疼痛情况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孩子发生骨头痛: 合理饮食:保证孩子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钙质和维生素D。钙质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建议让孩子多吃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绿叶蔬菜等。 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同时还可以增强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减少受伤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运动或不当的运动方式可能会导致骨骼负担加重,引发疼痛。因此,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孩子的运动时间和强度。 注意安全: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状况,教育孩子注意安全意识。在户外玩耍时,要注意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在家中也要注意家具的摆放和高度,避免孩子攀爬或跳跃时发生意外。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骨骼发育状况和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生长痛、骨折、关节扭伤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干预。
生长发育 2024-01-12阅读量2561
病请描述: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形成一个球窝式的结构。软骨是一种光滑的物质,覆盖在骨头表面,保护和缓冲骨头,并使它们能够轻松移动。髋关节疾病是指髋关节的软骨受损,导致关节间隙变窄,骨头之间摩擦,引起疼痛和僵硬。 髋关节疾病病因 ▪ 骨性关节炎: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也叫做退行性关节炎或老年性关节炎。它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恶化的关节退化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自然磨损所致。 ▪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软骨容易发生变性、坏死和退变,这些损害会导致软骨厚度降低、失去弹性,从而影响关节的正常运动和缓冲效果。在炎症持续存在的情况下,软骨的损害还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发病初期的表现为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最后可发生关节畸形,并丧失关节正常的功能。 ▪ 银屑病性关节炎:这是一种与皮肤银屑病相关的慢性发炎性关节炎,影响约30%的银屑病患者。 ▪ 创伤后性关节炎:这是由于髋部损伤或手术引起的关节软骨损伤或变形。 髋关节疾病的常见症状 ▪ 髋部或大腿内侧、外侧、前面或后面的疼痛; ▪ 髋部僵硬或活动受限; ▪ 髋部发出咔哒声或响声; ▪ 走路、上下楼梯、弯腰或穿衣服时感到困难; ▪ 肌肉萎缩或无力。 髋关节疾病的治疗方式 髋关节疾病治疗困难,但有多种治疗方式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和延缓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 物理疗法:物理治疗是髋关节疾病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物理治疗包括冷热敷、超声、红外、电疗、水疗等多种方式,这些方法都可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的修复。 ▪ 运动疗法:髋关节疾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康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包括瑜伽、普拉提、体操、步行等多种运动方式,这些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髋关节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剂、非甾体抗炎药、关节保护剂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消炎、保护关节。 ▪ 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不能有效控制髋部疼痛或改善生活质量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修复或替换受损的髋关节,恢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常见的手术治疗有: 1)髋关节镜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髋部皮肤上切开几个小孔,插入一根带有摄像头的细管(髋关节镜)和一些微型手术器械,来检查和治疗髋关节内部的问题,如软骨撕裂、骨刺、滑膜炎等。 2) 髋关节成形术:这是一种保留性手术,通过在髋臼或股骨头上切除一层受损的软骨和骨头,然后重新塑造它们的表面,使它们更加光滑和匹配,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3) 髋关节置换术:这是一种根治性手术,通过切除并用人工假体完全或部分替换受损的髋关节。根据替换的范围,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时替换股骨头和髋臼)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只替换股骨头)。 ▪ 营养治疗:饮食营养对于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患者应该适量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肉类等,以促进骨骼健康。 总之,髋关节疾病的康复治疗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疗方式,需要医护人员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采取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 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骨盆假体 上海交通大学王金武教授、戴尅戎院士数字医学团队长期致力于医学3D打印研究,包括3D打印术前模型、手术导板、植入物以及生物打印关节假体。 骨缺损通常是由外伤、疾病(如骨肿瘤、骨质疏松症或创伤等)引起,需要进行假体修复重建或骨移植手术来恢复功能。传统治疗方案是使用自体骨或异体骨修复,这种方法的缺点有移植材料匮乏、易诱发供区并发症、骨吸收以及不能做到与患处完全匹配,影响舒适度,甚至可能会影响患者康复等。 使用3D打印个性化内植物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3D打印技术制造的个性化内植物,不仅有类骨的多孔三维结构,且孔径可自行定义,有利于周围骨组织长入,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盆肿瘤的切除与重建一直是骨肿瘤外科领域的难点,由于骨盆结构在人体承重和运动功能中的重要性,骨盆肿瘤切除后的功能重建十分重要,重建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骨盆重建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意义,这也是近年来修复重建外科的重要研究领域。相比于传统的骨盆假体,3D打印假体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它可以实现复杂的实体构建,使以往无法加工的个性化骨盆假体变得容易加工,从而能充分满足植入物与局部解剖的高匹配度。3D打印假体还具有多孔表面,有利于残余肌肉的附着点重建,手术中使用了3D打印导板的引导技术,也可使截骨范围变得更加精确。
王金武 2024-01-08阅读量2044
病请描述:2023年12月2日至4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肢体肿瘤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承办,上海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工作组,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上海市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会议,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肢体肿瘤分会会议暨第十一届上海骨肉瘤保肢治疗新进展高级研讨会----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学术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骨肉瘤的精准治疗与进展。长期以来骨肉瘤危害人类,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生命和健康。经过肿瘤领域的医务工作者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骨肉瘤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已有大幅度提高。但是骨肉瘤并没有彻底治愈,仍有部分患者面临死亡和致残的风险。在诸多领域如病原学,病理学,手术,疗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多学科合作等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国内外广大学者聚在一起交流经验,深入讨论。 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靖南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张长青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董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伟滨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肖建如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蔡郑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郝永强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严望军教授,担任大会副主席。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的知名专家做专题发言,专题讨论,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的报告。病例讨论由骨肿瘤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医生参加。旨在为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的医务工作者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拓展与深入骨肉瘤的诊疗进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会议讨论热烈,学术氛围高涨。 开幕致辞 开幕式由袁霆教授担任主持,向现场专家,同仁和参会的学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骨肿瘤外科主任董扬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靖南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科学院院长张长青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昕教授为大会致开幕辞。 图1 开幕式 (按会议出场顺序) 大师讲坛 第一节大师讲坛由林建华教授,肖建如教授和王国文教授主持。由牛晓辉教授,郭卫教授,沈靖南教授,王臻教授,邵增务教授和张伟滨教授进行专题演讲,内容涵盖广泛,包括骨肉瘤微环境、3D打印人工关节重建大段骨关节缺损,多学科整合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骨肉瘤精准治疗的困境和可行的途径、骨盆肿瘤精准切除与重建,以及骨肉瘤肺转移手术时机以及方式选择等内容。 图2 大师讲坛 (按会议出场顺序) 第二节大师论坛由蔡郑东教授和吕智教授主持。由李建民教授,屠重祺教授,汤小东教授,郭征教授,于秀淳教授和王晋教授作专题演讲。演讲内容包括邻膝关节骨肉瘤的精准切除与重建、3D假体重建四肢超极限骨缺损保肢保关节的关键技术、下肢肿瘤切除后重建失败的翻修策略、脊柱肿瘤切除个性化人工椎体设计与应用热点问题、有限翻修理念在肿瘤假体置换后机械并发症中临床应用初探,和脊柱肿瘤多阶段切除的持续进步等。 图3 大师讲坛 (按会议出场顺序) 学术研讨 随后的学术研讨会环节主题为保肢重建技术进展,由郝永强教授和朱夏教授主持。叶招明教授,刘巍峰教授,尹军强教授,李振峰教授,闵理教授,林秾教授和李靖教授做了精彩演讲。演讲内容包括髋关节恶性肿瘤全关节切除与重建、智能骨科技术辅助骨肿瘤地图形精准截骨重建、异环磷酰胺对骨肉瘤保肢率的中介效应评估、肌瓣转移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半骨盆假体置换术软组织重建的重要性、CTA肱骨假体治疗儿童肱骨近端肿瘤、儿童青少年四肢保持重建的决策思考。 基于保肢重建技术进展,随后展开了保肢重建的病例讨论。分别由徐海荣教授、杨毅教授、李浩淼教授带来的三个精彩的病例分享。讨论嘉宾为王坚教授、魏小二教授、李亚民教授和杨团民教授。分别针对病例从病理、影像、外科内科综合治疗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和点评。 第二节的学术研讨会主题为骨肉瘤化疗及靶向治疗进展。由张晓晶教授,徐绍年教授和严望军教授主持。吴荻教授、张星教授,周宇红教授,陈静教授,谢璐教授分别做了精彩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骨肉瘤的内科治疗进展、骨肉瘤的靶向治疗进展、过继细胞治疗在肉瘤中应用的机会与挑战、骨肉瘤肺转移的治疗、CTOS小圆细胞年热点解析。 随后进行了针对骨肉瘤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病例讨论,胡海燕教授与叶挺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两例内科治疗的骨肉瘤病例。讨论嘉宾是刘志艳教授,魏小二教授,沈赞教授,王守丰教授,何洪波教授和张清教授。 第三节学术研讨会主题是骨肉瘤治疗并发症和疑难病例。由樊振夫教授,张春林教授,李涛教授主持。演讲嘉宾为王晋教授,姚伟涛教授和孙伟教授。 演讲的内容包括肩关节周围骨肉瘤切除和肩关节融合的功能评价,骨肉瘤生物重建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和儿童保持假体设计改进。 针对骨肉瘤治疗的并发症和疑难问题,随后的病例讨论由张智长教授和周光新教授带来的,讨论嘉宾是周隽教授、魏小二教授、杨庆诚教授、张世权教授、方斌教授和李波教授。 学术研讨与病例讨论环节,针对专家带来的精彩复杂的疑难病例,除了讨论嘉宾以外,在场的多学科专家,也参与到了热烈的讨论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不同的学术观点。 闭幕致辞 最后由本届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骨肿瘤科主任董扬教授闭幕式致辞。本次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会议,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肢体肿瘤分会会议暨第十一届上海骨肉瘤保肢治疗新进展高级研讨会圆满落幕。
袁霆 2023-12-15阅读量4406
病请描述:这个周末,受2023年第六届东方肿瘤论坛邀请,我作了肢体骨肉瘤保肢治疗进展的报告。 在回顾这一领域的进展时,我的心情却难以平静。最近几个月,我们不得不为一些患者实施了截肢手术,他们中有的人原本是有机会避免这一命运的。让人感到深深的遗憾。 在今天这个保肢技术非常先进的时代,为何仍有患者需要面对截肢的现实?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 客观上,有些肿瘤严重损害了关键的神经和血管组织,保留肢体已经不再可行。 然而,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有些患者和家属在面对残酷的恶性肿瘤诊断时,难以接受这一现实。他们抱着希望,走遍全国,甚至去深山老林寻找神医来创造奇迹,结果却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当最终返回时,曾经可以保肢的,已经发展到只能通过截肢来缓解病情。 在当前的医疗诊断技术下,大多数肿瘤的良恶性诊断都相对明确。一旦医生确诊为恶性骨肿瘤,患者和家属需要做的,是第一时间接受正规标准的治疗。这样做,才有可能与死神最大希望地争夺生命。即使当地医院无法明确诊断,医生通常会建议前往更高级别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 另外,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需要大量深入地宣传医学科普,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而不是晦涩的专业术语,让患者,家属,以及所有看到的普通人,都能明白肿瘤的原因,发展,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针对这种类型肿瘤,当今的标准治疗方法,成功的概率,甚至标准治疗方法失败后可能的最新试验性探索性的治疗方法,方方面面,全面地让患者和家属理解,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做出最理性最及时也是最正确的决定。 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和肢体,避免原本不必要的截肢手术。 科普的路,依然任重道远。
袁霆 2023-12-11阅读量1004
病请描述:在我的骨肿瘤专家门诊,常有患者因为骨头上的肿瘤而来。有的是体检偶然发现,有的是癌症转移后才知,有的是疼痛后拍片发现,还有的是因为肿块悄无声息地增大。 特别是年纪大的老人,或有癌症病史的人,骨头上如果出现破坏,癌症转移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一旦怀疑癌症骨转移,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这转移是从哪里来的?”肺癌?肝癌?还是胃癌?只有找到源头,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例如,针对肺癌转移的治疗就要和针对肝癌的骨转移治疗不同,这样才更有效,病人的预期也更好。 但有那么一小部分病人,就算检查得再仔细,也找不到骨转移的源头。我们从骨转移处活检发现癌症来自于骨外,却在骨外找不到任何癌症的踪迹。这种状况让医生头疼,因为这类病人的治疗无法针对性,生存时间也通常比来源明确的病人短。 浙二院的同事专门研究了来源不明的骨转移癌 幸运的是,随着科技进步和多学科专家整合门诊的推广,这种现象有所减少。现在,上海六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开创多年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每一个来就诊的患者都通过多个专家综合考虑和讨论,大大减少了这类来源不明的骨转移癌情况。 然而,这种“来源不明”只能减少,无法杜绝,仍然有一些来源不明的诊断让我们无可奈何。 有极少一部分病人,所有检查完成后仍然不知道骨转移癌的源头 未来,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更多专家能同时在线讨论病例,这样的误诊情况将更少发生。 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的多专家讨论 总之,面对来源不明的骨转移,我们不再是束手无策。科技的进步和医生的合作,让我们在这场与癌症的斗争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袁霆 2023-12-04阅读量1365
病请描述:在面对骨科疑难杂症时,上海市民往往首选“六院”。2023年2月26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启动,标志着六院骨科将朝着“中国中心,世界标准”这一奋斗目标再次腾飞。 在骨科众多疑难杂症中,肿瘤尤为复杂。上海六院为了提升骨肿瘤的精准诊治能力,设立了“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这里汇聚了众多骨肿瘤相关专业的顶尖专家,他们团队协作,针对每位病人制定全面而精确的治疗方案。 “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多名专家讨论病情 所有骨肿瘤相关门诊现已迁至“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大楼。位于一楼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就诊体验。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国家骨科医学中心
袁霆 2023-11-27阅读量1018
病请描述:2023年11月23日,古都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骨科领域的顶级盛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骨科同道齐聚一堂,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同推动骨科事业的发展。 https://news.xjtu.edu.cn/info/1002/203789.htm 这不仅仅是一个会议,它是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圣地,一个让骨科医学迈向更高峰的契机。在这里,最新的骨科研究成果、创新理念和前瞻性观点激烈碰撞、融合,共同推动着骨科事业的飞跃发展,让更多的患者在这一进步中获益。 骨科的进步与科技的突破紧密相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正为这一领域注入前所未有的动力。想象一下,未来不同地区的医生能够无缝协作进行手术,甚至与机器人共同操作,这不再是科幻,而是即将到来的现实。 元宇宙中不同地区的医生无缝协作手术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精准化、微创化已成为医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大会的议程中已经能够看到,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诞生了许多精准微创的治疗新方法。 作为一名有幸在此次大会上发表演讲的医生,我深感荣幸能够分享我们团队在骨肿瘤微创治疗方面的成果和思考。这不仅是对我们团队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整个骨科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肯定。 上海六院骨肿瘤科袁霆医生介绍微创治疗骨肿瘤的临床研究工作 这次大会不仅仅是一次学术交流,它是骨科医学新纪元的开始。从西安传出的每一项新发现、每一种新思想,都将为全球的骨科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袁霆 2023-11-27阅读量1809
病请描述:在骨科疾病中,骨肿瘤相对罕见,而发生在胳膊近端位置的骨巨细胞瘤更是罕见中的罕见。这种疾病称为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占所有骨巨细胞瘤的4.3%-7.4%。由于这种疾病较为罕见,很多医生可能一辈子也未曾遇到过。那么,如何治疗这种疾病以获得最佳疗效呢? 对于罕见疾病的治疗,医生和医院往往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研究数据。因此,基于临床研究数据和个体经验的治疗方法并不适用于这种疾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海六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联合上海多家医院,包括瑞金医院、上海一院、上海十院等,集合了多家医院所有这类疾病的治疗情况,让零星的病人治疗数据整合起来,形成较大的数据,研究和追踪这几十个病人的治疗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他们逐渐了解了哪种治疗方法更为合理,哪种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不佳。 2023年,上海多家医院联合研究成果发表2023年,上海多家医院联合的肱骨近端肿瘤研究结果出炉了,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上。这项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完整切除之后的局部发生率是局部刮除复发率的十分之一。而反式肩关节置换手术后,病人几乎可以实现正常的功能。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肿瘤完整切除之后的关节置换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且并发症略高于保留肩关节的肿瘤刮除手术。 这项研究结果为治疗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多医院的合作和研究,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的特性和最佳治疗方法。这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也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治疗依据。未来,随着更多医院加入合作研究和经验分享,相信治疗骨巨细胞瘤的方法会更加完善和有效。 举报/反馈
袁霆 2023-11-20阅读量1278
病请描述:骨肿瘤的病人,每一个都带着满心的疑虑和恐惧。他们常常会问医生:“医生,我身上的肿瘤切除了之后不会复发了吧?” 或者,“你能保证这个肿瘤不再复发吗?” 然而,医生往往不能给出百分之百的肯定答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骨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形成和发展往往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等。这就意味着,在每一个个体的病例中,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的病因和病变情况。因此,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可能地消除肿瘤,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避免手术带来的其他问题。 其次,医学是一门不断探索和学习的科学。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骨肿瘤这种疾病,仍然存在很多未知的领域和复杂的情况。有时候,医生们甚至无法预测哪些病人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的发展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病人的身体状况、肿瘤的类型、分期等等。 最后,即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非常小心,也无法保证肿瘤不会复发。因为有些肿瘤细胞可能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而手术可能无法完全清除这些细胞。这种情况下,即使手术很成功,肿瘤仍然有可能再次出现。 因此,当医生无法肯定地回答你的问题时,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你的病情漠不关心,而是因为他们需要谨慎地对待每一个病例。他们需要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尽可能地制定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同时,他们也需要保持谦逊和诚实,让患者了解医学的未知领域和无法预测的情况。 那么,作为病人和家属,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首先,我们需要信任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他们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来治疗我们的疾病。其次,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态度。虽然疾病可能会带来痛苦和困难,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希望和信心。最后,我们需要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我们需要告诉医生我们的感受和疑虑,同时也要听取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总之,骨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治疗。虽然医学无法预测所有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信任医生、保持积极的心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我们就有可能战胜这种疾病。让我们一起面对挑战,迎接希望!
袁霆 2023-11-17阅读量1149
病请描述:在临床医学中,骨梗死是一种较为罕见却可能具有严重后果的病症。它通常发生在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病人身上,比如那些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由于这种疾病本身的罕见性,很多医生在遇到骨头上出现异常症状的病人时,会推荐他们前往我的骨肿瘤专家门诊进行诊断。 骨梗死的处理原则 一般而言,骨梗死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大多数病人在一生中都不会经历症状的变化。然而,还是有一小部分病人可能会遇到骨折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固定。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概率极低,骨梗死有时会发展为恶性疾病。 漏诊的风险与多学科诊断的重要性 由于恶变的概率极低,医生在诊断时可能会忽视这种可能性。例如,一位表现出骨梗死典型症状的病人,极大可能被普通门诊所忽视,来到我的门诊时,我看到了一些细节上一些不典型的骨质异常,但也无法确定。 让病人完善了检查之后,建议病人来到了我们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这个时候,整合门诊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这个骨肿瘤医生,还有肿瘤内科专家、影像科专家和病理科专家联合讨论后,深入分析并确定了病情。这个案例,通过多学科专家的仔细分析,一个被初步诊断为骨梗死的病人最终被确认为癌变。随后及时的化疗和手术治疗挽救了他的生命。 结语 疾病的发展,如同对未来的预测,充满了不确定性。但通过现有的证据,结合多学科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可以做出最及时和最准确的诊断。骨梗死虽然大多情况下不危及生命,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风险。因此,面对这类病症,综合、全面的诊断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袁霆 2023-11-17阅读量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