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骨科 > 骨科 > 骨肿瘤 > 内容

骨肿瘤内容

当癌症悄悄“搬家...

病请描述:在我的骨肿瘤专家门诊,常有患者因为骨头上的肿瘤而来。有的是体检偶然发现,有的是癌症转移后才知,有的是疼痛后拍片发现,还有的是因为肿块悄无声息地增大。 特别是年纪大的老人,或有癌症病史的人,骨头上如果出现破坏,癌症转移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一旦怀疑癌症骨转移,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这转移是从哪里来的?”肺癌?肝癌?还是胃癌?只有找到源头,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例如,针对肺癌转移的治疗就要和针对肝癌的骨转移治疗不同,这样才更有效,病人的预期也更好。 但有那么一小部分病人,就算检查得再仔细,也找不到骨转移的源头。我们从骨转移处活检发现癌症来自于骨外,却在骨外找不到任何癌症的踪迹。这种状况让医生头疼,因为这类病人的治疗无法针对性,生存时间也通常比来源明确的病人短。 浙二院的同事专门研究了来源不明的骨转移癌 幸运的是,随着科技进步和多学科专家整合门诊的推广,这种现象有所减少。现在,上海六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开创多年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每一个来就诊的患者都通过多个专家综合考虑和讨论,大大减少了这类来源不明的骨转移癌情况。 然而,这种“来源不明”只能减少,无法杜绝,仍然有一些来源不明的诊断让我们无可奈何。 有极少一部分病人,所有检查完成后仍然不知道骨转移癌的源头 未来,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更多专家能同时在线讨论病例,这样的误诊情况将更少发生。 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的多专家讨论 总之,面对来源不明的骨转移,我们不再是束手无策。科技的进步和医生的合作,让我们在这场与癌症的斗争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袁霆 2023-12-04阅读量1367

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中心搬至国...

病请描述:在面对骨科疑难杂症时,上海市民往往首选“六院”。2023年2月26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启动,标志着六院骨科将朝着“中国中心,世界标准”这一奋斗目标再次腾飞。 在骨科众多疑难杂症中,肿瘤尤为复杂。上海六院为了提升骨肿瘤的精准诊治能力,设立了“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这里汇聚了众多骨肿瘤相关专业的顶尖专家,他们团队协作,针对每位病人制定全面而精确的治疗方案。 “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多名专家讨论病情 所有骨肿瘤相关门诊现已迁至“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大楼。位于一楼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就诊体验。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国家骨科医学中心

袁霆 2023-11-27阅读量1018

骨科引领:2023西安COA...

病请描述:2023年11月23日,古都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骨科领域的顶级盛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骨科同道齐聚一堂,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同推动骨科事业的发展。 https://news.xjtu.edu.cn/info/1002/203789.htm 这不仅仅是一个会议,它是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圣地,一个让骨科医学迈向更高峰的契机。在这里,最新的骨科研究成果、创新理念和前瞻性观点激烈碰撞、融合,共同推动着骨科事业的飞跃发展,让更多的患者在这一进步中获益。 骨科的进步与科技的突破紧密相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正为这一领域注入前所未有的动力。想象一下,未来不同地区的医生能够无缝协作进行手术,甚至与机器人共同操作,这不再是科幻,而是即将到来的现实。 元宇宙中不同地区的医生无缝协作手术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精准化、微创化已成为医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大会的议程中已经能够看到,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诞生了许多精准微创的治疗新方法。 作为一名有幸在此次大会上发表演讲的医生,我深感荣幸能够分享我们团队在骨肿瘤微创治疗方面的成果和思考。这不仅是对我们团队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整个骨科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肯定。 上海六院骨肿瘤科袁霆医生介绍微创治疗骨肿瘤的临床研究工作 这次大会不仅仅是一次学术交流,它是骨科医学新纪元的开始。从西安传出的每一项新发现、每一种新思想,都将为全球的骨科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袁霆 2023-11-27阅读量1810

上海多家医院联手揭示胳膊骨巨...

病请描述:在骨科疾病中,骨肿瘤相对罕见,而发生在胳膊近端位置的骨巨细胞瘤更是罕见中的罕见。这种疾病称为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占所有骨巨细胞瘤的4.3%-7.4%。由于这种疾病较为罕见,很多医生可能一辈子也未曾遇到过。那么,如何治疗这种疾病以获得最佳疗效呢? 对于罕见疾病的治疗,医生和医院往往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研究数据。因此,基于临床研究数据和个体经验的治疗方法并不适用于这种疾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海六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联合上海多家医院,包括瑞金医院、上海一院、上海十院等,集合了多家医院所有这类疾病的治疗情况,让零星的病人治疗数据整合起来,形成较大的数据,研究和追踪这几十个病人的治疗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他们逐渐了解了哪种治疗方法更为合理,哪种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不佳。 2023年,上海多家医院联合研究成果发表2023年,上海多家医院联合的肱骨近端肿瘤研究结果出炉了,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上。这项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完整切除之后的局部发生率是局部刮除复发率的十分之一。而反式肩关节置换手术后,病人几乎可以实现正常的功能。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肿瘤完整切除之后的关节置换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且并发症略高于保留肩关节的肿瘤刮除手术。 这项研究结果为治疗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多医院的合作和研究,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的特性和最佳治疗方法。这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也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治疗依据。未来,随着更多医院加入合作研究和经验分享,相信治疗骨巨细胞瘤的方法会更加完善和有效。 举报/反馈

袁霆 2023-11-20阅读量1280

为何如此简单的问题,医生却不...

病请描述:骨肿瘤的病人,每一个都带着满心的疑虑和恐惧。他们常常会问医生:“医生,我身上的肿瘤切除了之后不会复发了吧?” 或者,“你能保证这个肿瘤不再复发吗?” 然而,医生往往不能给出百分之百的肯定答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骨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形成和发展往往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等。这就意味着,在每一个个体的病例中,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的病因和病变情况。因此,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可能地消除肿瘤,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避免手术带来的其他问题。 其次,医学是一门不断探索和学习的科学。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骨肿瘤这种疾病,仍然存在很多未知的领域和复杂的情况。有时候,医生们甚至无法预测哪些病人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的发展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病人的身体状况、肿瘤的类型、分期等等。 最后,即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非常小心,也无法保证肿瘤不会复发。因为有些肿瘤细胞可能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而手术可能无法完全清除这些细胞。这种情况下,即使手术很成功,肿瘤仍然有可能再次出现。 因此,当医生无法肯定地回答你的问题时,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你的病情漠不关心,而是因为他们需要谨慎地对待每一个病例。他们需要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尽可能地制定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同时,他们也需要保持谦逊和诚实,让患者了解医学的未知领域和无法预测的情况。 那么,作为病人和家属,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首先,我们需要信任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他们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来治疗我们的疾病。其次,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态度。虽然疾病可能会带来痛苦和困难,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希望和信心。最后,我们需要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我们需要告诉医生我们的感受和疑虑,同时也要听取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总之,骨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治疗。虽然医学无法预测所有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信任医生、保持积极的心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我们就有可能战胜这种疾病。让我们一起面对挑战,迎接希望!  

袁霆 2023-11-17阅读量1151

骨梗死也会恶变:不可忽视的隐患

病请描述:在临床医学中,骨梗死是一种较为罕见却可能具有严重后果的病症。它通常发生在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病人身上,比如那些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由于这种疾病本身的罕见性,很多医生在遇到骨头上出现异常症状的病人时,会推荐他们前往我的骨肿瘤专家门诊进行诊断。 骨梗死的处理原则 一般而言,骨梗死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大多数病人在一生中都不会经历症状的变化。然而,还是有一小部分病人可能会遇到骨折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固定。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概率极低,骨梗死有时会发展为恶性疾病。 漏诊的风险与多学科诊断的重要性 由于恶变的概率极低,医生在诊断时可能会忽视这种可能性。例如,一位表现出骨梗死典型症状的病人,极大可能被普通门诊所忽视,来到我的门诊时,我看到了一些细节上一些不典型的骨质异常,但也无法确定。 让病人完善了检查之后,建议病人来到了我们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这个时候,整合门诊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这个骨肿瘤医生,还有肿瘤内科专家、影像科专家和病理科专家联合讨论后,深入分析并确定了病情。这个案例,通过多学科专家的仔细分析,一个被初步诊断为骨梗死的病人最终被确认为癌变。随后及时的化疗和手术治疗挽救了他的生命。 结语 疾病的发展,如同对未来的预测,充满了不确定性。但通过现有的证据,结合多学科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可以做出最及时和最准确的诊断。骨梗死虽然大多情况下不危及生命,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风险。因此,面对这类病症,综合、全面的诊断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袁霆 2023-11-17阅读量2102

从“拆东墙补西墙...

病请描述:在医学的漫长历史中,治疗骨肿瘤一直是一项挑战。过去,当肿瘤侵犯到骨头时,医生们常常需要切除受影响的部分,然后用病人身体上的其他骨头来修补这个缺失。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却似乎是“拆东墙补西墙”,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和风险。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合金骨头。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取骨的需要,而且因为合金材料的强度和耐用性,这些人造骨头能更好地支撑身体。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精确地匹配患者的解剖结构,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现在,医学家们可以制造活动的合金骨头。这类假体不仅可以替代丢失的骨骼,还能实现接近正常的功能,比如关节活动。这将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更加自然地行走和活动。 那么,未来的肿瘤治疗将会怎样发展呢?随着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的进步,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加先进的解决方案。

袁霆 2023-11-14阅读量538

肿块患者,如何避坑:错误的第...

病请描述:   近段时间,收治了好几例肿瘤患者,在当地医院当成良性肿块做了手术,术后发现是恶性肿瘤。这种不适合的手术,医学中称为“非计划手术”(unplanned surgery),往往会导致患者生存的希望断崖般下降。 https://www.istockphoto.com/vector/c 其中有一位患者,胳膊上出现了一个豌豆大小的肿块,找到了当地县人民医院的外科主任,也是患者的同学好友,在门诊局麻下做了切除。可切除完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手术的地方又长出来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来到我们这里时,唯一的手术方式只剩下截肢了。 AI创作画 Edge chatgpt创作画 这种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只能唉息和遗憾。我们不能去苛责那位好心的县人民医院的外科主任同学。大多数医院没有骨肿瘤科,更没有完善强大的整合团队,医生每天接触到的,只是常见的外伤,骨折,腰腿痛,看多了,自然而然会想当然。据统计,外伤的发生率是每年每一千人有3.2人,40岁关节炎的发生率每年每一百人有14人,但是,恶性骨肿瘤发生率为每一百万人有9人,这里的分母不是每千人,或每百人,而是每一百万人。很多县城人口可能还没有一百万。 一个病人骨折来到医院,因为发生车祸被撞了。经验不足的医生,包括病人自己与家属,都想当然认为是被车撞断的。但当你仔细问病人时,病人会回忆道,看到车来,想跑,一使劲,突然觉得腿断了,然后车才撞上的。这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案,完全不同的结局。后一种,就是因为骨头被肿瘤破坏了,是骨肿瘤引起的骨折,而不是车祸引起的骨折。 edge gpt image creator 遗憾的是,当地医院按照正常骨折用一块钢板帮助病人把骨折固定起来了。三个月后,病人的膝盖如足球般大小,来到了我的门诊。而且出现了其它部位的转移。这样的情况下,病人的预期寿命绝大多数不足两年。如果第一次手术能按照骨肿瘤原则正确处理的话,孩子的五年生存率超过60%。 第一次如果不是专业的骨肿瘤医生手术,大多数肿瘤切除后都会有残留。而残留的肿瘤像恶劣的种子必然会很快长大,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催枯拉朽地摧毁人体组织。 如果是第二次由骨肿瘤医生手术,骨肿瘤医生需要切除上次手术的所有区域,这意味着,更大的人体组织被切除,更严重的功能损失,更大的残疾。 如何避坑呢? 大家可以借助目前越来越准确的人工智能,gpt-4,bard,以及文心一言等。虽然这些人工智能无法精确地告诉你怎么做?但你会得到很多重要且基本正确的原则,当你把这些信息与医生交流的时候,有时会很好地提醒到医生。医生也就会在手术前做更完善的检查,来避免一刀失误千古恨的出现。

袁霆 2023-11-07阅读量1132

专家整合门诊----让肿瘤患...

病请描述:前段时间的好几位肿瘤患者,在当地医院诊断失误,导致了后续的治疗没有起到预期效果。来到我们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时,发现已经覆水难收了。后面的补救治疗与手术,疗效也大打折扣了。 骨肿瘤属于罕见病,特别是恶性骨肿瘤,发病率约百万分之九,发病率之低,可能很多医生一辈子都未见过恶性骨肿瘤,难免出现误诊误治。 发生在关节周围的疼痛常被认为是骨关节炎,这是因为中国的骨关节病人人数巨大,超过了1亿人,每个骨科医生门诊每天都会有大量的骨关节病人过来就诊,这也让很多医生会第一反应按照骨关节炎进行治疗,针灸,拔火罐,等,往往加速了肿瘤的发展和扩散。 根据《2021骨关节健康洞察报告》,骨关节问题已超失眠、脱发,“跻身”困扰国民健康的十大问题之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骨关节健康问题呈年轻化趋势,90后甚至00后都开始逐渐受到骨关节不适的困扰。 https://www.sohu.com/a/549877046_121 https://www.sohu.com/a/549877046_121 其实,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骨肿瘤医生,也会出现漏诊误诊。骨肿瘤医生更擅长手术治疗,切除肿瘤。而骨肿瘤治疗涉及到的影像学,病理学,化疗,放疗等知识,往往需要各学科专家一起讨论后才能给出最合理最正确的方案,病人的获益才会最大。 所以,现在很多有条件的大型医院,开设了专家联合门诊: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门诊,多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看诊,大大提升了肿瘤的诊断治疗的正确率,恶性骨肿瘤的病人生存希望也有了明显提高。

袁霆 2023-11-07阅读量957

揭秘骨巨细胞瘤复发的神秘面纱...

病请描述:骨巨细胞瘤,一种常见的骨肿瘤,手术后复发一直让医生和病人头疼。然而,我们的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复发原因,或许能破解这一难题。 我们回顾了2010年至2019年在我院接受手术的585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这些患者的数据经过深入分析后,揭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复发因素,有些甚至与我们的直觉和临床经验相违背。 虽然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但我们注意到门诊仍然不断有各地手术后复发的肿瘤病人。这促使我们决定科普将这一发现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引发对骨巨细胞瘤治疗的关注,降低复发率。 根据这十多年的骨巨细胞瘤患者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复发原因: 肿瘤大小:我们通常认为肿瘤越大,越容易复发。但我们的数据显示,这一观点并不准确。 肿瘤级别:一般认为高级别的肿瘤更易复发。然而,我们的数据并未支持这一观点。 骨折:过去认为发生过骨折的患者更容易复发。但我们的研究显示,这一观点并不成立。 肿瘤细胞生长活跃:我们常规认为生长活跃的肿瘤细胞更易复发,但数据并不支持这一点。 手术切口:传统上,手术切口通常按照经典手术入路进行。但我们的研究发现,手术切口的选址应基于哪里最薄弱就从哪里切开的原则。 年龄:我们常规认为年龄与复发无关,但数据显示,年轻患者更容易复发。 这些发现颠覆了我们对骨巨细胞瘤复发的传统认知,也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更多的人理解骨巨细胞瘤,提高治疗的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袁霆 2023-11-07阅读量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