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慢性疲劳综合征 > 内容

慢性疲劳综合征内容

中年男人要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

病请描述:                     人到中年,正处在人生和事业的顶峰阶段,但精神状态和一般的身体功能,包括性能力,都在下降,而各种疾病和异常却悄然不期而至。许多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分泌疾病、肝肾疾病等,以及过度肥胖的大肚腩、脂肪肝等在中年男人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而这些疾病的早期表现又往往不太明显而容易受到忽视,况且许多事业上非常 “成功”的男人往往拒绝或不愿意接受强健的自己也会患病的事实。从生理角度讲,这些中年男人容易患的各种疾病的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也不确定,却往往以性功能改变为首发症状出现。所以,切不可大意,不要忽视性功能改变背后所掩藏的潜在疾病,并且尽早接受专科医生的检查与咨询,确保身体的健康状态。毕竟,健康是最重要的。此外,生活在充满了激烈竞争和各种危机的现代社会的男人,往往容易出现心理和生理问题,尤其是中年男人。人到中年以后,各个器官的功能开始下降,没有了青年时期的精力和体力,使得男人容易出现疲劳、出现华发和“发福”等改变。生理上的变化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男人的心理和情绪。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负担,中年男人更容易发生于更年期完全不同的性格和心理上的某种变异性心理症状,表现为空虚 、无聊、犹豫不决等,被医学上称之为“灰色心理病”。中年男人产生灰色心理是难免的,也是万物由盛至衰的必然进程,而这种灰色心理一旦产生,反倒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趋严重。

叶臻 2017-12-08阅读量1.2万

跟痛症病因到底在哪里---原...

病请描述: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引起的跟部包括跟后、跟跖、跟内和跟外侧急、慢性疼痛。跟痛症是一个症状性名称。多发生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约2:l。特别是男性肥胖者及运动员,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发病机制:    正常人足底不是平的。足底中部向上呈弓形凹陷。从前向后的弓形称纵弓,从内向外的弓形称横弓。足底的弓形结构使人体负重时足部具有弹性。足的纵弓是由跖腱膜维持的。跖腱膜起自跟骨底面的结节,向前伸展,最后分成五股,分别止于五个足趾的趾骨上。跖腱膜的深面有趾短屈肌附着。跖腱膜与足弓之间的关系犹如弦和弓。因此,人在站立、行走时跖腱膜受到强大牵拉力以维持足弓的正常结构。如此,跖腱膜在跟骨的附着点经常受到强大的牵拉力的作用,这一区域的跖腱膜及跟骨骨膜容易损伤。另外,跟骨结节也是足的负重点,人体重量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跟骨结节上,这也是它容易损伤的原因之一。中老年人跖腱膜弹性减弱,跟骨骨质疏松,是易患此病的内因。突然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劳动是跟痛症发病的常见诱发因素。鞋底过硬时也易造成跟痛症。足跟是人体负重的集中区,足跟损伤后周围软组织可出现炎症反应。因足跟周围软组织坚韧,疼痛较重。软组织损伤后再负重可进一步加重损伤。因此,跟痛症可持续数月之久。综上所述,实际上是亘古周围张力平衡被打破,导致的张利失衡,跟骨处受损而出现无菌性炎症进而出现疼痛。临床表现与诊断: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常于劳累后出现。疼痛呈持续性,足跟着地时加重疼痛。检查时,跟骨底面有局限性压痛。严重者足跟软组织可发红及肿胀,压痛范围扩大。有时有其他畸形,为平底足等。X线检查在跟骨底可见到骨刺。有的病人无骨刺。骨刺大小与临床表现不成比例。有骨刺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可无骨刺。多数病人有跟骨骨质疏松。治疗:跟痛症病人行走困难,很多病人病史较长,影响病人日常生活,特别是对老年人影响更大。因此,应当重视对跟痛症的治疗。临床观察,积极正规地治疗能有效控制疼痛。否则,疼痛可迁延、漫长。治疗的根本是恢复足跟周围韧带的平衡,其中关键性的是腓肠肌和胫骨前肌,当这两块肌肉的拮抗作用解除,跟腱张力降低了,也就是足底筋膜张力恢复正常了,根痛自然就会回复了。其他治疗只是促进局部修复,加快恢复的方法而已。诱发运动不平衡的最常见因素就是腰椎和坐骨神经问题,导致下肢感觉运动功能紊乱和功能失调。1.尽量减少足部负重,让足跟部充分休息,为损伤愈合创造条件。必须行走时足跟部要垫厚软垫,减少对足跟的损伤。2.局部理疗或热敷。3.外用涂剂。患者可在家中进行,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方便的治疗方法。常用疗效较好的药物有扶他林乳剂、骨友灵、伤痛一喷灵、正红花油等。外用涂剂要注意使用方法。用药之前,应先用温水泡脚,然后用药。涂药范围应大于疼痛范围。用药后要按摩一段时间。4.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疼痛重的跟痛症患者可口服消炎止痛药。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愈合,缓解疼痛。常用的药物有:扶他林、西乐葆、布洛芬、芬必得、美洛昔康、洛索洛芬等。5.激素治疗。大部分病人经上述治疗后疼痛能缓解。部分病人疼痛重,这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小剂量口服强的松,疗效确实。强的松可与消炎,止痛药合用。合用时二种药物间隔1~2小时口服会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强的松用药时间不宜长,一般3—5天即可。有胃炎、消化性溃疡及糖尿病的病人不用强的松。6.封闭治疗。经上述治疗无效的病人可用封闭法治疗。用氢化考的松局部痛点注射,一般止痛效果均好。足跟皮肤质韧,注射时本身疼痛较重,并有感染的可能。因此,跟痛症患者应先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时再封闭治疗。预防:跟痛症在中老年人发病是很普遍的,给他们平添了很多痛苦。因此,中老年人应注意预防跟痛症的发生。     中老年人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尤其是坚持每天散步,使双足能经常得到锻炼。经常散步能使足的韧带保持弹性,跟骨骨质疏松得到改善,有助于预防跟痛症的发生。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偶然一次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劳动容易患跟痛症。因此,除了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外,要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需要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注意间断休息,防止足部过度疲劳。每天用温水泡脚,保持足部卫生和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足的健康。穿鞋要宽松,鞋底要有弹性。鞋底过薄容易损伤足部。通过上述方法可望防止跟痛症的发生。对于已患跟痛症的病人有助于防止复发。

马彩毓 2017-12-04阅读量1.2万

正骨手法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和辅...

病请描述:正骨,中医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正骨,为专科名,是诊治损伤的专科,也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现代正骨是在祖国医学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手段矫正运动力学平衡,被广泛应用于脊柱以及周围关节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和矫正,被世界医学界称为“”不开刀的手术”,让大部分患者避免手术。很多患者治疗后都很惊喜,疼痛等不适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但是部分患者就会过一段时间可能又出现不舒服的症状,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正骨导引按跷,作用机理是修复骨错位,筋出槽,调理后需要时间修复调整、稳定,因为错位后骨关节结构发生改变,严重者就会发生骨骼、关节、韧带、肌腱、以及附件等会发生形变,这些形变会因为病情不同以及患病时间长短等差差异,会严重影响正骨治疗和康复效果,一般来说,患病时间越久,治疗和康复难度就会越大,需要的时间也就会越长一些。换一种说法就是你的病越严重病程越长,你用来恢复正常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越多。每个人的健康问题都不会和其他人完全一样,人为的分期只是为了解释清楚,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正骨治疗后人体恢复健康的过程。正骨治疗后需要注意:1.在这个期间不要负重,可以做有氧运动。2.要注意正常的姿态,矫正原来的不良姿态。3.还有就是注意保暖,绝对不要着凉,因为寒凉之后肌肉会出现僵硬痉挛,会经过挛缩牵拉骨骼,重新导致关节错位。4.再有就是注意保证休息,不要过于疲劳,不要久坐久站。5.不要从事太剧烈的运动,可以做一做理疗拉伸,你正骨之后你可以做拉伸康复的。比如普拉提,颈部保健操等。也可以捉一些理疗比如中频,低频等治疗,能进一步增进疾病康复,更快地恢复健康。6.治疗后如果出现不舒服,请及时联系医生。详细情况留言,会有医生答复您。

马彩毓 2017-12-04阅读量1.1万

李可乌蛇荣皮汤

病请描述:甘肃村医中医技术之二佰七十七2017-12-03单方网乌蛇荣皮汤刘维忠述  梁娟娟    董娜    邴学震  李祥雨  李娟  潘莉记录(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李可先生认为“皮肤病虽在皮肤肢节,却内连脏。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入而致病。则治皮之道,首当着眼整体,从调整五脏气血入手”。见皮治皮,永无愈期。李可先生之乌蛇养荣汤用于治疗除李老所述15种皮肤顽症外,还用于治疗药疹、玫瑰糠疹、结节性红斑、白塞氏综合征、红皮病型银屑病。1.药疹,亦称药毒。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皮肤黏膜直接用药等途径,进入人体后所引起的皮肤或粘膜的急性炎症反应。总由禀赋不耐,邪毒侵犯所致。相当于西医学的药物性皮炎。2.玫瑰糠疹,是一种斑疹色红如玫瑰、脱屑如糠秕的急性自限性皮肤病。《外科秘录》称“风热疮”,《医综金鉴》称之为“血疳”,说:“此证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形如紫疖,痛痒时作,血燥多热”。3.白塞氏综合征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也称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以同时或先后发生口腔黏膜溃疡,眼和生殖器溃疡;其病因未明,有可能与免疫、遗传、纤溶系统和微循环障碍,病毒、细菌、结核、梅毒等感染和微量元素缺乏有关。临床以血管壁受累和血管周围的非特异性炎症,本病为先后出现多系统多脏器病损,反复发作,可包括口腔、眼、生殖器皮肤等症状,亦有关节、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病变为特征。中医《金匮要略》中精辟阐述:“狐惑为病……蚀於喉为惑,蚀於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於上部则声喝……”。狐惑系一种感染虫毒所引起的病患;以咽喉及前后阴溃疡和目赤为特征的独立疾病。4.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丘疹、鳞屑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刮去鳞屑可见点状出血点,如匕首刺伤皮肤之状而得名。《外科大成》首次提出了“白庇”的病名。多因素体营血亏虚,血热内热,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而白庇-红皮病型,西医又称之为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5.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累及真皮血管和脂膜组织的反应性炎性疾病。病因复杂,可继发于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等疾病,也可由应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中医无此名称,通过对结节性红斑好发与小腿的这一特征,在古代文献中发现相似描述。有四个名称,一名“三里发”,二名“瓜藤缠”,三名“肾气游风”,四名“湿毒流注”。本病的病因多为外感暴风疾雨、寒暑湿火,内因劳力伤筋、劳房伤肾所致。一.处方:选用李可老中医之--乌蛇荣皮汤二.组成及用法1.生地(酒浸)30克、当归30克、桂枝10克、赤芍15、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丹皮15克、紫草15克、  定风丹(制何首乌、白蒺藜)60克、白鲜皮及乌蛇肉各30克(蜜丸先吞)、炙甘草10克、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2.用法:方中乌蛇肉研粉吞服,其余药味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三次,一次200ml。三.主治及功用1.主治:用于治疗除李老所述15种皮肤顽症外,用于治疗药疹、玫瑰糠疹、结节性红斑、白塞氏综合征、红皮病型银屑病。2.功用: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滋养肝肾、养血祛风四.病因病机及方解本方由桃红四物汤合桂枝汤、定风丹、加丹皮、紫草、白鲜皮、乌蛇肉化裁而成。皮肤病发病的机制多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淤滞,内生蕴热,气血不通使局部肌肤不得濡养继而发病。方中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使血虚得养,血瘀得通。唐容川有一句名言:“一切不治之症,皆由不善祛瘀所效。”桂枝汤温通表阳,两方合用意在养血活血并引气血外达肌肤,通调内外。《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发爪,其充在筋,已生血气”。李可在方中加入定风丹(首乌,蒺藜对药)可滋养肝肾,乌发明目,定眩晕,强筋骨,养血驱风止痒。丹皮、紫草清热凉血解毒,白鲜皮苦寒,可清热燥湿、祛风解毒,长于治疗湿疹,疥癣等各种皮科顽症。乌蛇归肝经,善通经络,祛风邪,对风湿顽痹有特效,实是一切皮肤顽症特效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开宝本草》中有曰:“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对一切风湿顽痹均有特效,且与当归、丹皮、赤芍等养血活血药同用能旺盛血行,使局部气血充盈,肌肤得养。分析此方,李可治疗皮肤病不离于皮,不止于皮,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以治标,内调脏腑,养血活血以治本。叶桂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血之当然也”邪气深入,由气及血,伤及血络,且血虚内燥,肌肤失养。因此皮科顽症多以祛风通络,养血活血祛瘀为主。李可温阳药和凉血药合用,意在鼓舞血行,温通表阳而无滋生内热之弊,活血凉血,而不伤阳,使血脉得通,肌肤得养。且根据现代药理学证实,该方含多种微量元素,能补充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营养丰富,美须发,驻容颜使局部气血充盈,肌肤得养,则皮科诸病得愈。五.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腥膻发物,戒烟酒,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2.避免过度紧张疲劳,生活要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3.药疹在急性期不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忌热水洗浴。4.皮损忌用热水烫洗或搔抓。刘维忠主任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甘肃省人民医院二楼中医科诊室 每周四,六上午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楼四楼名中医诊室

刘维忠 2017-12-04阅读量3.4万

足跟疼痛的真正原因你也许想不...

病请描述: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引起的跟部包括跟后、跟跖、跟内和跟外侧急、慢性疼痛。跟痛症是一个症状性名称。多发生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约2:l。特别是男性肥胖者及运动员,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发病机制:正常人足底不是平的。足底中部向上呈弓形凹陷。从前向后的弓形称纵弓,从内向外的弓形称横弓。足底的弓形结构使人体负重时足部具有弹性。足的纵弓是由跖腱膜维持的。跖腱膜起自跟骨底面的结节,向前伸展,最后分成五股,分别止于五个足趾的趾骨上。跖腱膜的深面有趾短屈肌附着。跖腱膜与足弓之间的关系犹如弦和弓。因此,人在站立、行走时跖腱膜受到强大牵拉力以维持足弓的正常结构。如此,跖腱膜在跟骨的附着点经常受到强大的牵拉力的作用,这一区域的跖腱膜及跟骨骨膜容易损伤。另外,跟骨结节也是足的负重点,人体重量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跟骨结节上,这也是它容易损伤的原因之一。中老年人跖腱膜弹性减弱,跟骨骨质疏松,是易患此病的内因。突然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劳动是跟痛症发病的常见诱发因素。鞋底过硬时也易造成跟痛症。足跟是人体负重的集中区,足跟损伤后周围软组织可出现炎症反应。因足跟周围软组织坚韧,疼痛较重。软组织损伤后再负重可进一步加重损伤。因此,跟痛症可持续数月之久。综上所述,实际上是亘古周围张力平衡被打破,导致的张利失衡,跟骨处受损而出现无菌性炎症进而出现疼痛。临床表现与诊断:    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常于劳累后出现。疼痛呈持续性,足跟着地时加重疼痛。检查时,跟骨底面有局限性压痛。严重者足跟软组织可发红及肿胀,压痛范围扩大。有时有其他畸形,为平底足等。X线检查在跟骨底可见到骨刺。有的病人无骨刺。骨刺大小与临床表现不成比例。有骨刺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可无骨刺。多数病人有跟骨骨质疏松。治疗:跟痛症病人行走困难,很多病人病史较长,影响病人日常生活,特别是对老年人影响更大。因此,应当重视对跟痛症的治疗。临床观察,积极正规地治疗能有效控制疼痛。否则,疼痛可迁延、漫长。治疗的根本是恢复足跟周围韧带的平衡,其中关键性的是腓肠肌和胫骨前肌,当这两块肌肉的拮抗作用解除,跟腱张力降低了,也就是足底筋膜张力恢复正常了,根痛自然就会回复了。其他治疗只是促进局部修复,加快恢复的方法而已。诱发运动不平衡的最常见因素就是腰椎和坐骨神经问题,导致下肢感觉运动功能紊乱和功能失调。1.   尽量减少足部负重,让足跟部充分休息,为损伤愈合创造条件。必须行走时足跟部要垫厚软垫,减少对足跟的损伤。2.局部理疗或热敷。3.外用涂剂。患者可在家中进行,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方便的治疗方法。常用疗效较好的药物有扶他林乳剂、骨友灵、伤痛一喷灵、正红花油等。外用涂剂要注意使用方法。用药之前,应先用温水泡脚,然后用药。涂药范围应大于疼痛范围。用药后要按摩一段时间。4.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疼痛重的跟痛症患者可口服消炎止痛药。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愈合,缓解疼痛。常用的药物有:扶他林、西乐葆、布洛芬、芬必得、美洛昔康、洛索洛芬等。5.激素治疗。大部分病人经上述治疗后疼痛能缓解。部分病人疼痛重,这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小剂量口服强的松,疗效确实。强的松可与消炎,止痛药合用。合用时二种药物间隔1~2小时口服会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强的松用药时间不宜长,一般3—5天即可。有胃炎、消化性溃疡及糖尿病的病人不用强的松。6.封闭治疗。经上述治疗无效的病人可用封闭法治疗。用氢化考的松局部痛点注射,一般止痛效果均好。足跟皮肤质韧,注射时本身疼痛较重,并有感染的可能。因此,跟痛症患者应先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时再封闭治疗。预防:跟痛症在中老年人发病是很普遍的,给他们平添了很多痛苦。因此,中老年人应注意预防跟痛症的发生。     中老年人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尤其是坚持每天散步,使双足能经常得到锻炼。经常散步能使足的韧带保持弹性,跟骨骨质疏松得到改善,有助于预防跟痛症的发生。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偶然一次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劳动容易患跟痛症。因此,除了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外,要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需要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注意间断休息,防止足部过度疲劳。每天用温水泡脚,保持足部卫生和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足的健康。穿鞋要宽松,鞋底要有弹性。鞋底过薄容易损伤足部。通过上述方法可望防止跟痛症的发生。对于已患跟痛症的病人有助于防止复发。

马彩毓 2017-11-29阅读量1.2万

骨刺是不是病,会不会痛---...

病请描述:1.骨刺是什么东西? 骨刺通常被理解为是从骨头上长出来的突出物,是骨质增生的结果。事实上是骨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软组织由于长时间疲劳或者是炎性损伤,修复过程中形成的韧带纤维化后逐渐骨化。理论上说,人身上任何一块骨头都可能生骨刺,但是,只有有有韧带附着的位置才会长骨刺颈椎、腰椎、骨盆、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脚后跟、手指等部位是相对比较容易生骨刺的部位。因为在X光片上看起来是从骨头旁边长出来一根尖尖的东西,所以就叫做骨刺。2.骨刺是如何长出来的?骨刺是机体老化的一种现象,实际上不是骨头老化,而是韧带和关节链接组织的骨化。附着在骨头上面的软骨或者韧带受到长期的压力或者损伤,就会出现磨损和出血,并出现自身的修复过程,在这个修复过程中,磨损部位和出血机化甚至进一步钙化,最后骨化,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增生逐渐增大,慢慢变成所谓的骨刺。比如跟骨骨刺,实际上是足底筋膜在跟骨附着点处的钙化,形成的增生,见下图。3.骨刺与疼痛是什么关系?如果一个人出现了关节疼痛,或者脚后跟等部位的疼痛,来门诊看病的时候,骨科医生常常会开一张X光的检查单,通过X光检查,经常看到疼痛的位置有骨刺出现。所以大多数人就顺理成章的理解为,生了骨刺一定会出现疼痛,那么大的一根骨刺长在肉里面,不疼也不好理解。其实不然,临床上最常见的疼痛是无菌性炎症。可能在炎症的位置的确出现了骨刺,但是疼痛并不是骨刺直接引起的。反过来说,也有的人出现骨刺但是并没有明显的疼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作骨密度筛查的时候,60十岁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跟骨结节下方足底筋膜钙化,而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没有足跟疼痛症状。简单说,骨刺并不是引起疼痛的罪魁祸首,也并不是所有疼痛的位置都会有骨刺。如果通过合适的治疗,达到消炎的作用,那么疼痛就会缓解,而骨刺则是纹丝不动的在那里。借用时下流行的一个句式,“不管痛还是不痛,骨刺就在那里.....”4.什么人容易生骨刺?虽然每个人年纪大了都可能生骨刺,但是生骨刺的时间和严重程度还是会有很大的不同,影响骨刺生长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活状态。例如体重过大、从事太剧烈的运动、每天搬重物的粗重工作、久坐久站而且姿势不良等。第二,之前受过损伤,包括运动损伤、韧带断裂、以及曾经的骨折、手术等。第三、寒冷的不良刺激导致局部出现风湿或者类风湿性无菌性炎症。5.生了骨刺会出现什么症状? 打个比方说,如果把那些公园里打太极拳的老先生,跳广场舞的老太太约到医院做X光检查,你猜会有什么结果?可能个个都有骨刺,但是他们的临床表现可能是“有些腰酸”,“走路走不远”,“上下楼梯膝盖痛”,“下蹲比较困难,平地走没有问题”,“受凉以后会出现关节痛,保暖以后就没事了”等等。其实大多数的骨刺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少数骨刺生长的位置不太好,例如颈椎腰椎部位的骨刺压迫了神经,或者骨刺影响了周围的骨头,那就可能引起不能忍受的临床症状了,比如严重的颈椎病,腰椎病,会出现手脚麻木、疼痛、关节僵硬、肌肉无力等等。6.骨刺会通过吃药消除吗?由于大多数的骨刺并不会引起临床症状,所以,大多数骨刺是不需要治疗的。有一些广告说,吃药物甚至保健品可以消除骨刺,其实这个是不科学的,骨刺的化学成分和人的正常骨头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一个药物能够把骨刺消掉的话,那么正常的骨头也会被消掉的!7.锻炼可以消除骨刺吗?至于锻炼,更不能消除骨刺。前文中提到了,过度的锻炼和运动损伤会造成骨刺生长。锻炼造成的损伤只会引起骨刺进一步长大。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要锻炼了呢?当然也不是的,锻炼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所以适度的锻炼还是需要的,只是锻炼的目的不是为了消掉骨刺。8.生了骨刺该怎么办?骨刺本身是不太会引起症状的,所以即使生了骨刺,也不必太过焦虑,这是人体老化的一个必然过程。在骨科医生的眼睛里,人生了骨刺,就好比在正常人看来,人生了皱纹是一个道理。如果出现了关节疼痛、脚后跟疼痛等临床症状,需要就医治疗。通过保暖,药物、理疗等方法消除炎症,那么也就不痛了。至于骨刺,就让它长在那里,完全可以不理他。9.骨刺需要开刀吗?绝大多数的骨刺是不需要开刀治疗的。只有极少数的患者,骨刺长在不合适的位置,或者除了骨刺以外,还有其他的问题,保守治疗无法止痛,才考虑手术治疗。第一,长时间的疼痛,(大于三个月),并且通过吃药和理疗效果不好;第二,肌肉萎缩,关节畸形,正常行走功能受影响;第三,大小便受影响。10.如何预防骨刺的发生?第一,保持正确的生活姿势,避免久站久坐登场时间固定姿态。第二,养成规律运动的好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带来的运动损伤,提倡有氧运动。第三,运动损伤要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形成慢性炎症,经久不愈。第四、注意保暖,避免寒湿暑热等外邪损害,很重要。

马彩毓 2017-11-29阅读量1.4万

为什么正骨治疗后我的疗效跟别...

病请描述:有患者治疗后都很惊喜,过几天之后,部分患者就会问,为什么过几天又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了,我告诉他(她)需要时间修复调整、稳定,因为错位后骨关节结构发生改变,严重者就会发生骨骼、关节、韧带、肌腱、以及附件等会发生形变,这些形变会因为病情不同以及患病时间长短等差差异,会严重影响正骨治疗和康复效果,一般来说,患病时间越久,治疗和康复难度就会越大,需要的时间也就会越长一些。换一种说法就是你的病越严重病程越长,你用来恢复正常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越多。下面根据病情的不同做一简单的介绍: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每个人的健康问题都不会和其他人完全一样,人为的分期只是为了解释清楚,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正骨治疗后人体恢复健康的过程。  图1 这是一个正常的椎间盘解剖。图2,这是一个脊柱疾病不同时期的简单介绍图片:1.第一个正常椎间盘:上下椎体间压力均衡,髓核含水高流动性和表面张力好,纤维环完整弹性好,椎间关节和椎间盘活动正常,周围肌肉肌腱张力正常,无黏连,神经血管无卡压运行正常。2.第二节椎间盘退化:上下椎体间压力不均衡,部分区域压力增高,髓核含水降低,流动性部分受限以及表面张力部分下降,休息后会得到部分恢复。纤维环完整弹性好,关节活动受限制,出现脊柱弯曲或者旋转错位等,周围肌肉肌腱张力不平衡,早期无黏连,神经血管无卡压运行正常。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黏连,神经多数无卡压,血管部分受到影响,能维持正常工作。此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合理治疗,(比如单纯理疗、服用镇痛药物或者卧床休息等)人体会逐渐适应错位,也就是进入代偿期,很多患者腰扭伤了卧床休息2到4周不那么疼了,多数是进入了代偿期。此期的早期如果正骨治疗,会立竿见影,疼痛缓解,很快康复,而一旦进入代偿期,做正骨后反而会出现不适甚至疼痛等,因为你的身体已经适应错位,此期如果正骨矫正,是要打破你脊柱代偿期的“病理稳态”,重新适应正常位置。一般需要4到12周的康复。3.椎间盘突出:也就是第三节椎间盘退化:上下椎体间压力严重不均衡,部分区域压力增高,髓核含水进一步降低,流动性部分受限以及表面张力部分下降,休息后大部分不能恢复。纤维环完整较好,但是弹性下降并出现变形,部分突出椎体边缘,关节活动受限制,出现脊柱弯曲或者旋转错位等,周围肌肉肌腱张力不平衡,肌腱短缩黏连,神经血管出现卡压黏连,出现感觉运动异常和供血异常。后期出现支配区域神经肌肉营养不良,及萎缩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此期的早期如果正骨治疗,会有明显的效果,疼痛缓解,但是会在长时间固定体位后(如晨起,久坐等)出现疼痛等不适,多数需要多次校正并结合其他辅助治疗等来延长段所得肌腱,松解黏连,恢复骨关节肌腱等位置和周围正常张力,打破此时的“病理稳态”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技术支持,如超声引导下的神经松解减压,肌腱黏连松解,小关节周围注射等。4.椎间盘脱出:第四节椎间盘严重退化:上下椎体间压力严重不均衡,整体压力增高。纤维环严重退化,丧失完整性,从椎体边缘出断裂,髓核从断裂处脱出(像打碎的鸡蛋,蛋黄流出来一样),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出现脊柱弯曲或者旋转错位等,周围肌肉肌腱张力失衡,肌腱进一步短缩黏连,神经血管卡压黏连,支配区域神经肌肉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出现感觉运动异常和供血异常。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此期的早期如果正骨治疗,部分患者会缓解部分症状,但是不能治愈,往往需要微创介入技术进行治疗,严重者需要采用手术技术,清除脱出的椎间盘和髓核组织,并需要外固定或者是键盘替代物(人工间盘)来实现静态平衡,脊柱的动态平衡功能大部分消失,生活工作能力大打折扣。5.下面三个椎间盘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活动受限,此期多数需要手术或者长期药物支持治疗,中医正骨技术可以采用理筋和疏通经络等方法来降低和调整周围肌肉和韧带张力,实现一个相对稳态,减轻患者部分痛苦,已经无法恢复和治愈。所以脊柱出现问题,需要尽早采用正骨治疗。正骨治疗后,脊柱的关节韧带位置等还有很多不稳定,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修复和稳定,所以,需要有一到三个月的时间来康复。正骨治疗后需要注意:1.在这个期间不要负重,可以做有氧运动。2.要注意正常的姿态,矫正原来的不良姿态。3.还有就是注意保暖,绝对不要着凉,因为寒凉之后肌肉会出现僵硬痉挛,会经过挛缩牵拉骨骼,重新导致关节错位。4.再有就是注意保证休息,不要过于疲劳,不要久坐久站。5.不要从事太剧烈的运动,可以做一做理疗拉伸,你正骨之后你可以做拉伸康复的。比如普拉提,颈部保健操等。

马彩毓 2017-11-26阅读量1.1万

为什么正骨治疗后我的治疗效果...

病请描述:有患者治疗后都很惊喜,过几天之后,部分患者就会问,为什么过几天又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了,我告诉他(她)需要时间修复调整、稳定,因为错位后骨关节结构发生改变,严重者就会有骨骼、关节、韧带、肌腱、以及附件等会发生形变,这些形变会因为病情不同以及患病时间长短等个体差异,会严重影响正骨治疗和康复效果,一般来说,患病时间越久,治疗和康复难度就会越大,需要治疗和恢复的时间也就会越长一些。换一种说法就是你的病越严重病程越长,你用来恢复正常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越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肢前臂外伤的患者,尽管肘关节没有外伤,这样固定一个月后就会发现,肘关节无法正常伸直,原因是由于一个月的屈曲位固定,导致关节周围韧带的挛缩和部分黏连,拆除固定后需要经历几个月的时间来惊醒康复联系,才能逐渐恢复正常运动。而脊柱关节韧带的错位时间可能要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来计算,所以纠正和康复需要循序渐进,所以恢复起来需要有耐心。下面根据病情的不同做一简单的介绍: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每个人的健康问题都不会和其他人完全一样,人为的分期只是为了解释清楚,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正骨治疗后人体恢复健康的过程。  图1 这是一个正常的椎间盘解剖。图2,这是一个脊柱疾病不同时期的简单介绍图片:1.第一个正常椎间盘:上下椎体间压力均衡,髓核含水高流动性和表面张力好,纤维环完整弹性好,椎间关节和椎间盘活动正常,周围肌肉肌腱张力正常,无黏连,神经血管无卡压运行正常。2.第二节椎间盘退化:上下椎体间压力不均衡,部分区域压力增高,髓核含水降低,流动性部分受限以及表面张力部分下降,休息后会得到部分恢复。纤维环完整弹性好,关节活动受限制,出现脊柱弯曲或者旋转错位等,周围肌肉肌腱张力不平衡,早期无黏连,神经血管无卡压运行正常。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黏连,神经多数无卡压,血管部分受到影响,能维持正常工作。此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合理治疗,(比如单纯理疗、服用镇痛药物或者卧床休息等)人体会逐渐适应错位,也就是进入代偿期,很多患者腰扭伤了卧床休息2到4周不那么疼了,多数是进入了代偿期。此期的早期如果正骨治疗,会立竿见影,疼痛缓解,很快康复,而一旦进入代偿期,做正骨后反而会出现不适甚至疼痛等,因为你的身体已经适应错位,此期如果正骨矫正,是要打破你脊柱代偿期的“病理稳态”,重新适应正常位置。一般需要4到12周的康复。3.椎间盘突出:也就是第三节椎间盘退化:上下椎体间压力严重不均衡,部分区域压力增高,髓核含水进一步降低,流动性部分受限以及表面张力部分下降,休息后大部分不能恢复。纤维环完整较好,但是弹性下降并出现变形,部分突出椎体边缘,关节活动受限制,出现脊柱弯曲或者旋转错位等,周围肌肉肌腱张力不平衡,肌腱短缩黏连,神经血管出现卡压黏连,出现感觉运动异常和供血异常。后期出现支配区域神经肌肉营养不良,及萎缩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此期的早期如果正骨治疗,会有明显的效果,疼痛缓解,但是会在长时间固定体位后(如晨起,久坐等)出现疼痛等不适,多数需要多次校正并结合其他辅助治疗等来延长段所得肌腱,松解黏连,恢复骨关节肌腱等位置和周围正常张力,打破此时的“病理稳态”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技术支持,如超声引导下的神经松解减压,肌腱黏连松解,小关节周围注射等。4.椎间盘脱出:第四节椎间盘严重退化:上下椎体间压力严重不均衡,整体压力增高。纤维环严重退化,丧失完整性,从椎体边缘出断裂,髓核从断裂处脱出(像打碎的鸡蛋,蛋黄流出来一样),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出现脊柱弯曲或者旋转错位等,周围肌肉肌腱张力失衡,肌腱进一步短缩黏连,神经血管卡压黏连,支配区域神经肌肉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出现感觉运动异常和供血异常。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此期的早期如果正骨治疗,部分患者会缓解部分症状,但是不能治愈,往往需要微创介入技术进行治疗,严重者需要采用手术技术,清除脱出的椎间盘和髓核组织,并需要外固定或者是键盘替代物(人工间盘)来实现静态平衡,脊柱的动态平衡功能大部分消失,生活工作能力大打折扣。5.下面三个椎间盘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活动受限,此期多数需要手术或者长期药物支持治疗,中医正骨技术可以采用理筋和疏通经络等方法来降低和调整周围肌肉和韧带张力,实现一个相对稳态,减轻患者部分痛苦,已经无法恢复和治愈。所以脊柱出现问题,需要尽早采用正骨治疗。正骨治疗后,脊柱的关节韧带位置等还有很多不稳定,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修复和稳定,所以,需要有一到三个月的时间来康复。正骨治疗后需要注意:1.在这个期间不要负重,可以做有氧运动。2.要注意正常的姿态,矫正原来的不良姿态。3.还有就是注意保暖,绝对不要着凉,因为寒凉之后肌肉会出现僵硬痉挛,会经过挛缩牵拉骨骼,重新导致关节错位。4.再有就是注意保证休息,不要过于疲劳,不要久坐久站。5.不要从事太剧烈的运动,可以做一做理疗拉伸,你正骨之后你可以做拉伸康复的。比如普拉提,颈部保健操等。

马彩毓 2017-11-07阅读量1.0万

膝关节损伤关节炎自我康复建议...

病请描述:膝关节是人体受力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日常活动或体育运动多数有膝关节参与,特别是行走,上下楼梯是现代人生活中必须完成的动作。没有膝关节的健康,人体活动将受到很大的限制。膝关节疼痛是中年人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总称膝关节炎。其中最多的是髌骨软化症,软骨磨损和脂肪垫炎等。这些疾病大多表现为膝关节肿胀,酸痛,严重时大腿无力等,尤其是上下楼梯时,膝关节面摩擦力大,膝关节肿痛也最明显。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负荷量过大或是负荷时间过长,大腿肌肉力量相对不足,特别是股四头肌疲劳后,容易引起髌骨在股骨表面的运动轨迹出现异常,使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明显增大,导致髌骨和股骨表面的软骨磨损,随之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行走时腿打软等症状。老年人膝关节炎尚无根治的方法,主要以控制症状(疼痛和僵硬)、提高活动功能,改善自理能力为目标。有关康复专家认为,膝关节疼痛病人需要通过适量的运动来缓解症状,也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然而,有的老年患者恰恰是怕关节疼痛而极少运动,缺乏活动又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的僵硬,加重病情发展和疼痛的加重。所以采取适当的运动,虽然可能产生一定的疼痛,但并不会导致病情的加重,一但身体适应了这种锻炼,疼痛和僵硬的感觉就会减轻。       锻炼方法: 仰卧抬腿(直腿抬高):仰卧床上,患腿向上抬15°左右,初做可以保持1-3分钟,联系一段时间后,可以增加空中滞空时间,每天2-3次,此方法主要是锻炼腿部肌力。增强大腿部的肌肉力量,延长股四头肌收缩持续时间,但又不能使关节软骨受到更大的损伤,使膝关节在正常状态下活动,是预防膝关节疼痛的最好办法。 高位马步:两膝稍弯曲(10-30度),以膝关节不痛为宜。静蹲不动,两手平举,目视前方,开始坚持几分钟,并逐渐增加时间。一般达到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两次。坐位伸膝:坐在椅子上,将双足平方在地上,然后逐渐将右(左)膝伸直,并保持直腿姿势5-10秒,再慢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重复10次,每日1-2次。俯卧屈膝:俯卧位,双手交叉压在头下,然后讲右(左)膝关节逐渐屈膝,尽量靠近臀部,并保持屈膝姿势5-10s,再慢慢放下,双膝交替进行,重复10次,每日1-2次。仰卧屈膝:将一侧膝关节尽量贴近胸部,用双手将大腿固定5-10s,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重复10次,每日1-2次。推擦大腿:坐在椅上,双膝屈曲,用两手的掌面分别附着在右(左)腿两旁,然后稍加用力,沿着大腿两侧向膝关节处推擦10-20次,双腿交替进行,每日1-2次。 按揉髌骨:坐在椅子上,双膝屈曲约90°,双足平方在地板上,将双手掌心分别放在膝关节髌骨上,五指微张开紧贴于髌骨四周,然后稍用力均匀和有节奏地按揉髌骨20-40次。 那么膝关节疼痛应该怎么进行体育运动呢?一般来说,可选择冲击力较小的温和运动为适,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原地活动下肢等。有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一定要懂得科学、合理,适度、有效的锻炼方法,避免负重过强活动,尽量避免膝关节受伤,或加重原有的损伤。掌握一些合理的膝关节按摩和功能锻炼方法,技能锻炼身体,又可以达到保护膝关节的目的。 1 膝关节的保暖:关节的保暖非常重要,在冬天我们都会做的很好,一般都会带上护膝等,但是在夏天很多人都会忽视,因为比较热所以对于保暖不会很注意,其实夏天也需要注意尤其是在有空调的房中,一定要注意不可让膝关节受冷。 2 避免劳累过度:就算是健康的人,长时间的的不到休息,也给身体带来一定的损害,跟别说是滑膜炎患者了,就是治疗后,我们也要注意避免劳累过度,避免外伤的出现。 3 注意饮食的搭配:在饮食上我们需要注意不要太过油腻,很多人认为油腻的食物是对身体的大补,其实是不对的,油腻食物会加重滑膜炎的病情。所以油腻食物就算吃也一定要少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对于很多疾病都有帮助,滑膜炎也不例外,里面含的微量元素对于滑膜炎的恢复有非常好的帮助。 注意:在滑膜炎急性期,避免固定,因为固定会导致损伤关节滑膜粘连,关节强直,造成难以康复的不良后果。

马彩毓 2017-09-20阅读量1.3万

慢性前列腺炎与养生

病请描述:转载于【孙大夫名医话】慢性前列腺炎与养生(七院男科)发病率高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病,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40%~60%。除有效药物治疗外,合理生活调摄亦占有举足轻重作用。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1、多饮水,以强化利尿,通过尿液经常冲洗尿道,有助前列腺分泌物排出。注意饮食起居,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防止过度疲劳,以免引起前列腺充血,病情复发或加重病情。2、适当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有助于前列腺功能的恢复。3、保持适度的性生活,既不能过于频繁,更不应禁欲。性生活过频,可使前列腺不正常充血,但性生活过度节制,也会产生长时间的自动兴奋,而造成被动充血,另外前列腺液长期无正常释放,淤积体内,久之易导致前列腺导管不畅,出现前列腺炎或加重前列腺炎病情。      4、消除焦虑情绪。发展自身兴趣爱好,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以转移其注意力,消除焦虑情绪,减少精神症状,这点不可忽视。5、不久坐,不憋尿,不长时间骑车、开车,不穿紧身裤,这些习惯都可导致前列腺慢性充血淤血,长期则加重病情;因工作需要久坐者,应定时适当变换体位,一般1小时左右需要起身活动。食疗方建议参考1、湿热壅滞型滑石粥:滑石30克,瞿麦穗50克,粳米50克,葱白4个,盐少许。先煎瞿麦穗,去渣,再入米煮作粥,加葱盐,入滑石末,煮令稀稠合宜,日3次食用。2、阴虚火动型山药地黄粥:山药20克,生地黄30克,肉苁蓉15克,粳米100克。上三味药水煎取汁,入粳米中同煮为粥。每日1剂,连服七天。3、肾虚阳衰型鹿角胶粥:鹿角胶15~2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粳米淘净煮粥,临熟时加入鹿角胶、生姜煮成粥温服。4、气血瘀滞型王不留行丹参粥:王不留行20克,丹参15克,桃仁1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王不留行捣碎,与丹参、桃仁同煎取汁,入粳米中同煮为粥即可。3种蔬菜可预防前列腺疾病对于前列腺炎,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可以通过一些食物来预防的。1、番茄专家表示,番茄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所含的番茄红素还有“疏通”腺体的功效,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前列腺疾病的作用。2、菠菜对于男性的前列腺来说,最怕遇到的就是前列腺充血的情况,因为这往往会诱发前列腺炎或是前列腺癌。菠菜最显着的优点是叶酸和铁的含量很高,而这两种物质能够促进人体内红细胞的合成,提高血液携氧量,加快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缓解前列腺充血的问题,保护前列腺。3、西兰花根据英国营养学家的研究发现,每星期食用西兰花,有助于预防前列腺癌,究其原因,则是西兰花内含有一种“抗癌因子”,能够有效保护男性的前列腺免受癌症的袭击。此外,除西兰花外,同属十字花科的菜花、紫甘蓝,抗癌效果也不差,男性也该多吃。养生粥食疗方需要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建议医师指导。食疗方只适用于养生,对疾病转归于好有积极作用,但患有慢性前列腺炎时还是建议首选临床就诊治疗,以免贻误病情。文稿:刘    鹏指导:孙建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男性病科科室介绍:男性病科是上海市公立医院专业男科,在科主任孙建明主任医师带领下,以中西医结合诊疗男性病为特色。男性病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规培生带教基地,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男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17年男性性功能障碍中医特色治疗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2017年中医药特色品牌(阳痿病)入选浦东新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入选浦东新区“传统型临床示范学科(不育症)”2011年被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授予浦东中医药系统“名科”称号2009年被浦东新区卫生局评为“不育不孕特色专科”科室专病门诊设有中医外科、生殖专病、前列腺炎专病、精索静脉曲张专病门诊科室治疗特色:主要治疗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遗精、不射精症、异常勃起)、精索静脉曲张、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男性亚健康调理、泌尿生殖道炎症(龟头炎、精囊炎、附睾炎、血精等)、包皮手术、精索静脉曲张显微结扎术、输精管-输精管显微吻合术等男科疾病科室人才建设:“浦东新区名中医”孙建明主任医师、“上海市杏林新星”1名、“浦东新区中医青年骨干”1名、“七院名中医继承人”1名、“七院启明星”1名,“七院新星”2名学科科教情况:近年来获科研课题15项,主要研究不育症、前列腺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等。发表SCI、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国家专利7项,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1项。近五年举办国家级、上海市级、区级等继续教育项目15次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二、三、四、五上午普通门诊:周一至周六全天专家介绍孙建明  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男性病科主任浦东新区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七院中西医结合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浦东新区传统型中医临床示范学科中医不育症专科学科带头人浦东新区中医不育不孕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男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补肾活血法分会委员以第一负责人承担上海市科委、卫计委等科研项目8项,发表SC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70余篇,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1项专业特长:男性和女性不育不孕症、精子质量低下、精液不液化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早泄、遗精、精索炎、睾丸疾病、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男性亚健康调理等。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二、三、五上午【联系方式】电话:02158670561-6477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同路358号门诊3楼30诊室男性病科七院男科

孙建明 2017-09-15阅读量1.1万